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心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复述小说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小组讨论来分析文章人物形象,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
情感与价值观:在理解“心声”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21教育网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含义,培养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想听听同学们本周回家的感受。老师小结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同学的感受,用一个词概括他的“心声”。今天我就来作一回听众,用心去倾听一下黄蓓佳笔下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有兴趣吗?21·世纪*教育网
二、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读教材导语,及课后一个练习题,结合自读课文特点,本次课我们确定几个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概括本文故事。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把握本文的主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在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边打个记号。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希望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3、学生来集体评议朗读的学生读得怎样。李京京为什么会读得这样好?那怎样才能读好文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1·c·n·j·y
教师小结:李京京读得好是因为李京京与“万卡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相似,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李京京理解“万卡”的内心感受, “万卡”想念爷爷,他也想念爷爷。李京京觉得文中的“万卡”就是自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启示:要想读好文章,就要融进小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要从小说中走出来,(联系生活),又要走到小说中去(思考小说人物内心)。www-2-1-cnjy-com
四、学生自主学习,再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交流读后感:
1、读完课文后每个人都会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的感受,建议同学们从字词理解,从内容概括,人物评价,主题思考,也可从刚才三个学习目标中去谈你得到的感受,也可以质疑,问几个为什么。www.21-cn-jy.com
要求用以下这几句式回答:我知道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我发现了 、我认为 、我对 有点疑问。
2、学生小组交流,每人讲一个方面。
3、全班再交流同学们的发现与理解。老师作适当点拔,并适当引导、启发、规纳,尤其是要引导同学们对人物的认识,对“心声”的理解。2-1-c-n-j-y
五、整理学习后的成果:
本文的主人公是: 主人公是这样一个孩子: 主人公的心声是: 老师应怎样对待每一个学生: 21·cn·jy·com
六、课外拓展:
从李京京的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特别是做人方面的。
七、总结:这篇小说用真诚、纯朴、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良感动了各位同学,我相信每个人的未来是美好的,相信我们每个人也会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因为 我们都有许多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没有办不到的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八、板书设计:
心 声
黄蓓佳
人物:李京京 真诚 勇敢 追求美好生活
程老师 认真 好强 自信 弄虚作假
主题:每个孩子都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老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教学反思
首先,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甚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过了讲读课文,因为同学们在充分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起来,更主动,更易于消化。其次,这节课是生动的。学生提问,学生整理,学生解决。他们直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言精彩,畅所欲言。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活跃的。再次,这节课是散而有序的。看起来很乱,实则有恰当的组织。正如上面的教学流程所呈现。我觉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在于学生充分的预习,在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于教师巧妙的安排,在于师生积极的合作。以前,我也曾试着让学生上课,或者说让几个学生完成一篇文章的分析。那不是学生全面的参与,更多的是某些同学的表演。今天,有了这节课的试验,我想我的自读课教学就有清晰的思路与方法。我将用心探讨下去。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