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21:3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看见最美的中国
——走进中国创世神话之《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感悟盘古的精神品质,交流对盘古的认识。
3.激发阅读《中国神话故事》的兴趣,感悟故事中更多人物鲜明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感悟盘古的精神品质,交流对盘古的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看祖国风景 激发爱国情怀
一、激趣导入:
1.这个假期,你们寻找了自己眼中最美的中国:(播放视频)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生:一起读“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2. 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处充满了生机。然而,在上古时期,远古人民想象中的世界之初却是这样的。(出示课件:混沌一片)
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去认识这位伟大的创世英雄。
(课件活动一)
活动二 诵故事之奇 理清故事脉络
初读感知,概括大意
1.出示文言文《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1)先来看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言文。
(2)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段原文,其他同学思考: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谷羽昊)
(3)我们来看这篇故事,对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袁科,他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学家,他把神话故事整理、翻译编写成了一本书,就是《中国古代神话》。
2.出示现代文《盘古开天地》。
下面我们就走进这本书中的《盘古开天地》。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汇报交流:
课文读完了,问题找到答案了吗?(出示表格)
盘古为什么开天地?
②那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
③那最后的结果呢?
(3)师:这3个问题就是这篇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活动三 研读故事经过,感悟盘古精神
接下来请同学们4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为了开天地,盘古是怎样做的?用“——”画下来,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1、学习交流第二自然段,体会盘古开拓创新的精神
师:盘古拿起斧头做了什么?
生:拿起斧头朝黑暗劈过去。
师:能做做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一个“劈”字,让我们感受到盘古的用力。
师:盘古不仅有着坚定的信心,同时他不怕黑暗,敢于去突破困境,创造新的世界,说明他有着怎样的精神?
(板书:开拓创新)
2、学习交流第三自然段,体会盘古舍己为人的精神
就这样,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天地被分开了,接下来盘古又做了什么呢?
生交流。
他不怕牺牲自己,舍己为人。
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让我想到了一个词:顶天立地。
盘古仅仅是这样站着吗?(生:不是,每天都在变化)
3、学习交流第四自然段,体会盘古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盘古每天都在跟随天地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每天也跟着长高。 盘古就这样支撑了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师: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哪一小组来汇报?(生)
小结:正是有着这样坚定的信念,盘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忍受孤独、克服种种困难,支撑了一万八千年,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起读: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盘古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你有过“精疲力竭”感受吗?
预设生:跑步比赛结束后、搬运重的物品后……累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4、学习交流第五自然段,体会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为了天地成形,他倒下后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从第五自然段中读一读、找一找。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古人的想象真是太神奇了。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老师读前一句、你们接读后面内容,边读边想象盘古变化的神奇,体会盘古无私奉献、彻底牺牲自我的精神。
5、总结第六自然段
6、朗诵小诗、升华情感
出示:
《赞盘古》
盘古,您是生命的使者,您是世界的祖先,
您用整个身躯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您的精神,将世世代代,永远流传!
7、总结全文
我国很多神话故事当中都有这些精神的体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美!
8.联系当今社会实际:(播放视频)
总结升华:
同学们,习近平主席讲到: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新的神话。(板书:奇)
最后,让我们把最美的祝福献给祖国,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全体起立。(手语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