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宇宙航行(共26张ppt)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4 宇宙航行(共26张ppt)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4 09: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4节 宇宙航行
1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重点) 
2 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重点) 
3 理解近地卫星、同步卫星的区别.(难点) 
4 掌握卫星的变轨问题.(难点)
学习目标
top 1
top 2
目录 /CONTENTS
宇宙速度
top 3
人造地球卫星
计算天体的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密度
新课引入
1.登月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让嫦娥五号飞出地球?
(2)如何让嫦娥五号飞向月球?
(3)如何让航天器飞向宇宙?
新课引入
2、(1)拿一支粉笔水平抛出,粉笔做什么运动?
(2)在相同高度使抛出时的速度更大一些,与第一次抛出有什么区别?
(3)是否可以一直运动不掉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可以看作平抛运动
水平飞出的距离更远
不可以,因为受到重力作用,粉笔会向下运动。
新课引入
如图所示,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抛出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你知道这个速度究竟有多大吗?
一、宇宙速度
思考: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G=6.67×10-11Nm2/kg2,地球质M=6×1024kg,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这就是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叫作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的分析与计算
(1)环绕法:万有引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一、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的分析与计算
思考:以多大的速度抛出这个物体,它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会落下来?(已知G=6.67×10-11Nm2/kg2,地球质M=6×1024kg,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2)拱桥法:当支持力为0时,重力提供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mg
FN
一、宇宙速度
(2)是航天器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2.是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v=7.9×103km/s;
1.第一宇宙速度的分析与计算
发射卫星的轨道越高,需要克服万有引力的阻碍作用越多,所以发射速度需要增加。因此第一宇宙速度也是航天器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刚好贴着地球表面
更高的轨道
因此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一、宇宙速度
2.认识第二宇宙速度
理论研究指出,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速度大于 7.9 km/s,又小于 11.2 km/s,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当飞行器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11.2 km/s 时,它就会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我们把 11.2 km/s叫作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一、宇宙速度
3.认识第三宇宙速度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的飞行器还无法脱离太阳对它的引力。在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如果要使其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必须使它的速度等于或大于 16.7 km/s, 这个速度叫作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注意:在地面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不是圆,而是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
一、宇宙速度
数值 意义
第一宇宙速度 ___km/s (1)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_____________的速度
(2)人造卫星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____km/s 使卫星挣脱_____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 ____km/s 使卫星挣脱_____引力束缚的_____地面发射速度
7.9
匀速圆周运动
11.2
地球
16.7
太阳
最小
二、人造卫星
钱学森
中国航天之父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自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后,人类已经发射数千颗人造地球卫星,目前在轨有效运行的卫星有上千颗,其中通信、导航、气象等卫星已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二、人造卫星
二、人造卫星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特点
1、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
(1)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卫星的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
(2)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动时,因为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必定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
(3)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如同步卫星),可以通过两极上空(极地轨道),也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如图所示.
二、人造卫星
二、人造卫星
二、人造卫星
3.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
(1)近地卫星:
指卫星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即贴近地表。
二、人造卫星
3.人造地球卫星的分类
(2)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
①轨道平面一定:赤道平面
②周期与角速度一定:T=24h
⑤运转方向一定:自西向东
③轨道半径一定:r=6.6R
④速度大小一定:v=3.08km/s
⑥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一定:
二、人造卫星
(3)同步卫星的用途:
主要用于通信,故也称通信卫星。3颗同步卫星可实现全球覆盖,为了使同步卫星之间不相互干扰,大约3°左右才能放置一颗同步卫星,也就是说,地球上空只能放下120颗同步卫星。截止2012年,已发射100多颗。
三、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入称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
1969年阿波罗登月,阿姆斯特朗说了那名言:“对个人来说,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而言,却是巨大飞E跃。”
课堂小结
宇宙航行
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v2=11.2km/s
v1=7.9km/s
v3=16.7km/s
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近地卫星
极地卫星
同步卫星
课堂检测
1.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某行星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16 km/s B.32 km/s
C.4 km/s D.2 km/s
A
课堂检测
2.如图所示,是同一轨道平面内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vA<vB<vC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FA>FB>FC
C.角速度ωA>ωB>ωC
D.向心加速度aA<aB<aC
C
课堂检测
3.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同步卫星离地心高度为r,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同步卫星的速度v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ACD
课堂检测
4.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在椭圆轨道Ⅰ的远地点开始变轨,变轨后在圆轨道Ⅱ上运行,A点离地面高度约为380km,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36000km。若天宫二号变轨前后质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二号在轨道Ⅰ上运行通过近地点B时速度最小
B.天宫二号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
C.天宫二号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一定大于24h
D.天宫二号在轨道Ⅰ上运行通过点A时的加速度一定小于在轨道ⅡA上运行通过点时的加速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