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 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 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4 09: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A.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
2024-2025学年度第 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C.赞同司 光的认识 D.坚持客观辩证的 场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11.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 法。 明在学习东汉衰落的
原因后,整理出了右图。该图反映东汉后期出现了什么局 ( )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A.诸侯强 威胁中央 B.社会局 较安定
、选择题(本 题共 20 题,每 题四个选项中只有 个正确,每 题 3分,共 60分)
C. 后主政皇帝 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下列表述能够反映中华 明由多元到 体的发展格局的是( )
12.《汉书· 张骞传》载:“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A.单 起源,逐渐扩散 B.独 发展,互不交流 这 的“ 凿空” 指的是( )
C.完全断裂,重新发展 D.多元起源,逐渐融合 A.开辟中原通往 域的道路 B.得到了 域各国的信任
2.“ 这 的 们以粟为主 ,还能制作彩陶。” 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C.实现联络 夹击匈奴 D. 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A.元谋 遗址 B. 顶洞 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3.“ 带 路” 使古丝绸之路焕发新 , 王想通过旅 去探访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他应该到达图
中的地点是( )
3.2024年掀起 年寻“ ”热潮。 头遗址出 的绿松 形器再次 进 众视野,被誉为“ 华夏第 ”,
彰显了 头 化是中华 明总进程的核 与引领者。此 物可以 来研究( )
A.夏朝 明 B.商朝 明 C. 周 明 D.东周 明
4. 周时期,天 封给诸侯 地和 ,要举 授 授 的仪式。与此现象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 省制 D.三省六部制
5.“ 东流不尽秦时 ,润泽天府两千年。” 两千多年来,为成都平原输送汩汩清流,使之成为沃野,享誉“ 天
府之国” 。这 美誉主要得益于( ) A. A B. B C. CD. D
A.铁犁 耕 泛使 B. 禹治理 患 14.某微信公众号推送了 篇历史 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针灸、麻沸散、五禽戏。这篇
传记描写的是( )
C.商鞅变法 励耕织 D.李冰建都江堰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6.1899年,王懿荣在购买的中药“ ” 上发现了古 字。经研究,这些刻在 甲、兽 上的 字就是商代
的 字。这种 字因书写材料 被称为( ) 15.考古学家在陕 安、 肃天 和敦煌等地发现了 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 还有 字或地图,
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 不便,这说明( )
A.甲 B. C.简帛 D.篆
A.我国造纸技术臻于成熟 B. 汉早期已经发明了纸
7. 汉初期汉 祖把 租定为 五税 ,徭役每年 个 ;汉景帝把 租定为三 税 ,徭役每三年 个 。
由此可以判断 汉初期实 ( ) C.当时使 的是“ 蔡侯纸” D.纸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
A.重视教育 B. “ 以德化 C.休养 息 D.勤俭治国 16.东汉末年,张 创 太平道,以“ 间地位的平等和财富的平均” 为教义,得到 贫苦百姓的”
持。这说明道教产 的社会背景是( )
8.(汉武帝):“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 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候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
封地和势 越来越 。” 由此可知,他推 的是( ) A.国家统 ,社会稳定 B.时局动荡, 艰难
A.奴 制 B.推恩令 C.禅让制 D.世袭制 C.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D.经济发展,政治清明
9.随着 汉王朝的强盛,汉初的 为 治 政策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思想统治政策转变为( ) 17.正确的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准确解读。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
A.勤俭治国 B.以农为本 C.休养 息 D.尊崇儒术 A.曹操称帝,开启三国鼎 时代 B. 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
10.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 雄才 略,不改 景之恭俭以济斯 。北宋司 光评价汉武帝 穷奢极欲、使百姓 C.官渡之战奠定了袁绍统 北 的基础 D. 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 局 的基础“ ” “
疲敝,异于秦始皇者 矣” 。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第 1 共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学校: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18.观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汉 B. 晋 C.前秦 D.成汉
19.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时期 族内迁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东周时期 族交融逐步加强 B.魏晋时期北 游牧 族内迁
C. 周时代各族归附中央政权 D.秦汉时期北 族政权并
20.下 两则史料可以反映出( )
楚越之地,地 稀,饭稻羹 ,或 耕 耨……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 野丰, 勤本业, 岁
积聚 多贫。——【 汉】司 迁《史记》 或稔,则数郡忘饥饿。——【南朝】沈约《宋书》
A.南 产技术 直领先 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C.南 是当时的政治中 D.江南地区阶级 盾突出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第 1 共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道不拾遗, 盗贼,家给 。……“ 商鞅虽死, 秦法未败” ……倾邻国 雄诸侯。 、材料题 本 题共 3 题,21 题 14分,22题 12分,23题 14分,共 40分)
——《汉书· 货志》
21.(14分)同学们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为题进 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5)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简述商鞅变法的作 。(4分)
【时空定位】
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迁都示意图
(1)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上 时间轴中的两个阶段。(写出对应字 符号即可)(2分)
【经济发展】
图 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 2 浑源出 战国 带 环尊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 产 平提 的标志。(2分)
【政权争霸】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楚、秦、晋始 ,政由 伯。——《史记· 周本纪》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2分) 材料
【思想活跃】 六国时期,北 各族杂居交融, 作为统治者的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仍保持旧俗。孝 帝以
前的北魏统治者也学习汉族传统礼仪制度但是只是停留在表 。
学派 代表 物 主要思想
——摘编 《统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 书》
顺应 然;“ 为 治”
道家 材料三
庄 ①
魏晋以来,内迁各族 与当地汉 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的 活。各族不仅在经济上密切交往,
墨家 墨 兼爱 攻 提倡节俭 在 化上的交流也 益频繁。……尤其是在 理上,随着经济、 化的交流与融汇,各族相互认同感“ ” “ ” 、
益加强,以往的“ 胡” “ 汉” 观念逐渐淡薄。 ——摘编 《统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孔 “ 仁” ;以德治国
儒家 材料四
孟 “ 仁政”“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法家 韩 ②
(4)结合所学,请写出表格①②的内容。(2分)并简述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2分)
【社会变 】
及秦孝公 商君,坏井 ,开阡陌( 间纵横的 路),急(积极)耕战之赏,…… 之 年,秦 说(悦),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第2 共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胡 汉服图汉 胡 图
(1)根据材料 ,指出北魏都城地点发 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 ,概括孝 帝改 的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时期 族间的交往交融带来的重要意义。(4分)
(4)根据上述四则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 族交往交融过程中呈现的特点。(2分)
23.(14分)中华 族在 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 化,是中华 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 化是“ 族 化 脉” 。中华 族发展过程中,从《 书纪年》……到 学、史学、农学、
医学等,……为 类 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 《习近平与中国优秀传统 化》
材料
祖冲之治学严谨,运 前朝刘徽的割圆术,精确圆周率到 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了世界近千年。王羲之刻苦
学习,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创作出被称为“ 天下第 书” 的作品。
——摘编 《统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 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 不同的处世 法, 以载道、以 化
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 守、中和泰和的 活理念等。
——摘编 《中华优秀传统 化进中 学课程教材指南》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古代史学、农学、医学 的优秀著作及作者(各 例)。(6分)
(2)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以祖冲之和王羲之为例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 化得到传承与创新。(4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化的作 。(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化?(2分)
七年级历史科试题 第2 共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24-2025学年度第 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 年级 历史 科答题卡 (5)
学校 班级 1
(4分)
姓名 考号 1
22. (1) (2分)
(2)
(4分)
(3)
、选择题(每 题只有 个正确选项,每 题 3分,共 60分)
1 [ A] [ B] [ C] [ D] 6 [ A] [ B] [ C] [ D] 11 [ A] [ B] [ C] [ D] 16 [ A] [ B] [C] [ D]
(4分)
2 [A] [ B] [ C] [ D] 7 [ A] [ B] [ C] [ D] 12 [ A] [ B] [ C] [ D] 17 [ A] [ B] [ C] [ D]
(4) (2分)
3 [A] [ B] [ C] [ D] 8 [ A] [ B] [C] [ D] 13 [ A] [ B] [ C] [ D] 18 [ A] [ B] [C] [ D]
4 [ A] [ B] [ C] [ D] 9 [ A] [ B] [C] [ D] 14 [ A] [ B] [ C] [ D] 19 [ A] [ B] [C] [ D] 23. (1)
5 [A] [ B] [ C] [ D] 10 [ A] [ B] [C] [ D] 15 [ A] [ B] [ C] [ D] 20 [ A] [ B] [C] [ D]
、材料题(本 题共 3 题,21 题 14分,22题 12分,23题 14分,共 40分) (6分)
(2)
21. (1) (写出对应字 符号即可)) (2分)
(2) (2分)
(3) (2分) (4分)
(4)① (3)

(2分)
(4)
(4分)
(2分)
七年级历史科答题卡 第 1 (共 2 ) 七年级历史科答题卡 第 2 (共 2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学校:__ 班级:____ 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装 订 线
X年级 XX科答题卡 第 3 (共 4 ) X年级 XX科答题卡 第 4 (共 4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