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座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
的答案 效。
2、本试卷共计 6 , 题,25 题,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选择题(共 20 题,20分)
1 . 1929年,我国学者裴 中在北京周 店 上 次发现了完整的北京 头盖 化
。该化 属于 ( )
A. 献史料 B. 述史料 C.档案 书 D.实物史料
2.考古发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 的窖 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
半坡居 的 产 活 式是( )
A. 耕 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 耕
3.司 迁在《史记》中将传说中的 帝、颛顼、帝喾、尧、舜合列为五帝,他们之间
脉相连,如颛顼为 帝之孙,尧为 帝之 孙。司 迁意在( )
A.证实传说时代的真实性 B.强调中华 化同源共祖
C.为世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D.说明皇帝制度产 于先秦
4. “ 重证据法” 是指 献与考古相结合的 法,是综合利 “ 纸上之材料” 和“ 地
下之新材料” 的历史研究 法。以下史实相关研究,最符合“ 重证据法” 的是( )
A. 帝的传说与 帝陵 B. 头遗址宫殿复原想象图与出 物
C.商代铜爵与司 戊鼎 D.《史记· 殷本纪》与甲 辞
5. 周利簋的铭 记载:“ 武王征商,唯甲 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与此记载有关
的战役是 ( )
A.阪泉之战 B.涿 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 之战
6.改 是社会进步的推动 。商鞅变法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 起决定作 的措施是( )
A.废除旧的 地制度 B.确 县制
C. 励耕织 D.奖励军功
7.《尚书》提出了“ 重我 ” “ 为邦本,本固邦宁” 等朴素的“ 本” 思想。下 的
表格体现了儒家 ( )
《论语》 “ 为政以德” “ 仁者爱 ”
《孟 》 “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 》 “ 君者 也,庶 者 也, 则载 , 则覆 ”
A. 期以来学术研究停滞不前 B.对 本思想的传承发展
C.提 了普通 的政治地位 D.逐渐成为封建君主的代
8.秦始皇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了修建骊 陵和阿房宫、修筑 城等 型 程建设。这
些做法 ( )
A.巩固了秦朝统治 B.缓和了社会 盾
C.禁锢了 思想 D.破坏了社会经济
9.唐代 学家柳宗元说,周“ 失在于制,不在于政” ,秦“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材
料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刺史制
C.分封制和刺史制 D.禅让制和中央集权制
10.汉初 价格从平 的每 百 来钱涨 五千钱;经过 年经营,公私仓廪俱丰
, 价最低达到每 数 钱。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 ( )
A.汉 祖时期 B. 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11.下图所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朝政被外戚所把持 B.宦官权 外戚
C.社会局 较安定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2.随着张骞出使 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的动植物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
传 中国, 中国的桃、 、茶树、桑蚕、 等也随之传向 。材料反映了丝
绸之路的开通 ( )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实现了贸易互惠
C.加速了 族交融 D.改变了经济结构
13.和对联“ 命 贵,仲景之术 济世;医道精深,伤寒 纪独擎天” 反映的史实相
照应的是 ( )
A.妙施仁术,殁 失其传,虽五禽之戏犹存,奈余卷催烧
B.内经古韵传千年,清吟雅颂品流芳
C.医圣良 称妙 ,佑 济世存医
D.百草成药惠万世, 祖结盟延千秋
14.下图所示的发明 ( )
A.对史学发展产 了重 影响 B.有利于中医理论的发展
C.促进了思想 化的繁荣 D.推动了 化的交流与传播
15.《三国志》评价曹操是“ 常之 ,超世之杰” ,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却成
为了奸诈、狠毒、阴险的反派 物。这说明 ( )
A. 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B.史书记载与 学作品没有区别
C.史书记载 学作品更具感情 彩
D. 学作品对历史 物存在艺术加
16. 晋的 崇和国舅王恺 富,王恺 糖洗锅, 崇就 蜡当柴烧;王恺
丝绸做成 达 40 的步障, 崇就 织锦做出 50 更华丽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
A.丝织品产量极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统治阶级的腐朽
17.李 的诗句“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中,提到了 晋永嘉五年( 311 年)
中原 纷纷南迁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 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 战乱频繁,南 相对安定 B.北 少数 族内迁
C.南 经济发展需要北 劳动 D.北 然条件恶劣
18.《飘逝的岁 :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就在孝 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
却在汉 中流传开来,以 汉族年轻 “ 褰裙逐 如卷蓬” “ 左射右射必叠双” 。上
述现象反映了 ( )
A.鲜卑族改穿汉服是进步之举
B.胡服逐渐成为汉 的主要服装
C.各族 在 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D.先进 化取代落后 化是必然的
19.下图是王莽 号为新朝时制造的标准量器“ 新莽铜嘉量”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其进
校正,按圆周率 3. 141 592 6计算,得其容积为 1 620 。 由此推测,为此
次校正作出巨 贡献的是 ( )
A.顾恺之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刘徽
20.下图是汉字“ ” 书写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
A.汉字是我国唯 的 字 B.汉字的发展 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 选择题(共 5 题,30分)
21. ( 6分)某校七年级同学对世界 化遗产进 了收集,请你参加这项探究活动并完成下
列任务。
【世界 化遗产名录】
①秦始皇陵及 ②周 店北京 ③曲 孔庙、孔
④ 窟 ⑤都江堰
兵 俑坑 遗址 林和孔府
⑧丝绸之路:
⑨良渚古城
⑥云冈 窟 ⑦殷墟 安 天 廊道的 ⑩ 城
遗址
路
【世界 化遗产标准】
提名列 《世界遗产名录》的 化遗产项 ,必须符合下列 项或
项标准 可获得批准。
B.能在 定时期内或世界某
化区域内,对建筑艺 C.能为 种已消逝的 明或
A.代表 种独特的艺术成
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 化传统提供 种独特的 少
就, 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或景观设计 的发展产 是特殊的 证
过重 影响
F.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
E.可作为传统的 类居住地件或现 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
D.可作为 种建筑或建筑群
或使 地的杰出范例,代表 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
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
种(或 种) 化,尤其在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类历史上 个(或 个)重
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 起作
要阶段
得易于损坏 时,此款才能成为列 《世
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 1)请你将这些世界 化遗产按其所属历史阶段分类整理。( 3分)
( 2)请你在上述世界 化遗产中任选 处,仿照示例完成任务。( 2分)
【示例】
遗产 符合条件 选理由
① D 中国统 多 族封建王朝的 证
( 3) 作为当代中学 ,你认为应如何保护世界 化遗产 ( 1 分)
22. (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时期 临的问题 采取措施
今诸侯或连城数 ,地 千 ,缓则骄奢易为淫乱,
急则阻其强 合从以逆京师。 ①
——《史记》
今师异道, 异论,百家殊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
( )以持 统。 ②
---《汉书》
县官往往即多铜 铸钱, 亦间盗铸钱,不可胜
③
数。——《史记》
材料
史书 原 (摘选)
孝武纂极……疲耗中 ,事彼边兵。 不暇给, 聊
《史记· 孝武本纪》
。俯观嬴政, 欲 衡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孝武初 ,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
郊祀,改正朔……如
《汉书· 武帝纪赞》
武帝之雄才 略,不改 、景之恭俭以济斯 ,虽《诗》
《书》所称,何有加焉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然秦
《资治通鉴》 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
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 免亡秦之祸乎
(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3分)
( 2)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部史书对汉武帝的评价相对客观。概括汉武帝巩固
统措施的影响。( 3分)
( 3)综合上述探究,指出杰出 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 。( 1 分)
23. (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帝)诏 :“ 农,天下之 本也, 所恃以 也, 或不务本 事末,故 不
遂。……其赐天下 今年 租之半。”
——《汉书· 帝纪》
材料 晋末年, 批北 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 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
的流 ,尤以今江苏 带为多;有 部分流 继续南下,进 今天的浙江、福建和 东等地。
北 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 量劳动 ,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 产 具和 产技
术,从 使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汉 帝在经济领域的哪 治国思想。( 1 分)
( 2)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 南迁对农业发展的作 ,并举出当时先进的农业
产 具 例。( 3分)
( 3)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保障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 2分)
24. (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 之。
——欧阳修《正统论下》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材料 汉族 向北 各族 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 物、服装、 具等。 六
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 多采取与汉族 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 式。
——摘编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1)结合所学,指出与材料 相关的历史事件。( 1 分)
(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概括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分)
( 3)综上所述,你认为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 2分)
25. (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 割据,多元化思想得到了释放与发展。诸 百家就思
想认知和治国理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碰撞,为中华 明思想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编 于占胜《诸 百家与百家争鸣分析》
材料
——摘编 贾思勰《 要术》
(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诸 百家中的两位学派 物以及他们的治国
理念。( 2分)
( 2)根据材料 ,指出《 要术》内容的特点。( 2分)
( 3)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科技 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分)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参考答案
、1. D 2. C 3. B 4. D 5. C6. A 7. B 8. D 9. A 10. B11. D 12. A 13. C
14. D 15. D16. D 17. A18. C 19. C 20. B
、21. ( 1)原始社会时期遗址:②⑨;奴 社会时期遗址:③⑤⑦;封建社会时期遗址:①④⑥⑧
⑩。
遗产 符合条件 选理由
( 2)
2200多年来,都江堰 直发挥着防洪、
⑤ B 灌溉、 运等多 的作 ,在世界
利史上绝 仅有
(条件可写 条或多条,理由和条件相符合即可)
( 3)加快推进相关 法保护;合理开发,适度利 ;提 保护技术;加强研究,扩 宣传教
育;等等。(答出其中 点即可)
22. ( 1)①颁布推恩令;②尊崇儒术;③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 2)《资治通鉴》。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 巩固了 统的局 ;使 汉王
朝进 鼎盛时期;但他在位期间,连年征战,耗费 量 财 ,使得社会动荡不安;使 汉迅
速衰落;等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 3)在 定的历史阶段,杰出 物可以推动历史发展。
23. ( 1)以农为本。
( 2)带去了先进 产 具和 产技术,为南 农业发展提供了 量劳动 ,促进了南 农业发展。
耧 或翻 。
( 3)国家政策的 持;安定的社会环境;充 的劳动 ;先进的技术;等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4. ( 1)北魏孝 帝改 。
( 2) 族交融、 化交融。
( 3)为中华 族发展注 新的活 ;进 步丰富了中华 族的物质 化和精神 化;为隋唐时期
统 多 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5. ( 1)儒家孟 :提倡“ 仁政” ;法家韩 :主张以法治国(或道家庄 : 为 治)。(其他 之有
理的答案亦可)
( 2)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 的 产技术,内容 分丰富。
( 3)不同阶段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需求;等等。(答出其中两
点即可)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