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大武乡二中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 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大武乡二中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 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4 09: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价
七年级历史
(时间: 60分钟 分值: 100分)
、选择题:每 题 4分,共 60分。
1.历史证据由“ 历史” 与“ 证据” 这两个概念复合 成,其核 概念是“ 证据” 。下列证据
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有百万年 类史的是 ( )
A.元谋 的 化 B. 娲抟 造 传说
C.殷墟出 的甲 D. 头遗址的发掘
2.回顾中国史前史,万年以来中原 地曾经历过三次 转型: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定居;从邦
国并存到王国崛起;从发明 字到成 献的出现。下列 化遗址中,其考古发现能实证
这三次 转型的是 ( )
A.良渚古城遗址 B.陶寺古城遗址 C. 头遗址 D.殷墟遗址
3. 省简称“ 晋” 。《史记· 晋世家》记载:“ 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 :
‘ 以此封若。’ ……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唐叔虞死后,其 姬燮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
之旁,故将国号改称“ 晋” 。从材料可知,“ 晋” 的由来源于(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三家分晋 D. 平之战
4.周初,宴乐时天 佾,诸侯为六佾,卿 夫为四佾, 为 佾。春秋时期,鲁国卿 夫
季 却“ 佾舞于庭” ,且“ 常君,国 定 ” 。这 变化反映了 ( )
A.铁制农具、 耕的逐步推 B. 乐的推 发展
C.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 D.等级制度完全被打破
5.公元前 223年,秦军兵 夫写给家 的 简家书中说, 定要告诉我,官府给我们家授
予爵位的 书送到没有,如果没送到也跟我说 声, 王说只要有 件就不会耽搁。材料
内容能印证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
A.确 县制 B.建 户籍 C.奖励耕织 D.奖励军功
6.由下表可知 ( )
物 治 活动
禹 采 疏导的 式,堵疏结合,将洪 引 海
蜀王杜宇在岷江出 处开 条 河流,分岷江 流 沱江,以除 害
李冰 利 地势和河道,在岷江出 流 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A.治 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 B.治 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C.治 需要强 的经济做后盾 D.治 都会加重 徭役负担
7.秦统 后,秦始皇命李斯作《仑颉篇》,赵 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以为
标准 字的范本颁 全国,改变了以往“ 字异形” 的状况。秦朝颁 全国的“ 标准 字”
是(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甲 B. C. 篆 D.草书
8.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都不是孤 发展的。下列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
是( )
A.商王纣残暴—启建 夏朝 B.王室衰微—商汤灭夏
C.秦的暴政—陈胜、吴 起义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楚汉之争
9.汉初,刘邦 萧何负责修建的未央宫过于壮丽,对其进 责备。汉 帝在位 20多年,
宫室、园林以 骑都 所增益。这表明当时 ( )
A.皇室带头躬修节俭 B.实 重农抑商政策
C.减轻了赋税和徭役 D.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10.先秦时期,各地“ 冠异制” ,即服饰的形制有很 不同; 秦汉以后,各地服饰出
现了趋同现象。这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审美理念逐渐变化 B. 统局 的出现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 族交融程度加深
11.某校七年级学 开展“ 阅读史学经典,品悟汗 墨韵” 的读书活动,以下是出 推荐
书 中 本书的章节 录。该书介绍的历史 物是 ( )
A.秦始皇 B.汉 祖 C.汉武帝 D.汉光武帝
1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 神圣不可分割的 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
A.张骞出使 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 域都护府的设置 D.班超出使 域
13.有同学对 晋和东晋的历史进 了 较( 下表)。能证明“ 东晋是 晋的延续” 这
说法的依据是 ( )
晋和东晋历史的 较
建 者 起 时间 都城 推翻者 重 事件
司 炎( 晋) 266—316 年 洛阳 匈奴 王之乱
司 睿(东晋) 317—420年 建康 刘裕 淝 之战
A.都被少数 族所消灭 B.起 时间上的延续
C.都城都位于中原地区 D.建 者属于 个家族
14. 4世纪时, 量汉族 南迁,但其原先居住的中原地区 仍增加了两倍有余。这
现象产 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 游牧 族的内迁 B.孝 帝推 了汉化政策
C.南 的经济超过北 D. 晋对内迁各族 仁政
15.以下汉字的演变示意图体现出 (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中华 明的连续性 B.甲 有多种造字 法
C.中国古代交通 具种类多样 D.中华 明起源有多元 体的特征
、 选择题:共 40分。
16.服饰的变迁展现了中国 的智慧和劳动 ,让我们打开历史的 橱,领略中国“ 穿”
越的悠久 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 周时,服饰等级区分系统化,如系 佩的作 是“ 节步” :身份不同,步伐不
同。天 、诸侯 时,迈出的脚应踏在另 只脚所留的 印的 半之处,可 极
慢; 夫的 印则 个挨着前 个; 时步 间就可以留下 个 印的距离了。
材料 在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上 下裳互相连接的曲裾深 ,这是战国 汉时
泛流 的服装。战国中期赵武灵王曾推 “ 胡服骑射” ,将上 下裳改为裁剪紧身、
便于骑 的上褶下裤。
——以上材料均摘编 孙机《华夏 冠——中国古代服饰 化》
( 1)指出与材料 “ 节步” 相关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的作 。( 5分)
( 2)根据材料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赵武灵王推 “ 胡
服骑射” 的时代背景。( 5分)
(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古代服饰的 化功能。( 4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 中国作为 个多 族的统 的 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 化的
等多 因素。除此之外,中国 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 族的千年古国得以
始终维持统 的重要原因。
——摘编 张岂之《中国历史 五讲》
材料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 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 了选择,
以规范,整 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 ,追求统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 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 标。
——摘编 朴 《“ 统” 之梦:秦汉政治 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三 历史上各 族之间既有和平交往,也有军事战争,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吸收,
脉交融,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 股强 的内聚潮流。在此进程中, 论是分是合,
中华 明都没有停 前进的步伐,总趋势是国家统 的不断加强和巩固,这是历史发展
的主流。
——摘编 李治安《中华 明多元融汇与 统》等
( 1)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 政治制度” 及其创 者。( 4分)
( 2)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汉统治者“ 规范,整 ” 思想的措施。( 4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概括归纳影响这 主旋律的因素。
( 6分)
18.观察下 历史 物,分析以下两个任务,任选其 写 篇 100字以上的 短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任务 :有 说秦始皇是千古 帝,有 说秦始皇是暴君,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任务 :有 说汉武帝具有雄才 略,有 说汉武帝穷兵黩
武,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期末学业质量评价答案
1. 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古 类的两颗 化 ,
以及 些粗糙的 器。元谋 距今约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 前已知最早的古 类之 。
元谋 的 化 能够直接证明中国有百万年的 类史,A项正确。
2. D 解析:根据材料“ 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定居;从邦国并存到王国崛起;从发明 字到
成 献的出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遗址属于商朝时期,商朝已经有了 字甲 ,
D项正确。A、B、C三处遗址没有发现成熟 字,排除。
3. B 解析:材料中周成王封地给其弟叔虞,叔虞死后,他的 继承了他的封地,改国号
为“ 晋” ,这些都与分封制将宗亲和功 等分封的特点相符合,B项正确。
4. C解析:根据材料“ 鲁国卿 夫季 却‘ 佾舞于庭’ ” “ 常君,国 定 ” 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这 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 向瓦解、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
项正确。
5. D 解析:根据材料“ 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 书送到没有……就不会耽搁” 可以看
出商鞅变法中“ 奖励军功” 的措施落到实处,商鞅变法在军事上规定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并赏赐 地,D项正确。
6. B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治 需要具有坚强的意志,A项排除;根据材料, 们根据不
同的情况 不同的 法治理 患,所以治 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B项正确;需要强
的经济做后盾在题 中未涉及,C项排除;治 都会加重 徭役负担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D项排除。
7. C解析:根据题 材料可知,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统 ,消除 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
斯等 统 字,制定笔画规整的 篆,作为通 字颁 全国,C项正确。
8. C解析:秦的暴政是陈胜、吴 起义的原因,C项正确;禹传启,“ 家天下” 取代了禅
让制,启建 夏朝与商纣王残暴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A项;商汤灭夏的原因是桀的暴政,
与王室衰微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B 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
东汉统治者的昏庸 能导致 起义爆发,与楚汉之争 关,排除 D项。
9. A 解析:根据题 材料可知刘邦和汉 帝带头躬修节俭,提倡勤俭治国,A项正确。
10. 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各诸侯国林 ,各国服饰的形制
不同;秦汉以后各地服饰趋同,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秦汉以后 统局 的出现。 故
选 B项。
11. D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 重建汉朝” 。根据所学知识,刘秀在公元 25年称帝,后
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因此题 章节 录中介绍的历史 物是光武帝。
故选 D项。
12. C
13. D 解析:司 炎建 晋, 316 年,内迁的匈奴 灭掉 晋。随后,镇守 江下游的皇族
司 睿于 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因此建 者属于 个家族,D
项正确。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4. A 解析:根据题 材料“ 4 世纪时, 量汉族 南迁,但其原先居住的中原地区
仍增加了两倍有余” 可知,公元 4 世纪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间尤其是 晋灭亡
后,北 量少数 族内迁,才使得中原地区 仍增加了两倍有余,A项正确。
15. A 解析:依据题 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字“ ” 的演变是由形象到抽象,由
繁到简,既表明了中华 化源远流 ,也说明了 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创新,
因此体现出中华 明的连续性,A项正确。
16. ( 1)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 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 了统治范围。
( 2)出现了上 下裳互相连接的曲裾深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
( 3)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 化的状况,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成为展现
族 化的重要载体等。
17. (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嬴政)。
( 2)秦的措施:焚书坑儒。汉的措施:尊崇儒术。
( 3)主旋律:追求 统。 因素:统 的政治制度;统 的 化思想; 族交融。
18.示例:秦始皇是千古 帝。秦始皇建 了我国历史上第 个统 多 族的封建国家,
在政治上建 了 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 夫,分
管 政、军事、监察,在地 全 推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秦始皇统
货币、度量衡,在 化上统 字,在军事上派将军蒙恬北击匈奴,修筑 城。秦
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 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