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4 09: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其实,早在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 打破了“ 教育不公平” 的局 ,他
是( )
历 史
A. B.孔 C.孟 D.墨
注意事项:
5.余秋 曾经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 城的数 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
1. 本试卷共 3 ,13道题,满分 50分,与道德与法治合考不合卷,合考时间为 90分钟。
成了 个了不起的 程······ 它 今还为 数 众输送涓涓细流。” 下列关于关于
2. 根据 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
这个“ 了不起的 程” 的说法正确的是( )
效。
①由李冰主持建造②修建于 周时期③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④ 今仍发挥
着重要的作
、选择题(本 题共 10道 题,每 题 2分,共 20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 元谋 、北京 、 顶洞 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 百万年的古 类,
6.板蓝根源 《神农本草经》 ,能有效抵抗传染性病毒,再防治传染病 ,我们
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 产和 活状况,主要是因为( )
可以参考的古代“ 医圣” 的医学著作是( )
A.考古发掘 B. 字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者推断
A.《伤寒杂病论》 B.《千 》 C.《本草纲 》 D.《唐本草》
2.中国在新 器时代,每 个地 都发展了 的早期 化,有其地域性的 彩。
7. “ 景之治”“ 光武中兴” 局 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此后或早或晚,每 个地 的独特 化系统,终要融合成中国庞 化体系的 部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 铁器 耕
分。此观念认为( )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徭薄赋,减轻农 负担
A.远古聚落星罗棋布 B.部落联盟冲突不断
8. 2024年是中国提出共建“ 带 路” 倡议 11 周年,古 的丝绸之路焕发勃勃
C.中华 明多元 体 D.南北 化差异明显
机。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起点是今天的( )
3.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 变 ” 处的内容应是( )
A.咸阳 B. 安 C.洛阳 D.敦煌
9.成语“ 乱七 糟” 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乱七” 与 汉时期的“ 七国之乱” 有关,
“ 糟” 与晋惠帝时期的“ 王之乱” 有关。“ 王之乱” 发 的朝代是( )
A.东汉 B.东晋 C. 晋 D.北魏
10. 群众是物质 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
A.国家产 B. 明起源 C.政权分 D.社会转型
史事中能体现这 观点的是( )
4.让每位学 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 作重点。
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历史 第 1 共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 晋灭吴,统 全国 B.江南地区的开发 连城数 . . .然诸侯原本以 ,末流滥以致溢, 者淫荒越法, 者睽孤横逆,以害
C.前秦、东晋淝 之战 D.北魏孝 帝改 身丧国。
、材料解析题(共 30分) ——《汉书》
11.我国古代经历了政治制度的变 ,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阅读材料,结
( 4)材料四中说 汉时期“ 藩国 者,夸州兼郡,连城数 ”,为解决这 问题,汉
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武帝实施了什么有效措施?( 2分)
材料 道之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为 同。今 道既隐,天下
为家,······ 是为 康。
——《礼记· 礼运》
( 1)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回答,体现“ 选贤与能” 和“ 天下为家” 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12. 化 信是 个国家、 个 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量。为更好
( 2分)
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 化,某学校七年级学 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案,请
材料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有 五 ,姬姓之国者四 ,皆举 你 起参与。(11 分)
亲也。
——《左传》
( 2)材料 所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哪 政治制度?(1 分) 材料 如图
材料三
图 刻有 字的甲 图 统 字
( 3)根据材料三可知,秦统 全国后,秦朝实 的是什么制度?(2分)哪 制度对 ( 1)请写出材料 中图 字的名称,我国有 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2分)图
我国历代王朝的地 政制度产 了深远影响?( 1 分) 中统 的 字是什么 字?(1 分)统 字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 之败,于是剖裂疆 ,
材料 汉初,统治者奉 “ 为 治”的政策,诸 百家学说重新活跃起来。……
等之爵。功 侯者,百有馀 ,尊王 弟, 启九国。……藩国 者,夸州兼郡,
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历史 第 2 共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创建了 个以儒学为核 的新的思想体 任务 【运 表格——梳理历史史实】
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经典“ 五经” 确定为国家的教科书。从 时期 族关系的史实(部分)
此,儒学逐渐成为后世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
中原的“ 诸华”“ 诸夏” 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 族

期交往和 争中出现 规模 族交融。
( 2)材料 “ 诸 百家” 中儒家思想的核 是什么?(1 分)概括儒家思想的地位在
少数 族氐族、羌族、匈奴族、 ② 、鲜卑
汉武帝时期发 了怎样的变化。(1 分) 东汉、魏、晋
族内迁。
材料三中国东汉的蔡伦……从 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 ,发 历
史上第 次 命性的重 变 。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 貌,特别是改变世 ③ 出现 族交融 潮
界 化 貌的中国第 位伟 发明家。 族交融的作 ④
(2)根据表格中提示信息,写出表格①②③④处代表的内容。(4分)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蔡伦成就的重要意义。(2分)
任务三 【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
( 4)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谈谈当代 年学 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 化。(2分)
13.某校七年级某班同学进 了以“ 族交往 交流 交融” 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完成。(11 分)
任务 【资料研读——进 历史解释】
材料 华夏 族 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 异 同,
渐化合成 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秦始皇 汉武帝 孝 帝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 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采
(1)从材料中看出华夏族的形成具有什么特点?(2分) 取各种措施加强 族融合,巩固政权。请通过统治者采取的 族政策来论证“ 中
国历史是由各 族共同创造的” 这 论点。(要求:任选两位统治者,运 史实,
论证观点,条理清楚。)(5分)
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 历史 第 3 共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2024-2025学年度(上)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答题卡 请在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 效!
历 史 11.(3)(3分) 13.(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请 2B铅笔填涂) (3)(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A] [ B] [ C] [ D] 6 [ A] [ B] [ C]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A] [ B] [ C] [ D] 7 [ A] [ B] [ C] [ D]
3 [ A] [ B] [ C] [ D] 8 [ A] [ B] [ C]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A] [ B] [ C] [ D] 9 [ A] [ B] [ C] [ D]
5 [ A] [ B] [ C] [ D] 10 [ A] [ B] [ C]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 效!
七年级期末质量监测答题卡 历史 第 1 (共 1 )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七年级历史答案
选择题:1-5 ACDBC 6-10 ADBCB
11. ( 1)禅让制。世袭制。
( 2)分封制。
( 3)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
( 4)颁布“ 推恩令”。
12. ( 1)名称:图 :甲 ;时间:商朝; 字: 篆。意义: 字的统 ,使
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 ,有利于华夏 族的发展和 化的传播,也使不同地域的
能够顺畅沟通。
( 2)核 :仁;变化:汉武帝时将儒家学说 为正统思想。
( 3)意义:节约造纸成本和时间,使纸张轻便易携带,利于 化传播,并使 化
流传久远。
( 4)作法:当代 年学 应该多学习传统 化知识,利 图书馆、互联 等资源,
增加 身传统 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 族精神等。( 之有理即可)
13.(1)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 族在不断地交往交流中逐渐融合 成或由多
族融合 成(2分)
(2)①春秋;②羯;③魏晋南北朝(或北朝后期);④促进了各 族的经济 化
交流和发展。
(3)论点:中国历史是各 族共同创造的
论证:▲秦始皇统 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 。对我国多 族国家的形成
以及中华 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秦灭六国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
设置桂林。南海、象都等数郡。迁移中原 50万 去那 戍守,和越 杂居。秦
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并修筑 城。
▲汉武帝为进 步发展我国多 族统 国家作出了重 贡献。汉武帝时,派卫 、
霍去病出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派张骞出使 域公元前 60年 汉政府
设置了 域都护府,将新疆地区正式置于 的统治之下,建 起幅员 的封
建国家。
▲北魏孝 帝于 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 各族 迁到
中原。他进 步推 汉化措施,推 汉语、汉服、汉姓、 励同汉族联姻。这些
措施促进了 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 。
(任选两个回答)
综上所述:我国的历史是各 族 共同创造的或我国统 的多 族的国家是
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