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素养评估(第五至第九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4·威海质检)近年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处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既可以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图,完成1、2题。
1.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是(B)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最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A)
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B)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4.区域①②分界线是我国(B)
A.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
5.不同地理环境有不同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①地区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2024·泰安学业考)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读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和新疆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东北地区比新疆纬度更高,气候更寒冷
B.新疆比东北地区距海更远,降水更少,没有外流河
C.东北地区和新疆都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新疆和东北地区矿产、森林和水资源等都很丰富
7.东北地区和新疆农产品品质好的共同原因主要是(B)
A.地势高,太阳辐射强 B.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C.降水多,雨热同期 D.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目前世界上有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三个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中国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要建成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体。据此完成8、9题。
8.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有(A)
①人口密度大,消费市场广
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
③发挥澳门深水良港优势
④充分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
⑤地处沿海,交通优势明显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②③⑤
9.“黑灯工厂”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加工、运输、检测,无须人工操作,可以关闭工厂作业区的灯光,完全交给机器进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普及“黑灯工厂”,主要依靠的是(B)
A.矿产丰富 B.科技创新
C.交通便利 D.人口稠密
(2023·汕头质检)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C)
A.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形平坦
B.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
C.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邻近香港和澳门,消费市场广阔
11.长三角地区聚焦生态绿色一体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②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③加大渔业捕捞力度 ④打造火电能源基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C)
A.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B.减缓周边发展速度
C.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D.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解决“大城市病”提供中国方案,建设绿色智能新城。读图,完成13、14题。
13.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城市病”不包括(D)
A.用水紧张 B.交通拥堵
C.住房困难 D.多沙尘暴
14.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C)
A.工业发展 B.功能增加
C.环境改善 D.水源充足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区域,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省和乙省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征是(D)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夏秋季节多台风 ④河流水量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美称与乙省不相符合的是(C)
A.森林之海 B.东方甜岛
C.购物天堂 D.海上米仓
【素养拓展题】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是我国自主研发建成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约30个足球场大),位于贵州黔南平塘县大窝凼,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中国天眼”所在省区叙述错误的是(A)
A.地势西低东高,地表崎岖
B.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C.喀斯特地貌广泛,暗河众多
D.土层较薄,易造成水土流失
18.“中国天眼”选择建在大窝凼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A.位于高原区,大气透明度低
B.喀斯特坑洼地形,便于建设
C.远离大城市,无线电磁波干扰少
D.山区人口少,拆迁成本低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差异大。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我国下列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C)
①甲区域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城效应”
②乙地区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冬季温和多雨
③丙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经验丰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获
④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C)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深度思辨 学以致用】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洼地。中国拥有湿地面积达5 635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改革开放开始以后,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读两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1中甲湿地所在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甲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该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2分)
(2)图2中乙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沼泽湿地,近年来国家决定停止开垦此地,并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其湿地的生态效益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源;调蓄河流等。(一点即可)。(1分)
(3)图中序号②(填数字)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当地不同的农业发展之路。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完成框图内容。(6分)
①以下 ②畜牧业 ③三 ④东北平原 ⑤种植业
(4)从气候、地势等方面分析甲、乙两湿地形成的共同原因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地表较低平,易积水;发育有冻土,下渗较弱等。(一点即可)(1分)
(5)“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乙所在的省区冰雪火出圈了,利用滑雪、滑冰等运动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分析该省区发展滑雪、滑冰等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
纬度较高,积雪量较多,雪期较长;有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山地,坡度适宜开展滑雪运动;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降雪丰富等。(一点即可)(1分)
22.【主题探究 学以致用】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有260多万平方千米;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位于A所在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原因是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3分)
(2)B是塔里木盆地,该地区荒漠化问题尤其突出。该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夏季(“冬季”或“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2分)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如C、D高原。C高原长期水土流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造成D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3分)
(4)①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植被覆盖率高。(2分)
23.(2024·内江学业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位置及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9分)
(1)比较台东和台南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分)
答:台东降水量多于台南。因为台东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选填“内流”或“外流”)河,河水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2分)
(3)比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台湾省的差异,完成下表。(5分)
省(区) 主要农业部门 主要农作物 人口、城镇分布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畜牧业 棉花、小麦、瓜果等 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台湾省 种植业 水稻(粮食作物)、甘蔗等 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期末素养评估(第五至第九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4·威海质检)近年有农民在住房屋顶、农业大棚、草场、水塘等处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既可以自用于生产生活,也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读图,完成1、2题。
1.读图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是( )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最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 )
如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4.区域①②分界线是我国( )
A.亚热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D.400mm年等降水量线
5.不同地理环境有不同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④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②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2024·泰安学业考)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读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和新疆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比新疆纬度更高,气候更寒冷
B.新疆比东北地区距海更远,降水更少,没有外流河
C.东北地区和新疆都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新疆和东北地区矿产、森林和水资源等都很丰富
7.东北地区和新疆农产品品质好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地势高,太阳辐射强 B.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C.降水多,雨热同期 D.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目前世界上有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三个最著名的湾区经济体,中国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要建成世界第四大湾区经济体。据此完成8、9题。
8.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有( )
①人口密度大,消费市场广
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
③发挥澳门深水良港优势
④充分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
⑤地处沿海,交通优势明显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②③⑤
9.“黑灯工厂”是指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加工、运输、检测,无须人工操作,可以关闭工厂作业区的灯光,完全交给机器进行。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普及“黑灯工厂”,主要依靠的是( )
A.矿产丰富 B.科技创新
C.交通便利 D.人口稠密
(2023·汕头质检)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强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形平坦
B.依托长江干流,联系京津冀地区
C.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D.邻近香港和澳门,消费市场广阔
11.长三角地区聚焦生态绿色一体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②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③加大渔业捕捞力度 ④打造火电能源基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2.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B.减缓周边发展速度
C.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D.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解决“大城市病”提供中国方案,建设绿色智能新城。读图,完成13、14题。
13.北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城市病”不包括( )
A.用水紧张 B.交通拥堵
C.住房困难 D.多沙尘暴
14.设立雄安新区,北京可产生的最大效益是( )
A.工业发展 B.功能增加
C.环境改善 D.水源充足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区域,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省和乙省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夏秋季节多台风 ④河流水量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美称与乙省不相符合的是( )
A.森林之海 B.东方甜岛
C.购物天堂 D.海上米仓
【素养拓展题】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是我国自主研发建成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约30个足球场大),位于贵州黔南平塘县大窝凼,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中国天眼”所在省区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西低东高,地表崎岖
B.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C.喀斯特地貌广泛,暗河众多
D.土层较薄,易造成水土流失
18.“中国天眼”选择建在大窝凼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位于高原区,大气透明度低
B.喀斯特坑洼地形,便于建设
C.远离大城市,无线电磁波干扰少
D.山区人口少,拆迁成本低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差异大。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我国下列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区域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实现了“同城效应”
②乙地区举办冬奥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冬季温和多雨
③丙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经验丰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收获
④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朋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深度思辨 学以致用】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洼地。中国拥有湿地面积达5 635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改革开放开始以后,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读两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1中甲湿地所在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 ,甲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该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 。(2分)
(2)图2中乙湿地是亚洲最大的沼泽湿地,近年来国家决定停止开垦此地,并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其湿地的生态效益是 。(一点即可)。(1分)
(3)图中序号 (填数字)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当地不同的农业发展之路。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完成框图内容。(6分)
① ② ③ ④ ⑤
(4)从气候、地势等方面分析甲、乙两湿地形成的共同原因 。(一点即可)(1分)
(5)“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乙所在的省区冰雪火出圈了,利用滑雪、滑冰等运动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分析该省区发展滑雪、滑冰等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
。(一点即可)(1分)
22.【主题探究 学以致用】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有260多万平方千米;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位于A所在的 地区,该地区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原因是 。(3分)
(2)B是 盆地,该地区荒漠化问题尤其突出。该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 (“冬季”或“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2分)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如C、D高原。C高原长期水土流失形成了 的地表形态;造成D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 。(3分)
(4)①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②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2分)
23.(2024·内江学业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位置及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9分)
(1)比较台东和台南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分)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 (选填“内流”或“外流”)河,河水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流量季节变化 。(2分)
(3)比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台湾省的差异,完成下表。(5分)
省(区) 主要农业部门 主要农作物 人口、城镇分布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畜牧业 主要分布在
台湾省 (粮食作物)、甘蔗等 主要分布在 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