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基础主干落实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 资源丰富,土壤 ,气候 。
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填图绘图]
绘图:在左图中用 描画出玉米的主要产区,在右图中描画出甜菜的主要产区。
填图:在右图中填出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农作物类型 分布
粮食作物 、水稻、玉米、大豆 玉米主要以松嫩平原和 平原相对集中
经济作物 、花生、亚麻 集中在松嫩平原和 平原,黑龙江省是主产区之一
二、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
(1)丰富的 资源。
(2)便利的交通运输。
(3)较好的工业基础等。
2.代表性的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3.主要工业部门:钢铁、 、汽车、石油化学等,进入21世纪以来, 及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4.工业分布特点:靠近 产地。
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原因: 不足,甚至面临枯竭;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
(2)振兴措施:加快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 改造传统产业。
【地图笔记】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生活习性
教材再开发·P36图6-28
这里的小麦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农作物一年几熟
【漫画助学】
继续开发“北大荒”会出现什么问题
【疑难点拨】
(1)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煤、铁、石油丰富→重工业发达→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
(2)发展问题及措施:
资源面临枯竭、传统工业优势不再明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探究情境】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发现)读图2,说出东北地区的工业特点。
2.(能力探究—问题)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问题
3.(高阶探究—解决措施)你认为振兴东北地区有哪些措施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粮食作物是( )
A.冬小麦 B.谷子
C.青稞 D.春小麦
2.东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距海洋较近,降雨充沛
C.山环水绕,林区广阔
D.当地工业结构单一
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湿地面积广大
③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④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北地区是全球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读东北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5.规模农垦引发该区域沼泽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对于该区域开发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开垦的耕地全部退还沼泽
B.继续开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24·凉山学业考)在庆祝建国 70周年华诞游行彩车中,辽宁彩车以“展翅腾飞”为主题,共和国第一炉钢水、不断旋转的巨大齿轮、LED 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形象、运转前的飞机发动机、展翅欲飞的智能机器人等,展现了七十年来辽宁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图1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煤、铁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早
7.“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制糖工业
8.“飞翔的机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单一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 )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⑤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9.(2023·江西学业考)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同学对家乡农业生产及环境状况开展了调查活动,根据他收集的图文资料及撰写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大量粮食外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营农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图1示意东北地区略图,图2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环境变迁调查报告。
(1)甲、乙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是 地。
(2)东北地区 (土壤类型)广布,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大于或小于)400mm,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说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能力·提升练】
我国东北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美国本土有很多相似之处。读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和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对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中国东北工业区,两地区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有( )
①气候暖湿,地形平坦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沿海有良港
④技术发达,设备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美国东北部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位置相近,但农业发展模式截然不同。我国东北地区能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人文优势是( )
A.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高
B.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C.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
D.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该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热量充足 B.土地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粮食生产历史悠久
1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甲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乙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乙地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14.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为了振兴东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东北地区地形格局为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其主要原因是 。
(3)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国家鼓励优先采用国产装备,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东北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填序号)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落后
③气候寒冷干燥
④国家政策支持
(4)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请从气候、土壤角度简要分析五常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5)东北地区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形成了一批工矿城市,经过多年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上,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教材再开发·版本互鉴】
15.近些年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化
项目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 1.8% 89.7% 8.5%
2005年 3% 85.9% 11.1%
2010年 3.3% 82.2% 14.5%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大庆人抓住振兴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克服各种困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来大庆旅游,大庆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油化之都”“北国温泉之乡”“天然万湖之城”。
(1)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2)进入新世纪之后,大庆市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3)大庆市在工业转型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基础主干落实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
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填图绘图]
绘图:在左图中用 描画出玉米的主要产区,在右图中描画出甜菜的主要产区。
填图:在右图中填出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农作物类型 分布
粮食作物 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 玉米主要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经济作物 甜菜、花生、亚麻 甜菜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黑龙江省是主产区之一
二、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
(1)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2)便利的交通运输。
(3)较好的工业基础等。
2.代表性的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3.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学等,进入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及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4.工业分布特点:靠近原料产地。
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1)原因:资源不足,甚至面临枯竭;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
(2)振兴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地图笔记】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及生活习性
教材再开发·P36图6-28
这里的小麦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农作物一年几熟
答:春小麦;一年一熟。
【漫画助学】
继续开发“北大荒”会出现什么问题
答:会导致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疑难点拨】
(1)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煤、铁、石油丰富→重工业发达→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
(2)发展问题及措施:
资源面临枯竭、传统工业优势不再明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问题与解决措施
【探究情境】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发现)读图2,说出东北地区的工业特点。
答:以重工业为主,多属于传统工业。
2.(能力探究—问题)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问题
答:资源枯竭、设备老化、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
3.(高阶探究—解决措施)你认为振兴东北地区有哪些措施
答: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转型提升,发展服务、旅游等绿色产业。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东北三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粮食作物是(D)
A.冬小麦 B.谷子
C.青稞 D.春小麦
2.东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主要原因是(A)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距海洋较近,降雨充沛
C.山环水绕,林区广阔
D.当地工业结构单一
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原因是(C)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湿地面积广大
③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④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北地区是全球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读东北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区域水稻种植北界不断北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B)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黑土地肥沃 D.地势平坦
5.规模农垦引发该区域沼泽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列对于该区域开发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已开垦的耕地全部退还沼泽
B.继续开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24·凉山学业考)在庆祝建国 70周年华诞游行彩车中,辽宁彩车以“展翅腾飞”为主题,共和国第一炉钢水、不断旋转的巨大齿轮、LED 屏幕上播放的视频形象、运转前的飞机发动机、展翅欲飞的智能机器人等,展现了七十年来辽宁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图1为辽宁省部分地区矿产资源与铁路分布示意图,图2为“展翅腾飞”彩车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辽宁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C)
A.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煤、铁资源丰富 D.工业发展早
7.“展翅腾飞”彩车上的“钢包及钢水”元素代表的工业部门是(A)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制糖工业
8.“飞翔的机器人”元素代表了机器人产业在辽宁省生根发芽,这里单一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已发生改变。下列举措有利于该省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B)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⑤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9.(2023·江西学业考)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同学对家乡农业生产及环境状况开展了调查活动,根据他收集的图文资料及撰写的调查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大量粮食外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营农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图1示意东北地区略图,图2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环境变迁调查报告。
(1)甲、乙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是甲地。
(2)东北地区黑土(土壤类型)广布,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大于(大于或小于)400mm,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说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答: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关键能力·提升练】
我国东北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美国本土有很多相似之处。读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和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对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中国东北工业区,两地区发展工业共同的优势条件有(B)
①气候暖湿,地形平坦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沿海有良港
④技术发达,设备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美国东北部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位置相近,但农业发展模式截然不同。我国东北地区能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人文优势是(C)
A.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高
B.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C.地广人稀,粮食消费少
D.土地集中连片,便于耕作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该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B)
A.热量充足 B.土地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粮食生产历史悠久
1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甲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甲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乙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乙地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14.东北地区被誉为我国的“工业摇篮”。为了振兴东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东北地区地形格局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或“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多于西北侧,其主要原因是东南侧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3)为了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国家鼓励优先采用国产装备,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东北地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①④(填序号)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落后
③气候寒冷干燥
④国家政策支持
(4)五常大米被《舌尖上的中国》评为中国最好的大米之一。请从气候、土壤角度简要分析五常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土壤(黑土)肥沃。
(5)东北地区因矿产资源开采而形成了一批工矿城市,经过多年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生态恶化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以东北振兴为主题的班级辩论会上,玲玲与贝贝有不同观点,根据“绿色发展、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要求,你赞成谁
答:贝贝。
【教材再开发·版本互鉴】
15.近些年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化
项目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 1.8% 89.7% 8.5%
2005年 3% 85.9% 11.1%
2010年 3.3% 82.2% 14.5%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大庆人抓住振兴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克服各种困难,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来大庆旅游,大庆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油化之都”“北国温泉之乡”“天然万湖之城”。
(1)大庆油田的石油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答:2000年以前产量比较大,而且逐年增多;2000年以后产量逐渐减少。
(2)进入新世纪之后,大庆市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非油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3)大庆市在工业转型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答:发展多种经营;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应同步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