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二)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二)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4 07:13:53

文档简介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二)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①黑、吉、辽  ②俄罗斯  ③半环状  ④寒冷漫长  
⑤中部和南部平原  ⑥满 ⑦交通干线沿线  ⑧春小麦  ⑨甜菜  
⑩矿产资源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链接·考点】
【变式·提能】
  吉林省盛产玉米、小麦等优质农产品,是我国的商品粮大省。下图为吉林省地形及农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4题。
1.吉林省(D)
A.林地多分布在西北部
B.河流众多,无结冰期
C.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吉林省成为商品粮大省的主要原因是(C)
①地处低纬,热量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全年多雨,水源充足
④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图中(C)
A.Ⅰ地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B.Ⅱ地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C.玉米、小麦是Ⅲ地主要粮食作物
D.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Ⅳ地
4.为保障吉林省的商品粮生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B)
A.退耕还林,保障生态环境
B.保护黑土,减缓土壤肥力下降
C.培育良种,推广双季稻
D.精耕细作,推广小型农业机械
考点二 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工业
【链接·考点】
1.农业:
(1)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项目 农业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不利 条件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②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③东北平原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小麦、 玉米、 大豆、 水稻
有利 条件 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型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2)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越条件。
①地形平坦开阔,适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②黑土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
③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④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半湿润区。
⑤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2)铁路网密集,陆路交通便利。
(3)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变式·提能】
  2023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约1 557.6亿斤,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1.2%,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地区具有辉煌的工业发展历史,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辆汽车等,被誉为“共和国经济长子”。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读图,完成5~7题。
5.黑龙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有利条件是(B)
A.水热充足,交通便利
B.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C.耕地广阔,一年三熟
D.气候高寒,光照充足
6.东北地区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是由于(A)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先进
C.劳动力素质高
D.海陆位置优越
7.为实现重工业向绿色经济转型,东北地区应大力发展(D)
A.铁矿开采工业
B.服装制造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东北地区适宜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读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及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2题。
1.大豆主产区甲地的作物熟制为(A)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2.东北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少,农产品绿色、环保。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农业生产农药、化肥使用少的原因有(B)
①东北冬季寒冷而漫长,能冻死害虫
②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壤肥力高
③化肥价格昂贵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3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如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B)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4.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B)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6.丙所在地区图中两城市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
A.以石油、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B.以采矿和木材加工工业为主
C.地处东北地区西南,工业落后,结构不合理
D.工业转型快,结构合理,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拓展迁移】
7.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探究一 爱林护林,发展冰雪经济
2023年9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1)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其中“水库、碳库”体现了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2)甲是漠河市的北极村,该地区发展冰雪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大。
探究二 保护黑土地,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乙、丙两地区发展为商品粮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4)丙商品粮基地过去把湿地开垦为耕地,目前又开始“退耕还湿”,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保护湿地。
(5)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基地,黑龙江省务必发挥好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探究三  科技赋能,产业振兴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松),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拥有4 000余人的研发团队,依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实力,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系列机器人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机器人产品线。产品累计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4 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
(6)沈阳所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简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等。
(7)简述沈阳新松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研发团队比较庞大;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广阔。
(8)该公司的示例说明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二)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链接·考点】
【变式·提能】
  吉林省盛产玉米、小麦等优质农产品,是我国的商品粮大省。下图为吉林省地形及农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4题。
1.吉林省( )
A.林地多分布在西北部
B.河流众多,无结冰期
C.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吉林省成为商品粮大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低纬,热量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全年多雨,水源充足
④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图中( )
A.Ⅰ地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B.Ⅱ地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C.玉米、小麦是Ⅲ地主要粮食作物
D.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Ⅳ地
4.为保障吉林省的商品粮生产,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保障生态环境
B.保护黑土,减缓土壤肥力下降
C.培育良种,推广双季稻
D.精耕细作,推广小型农业机械
考点二 东北地区的农业与工业
【链接·考点】
1.农业:
(1)农业发展条件及主要农作物。
项目 农业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不利 条件 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②春秋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③东北平原北部地区人烟稀少,沼泽遍布 小麦、 玉米、 大豆、 水稻
有利 条件 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型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2)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越条件。
①地形平坦开阔,适于大型机械化耕作。
②黑土肥沃,适于农作物生长。
③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④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半湿润区。
⑤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⑥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2.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矿产资源丰富。
(2)铁路网密集,陆路交通便利。
(3)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便利。
【变式·提能】
  2023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约1 557.6亿斤,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1.2%,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地区具有辉煌的工业发展历史,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辆汽车等,被誉为“共和国经济长子”。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读图,完成5~7题。
5.黑龙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有利条件是( )
A.水热充足,交通便利
B.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C.耕地广阔,一年三熟
D.气候高寒,光照充足
6.东北地区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是由于(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先进
C.劳动力素质高
D.海陆位置优越
7.为实现重工业向绿色经济转型,东北地区应大力发展( )
A.铁矿开采工业
B.服装制造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东北地区适宜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读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及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2题。
1.大豆主产区甲地的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2.东北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因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少,农产品绿色、环保。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农业生产农药、化肥使用少的原因有( )
①东北冬季寒冷而漫长,能冻死害虫
②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壤肥力高
③化肥价格昂贵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3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如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4.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6.丙所在地区图中两城市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
A.以石油、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B.以采矿和木材加工工业为主
C.地处东北地区西南,工业落后,结构不合理
D.工业转型快,结构合理,现已成为全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拓展迁移】
7.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探究。
探究一 爱林护林,发展冰雪经济
2023年9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考察漠河林场自然林区,指出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1)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其中“水库、碳库”体现了森林具有重要的 效益。
(2)甲是漠河市的北极村,该地区发展冰雪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探究二 保护黑土地,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乙、丙两地区发展为商品粮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4)丙商品粮基地过去把湿地开垦为耕地,目前又开始“退耕还湿”,主要目的是什么
(5)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基地,黑龙江省务必发挥好 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探究三  科技赋能,产业振兴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松),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拥有4 000余人的研发团队,依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技术实力,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系列机器人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机器人产品线。产品累计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4 000余家国际企业提供产业升级服务。
(6)沈阳所在的 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简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7)简述沈阳新松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有利条件。
(8)该公司的示例说明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走 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