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节 一 西北地区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第三节 一 西北地区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8 17:04:02

文档简介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 西北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
[填图绘图]
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塔里木河和额尔齐斯河,用描绘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并标注名称。
1.区域概况:
(1)位置:位于中国长城—A祁连山脉—B阿尔金山脉—C昆仑山脉一线以北。
(2)面积与人口:各约占全国的30%和4%。
(3)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有D内蒙古高原、E准噶尔盆地、F塔里木盆地。
(2)气候。
①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特征: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3)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①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②形成原因:地处内陆+山脉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③植被景观演变: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河流:稀少,大多数是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二、农牧业与矿产
1.农牧业:
(1)牧业:重要畜牧基地有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
(2)种植业。
①类型:灌溉(绿洲)农业。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③农产品:主要有哈密瓜、葡萄、长绒棉等。
2.矿产资源丰富:白云鄂博的稀土等。
【地图笔记】
西北地区地理要素的变化
教材再开发·P16
——图5—29
天山牧场的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的牧场有哪些好处
答:减轻草场的压力,有利于草场的再生。
立德树人-大国成就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中心,目前已形成包括航天员、应用、飞船、火箭、发射场及测控通信等系统在内的一套完整试验体系,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和武器装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个第一。
【易错提醒】
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
1.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
2.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是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
【探究情境】 呼和浩特和喀什位置及附近景观图
呼和浩特的巴特尔假期去喀什看望爷爷,他坐上火车,一路上沿着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南疆线行驶,巴特尔发现呼和浩特和喀什附近的景观有很大差异。读呼和浩特和喀什位置及附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差异)呼和浩特和喀什两地景观有什么差异
答:呼和浩特附近是草原景观,喀什附近是荒漠景观。
2.(能力探究—原因)呼和浩特和喀什两地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呼和浩特距海近,降水多;喀什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3.(高阶探究—影响)巴特尔在喀什发现当地的哈密瓜、葡萄等特色瓜果特别甜。请解释原因。
答:喀什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辽阔草原美丽山岗群群的牛羊”一首《原野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推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是(C)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全地区均属于我国的内流区域
B.③区域内河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
C.自东向西沿途能欣赏到“小桥流水”的美景
D.可观赏沙漠景观,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C)
①距海遥远 ②雪山连绵
③海拔较高 ④山脉的阻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重庆学业考)宁夏平原由于“大山护着”“大河爱着”,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出的商品粮品质优良,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下图为宁夏平原地区简图,据此完成4~6题。
4.“护着”“爱着”宁夏平原的“大山”“大河”分别是(D)
A.祁连山、长江 B.太行山、淮河
C.长白山、嫩江 D.贺兰山、黄河
5.图中“护着”宁夏平原的山脉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
A.阻挡风沙 B.提供冰雪融水
C.提供薪材 D.利于山地放牧
6.与南方产粮区相比,宁夏平原能产出优质商品粮的气候优势是(C)
A.降水较丰 B.热量较多
C.温差较大 D.光照较弱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读图,回答7、8题。
7.神舟十七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B)
A.靠近北京,便于指挥
B.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C.森林繁茂,适合隐蔽
D.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8.有关着陆场所在省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叙述正确的是(C)
A.醉人的佳酿——青稞酒 
B.经典的民歌——龙船调
C.丰收的庆典——那达慕 
D.传统的乐器——葫芦丝
  黑河,古称弱水,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是沿途绿洲及城市工业、生活的主要水源。结合图文材料,完成9、10题。
9.黑河的水源主要来自(C)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 B.内蒙古高原的降水
C.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D.从黄河跨流域调水
10.黑河流域的绿洲是我国重要玉米育种基地,该地适宜种植玉米的优越自然条件有(A)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③有稳定的灌溉水源
④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4·南充学业考)暑假期间,家住北京市的珠珠同学在父母带领下,沿着京新高速(图1)一路向西,开始了一家人的自驾旅行,沿途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差异显著。旅途中,珠珠同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在了日记里。结合珠珠同学日记内容和相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3年8月6日,途经包头市,向窗外望去,远处山峦跌宕起伏……”
(1)珠珠同学在这段文字里看到的山峰最有可能属于阴山山脉。
  “2023年8月8日,看到了传说中的大沙漠,道路两旁铺设了大量的草方格沙障(图2)……”
(2)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防风固沙。
  “2023年8月10日,终于到了新疆,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哈密瓜和葡萄,真的好甜呀!”
(3)乌鲁木齐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从气候角度看,哈密瓜和葡萄“真的好甜”的原因是夏季日照时间长,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023年8月11日,今天参观了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井里流出的水可清凉啦!”
(4)坎儿井中流出清凉的水,主要源自高山冰雪融水。
(5)珠珠同学一路向西,沿途依次看到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选填:“热量”或“降水”)。
【关键能力·提升练】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如今的河套平原更是名闻天下的“塞上江南”。读我国河套平原周边区域略图,完成12~14题。
12.河套平原成为名闻天下的“塞上江南”,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不包括(A)
A.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B.地处黄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C.北有阴山山脉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3.下列农作物,适宜在河套平原广泛种植的是(A)
A.甜菜 B.荔枝 C.柑橘 D.茶叶
14.据图推测包头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B)
A.造船 B.钢铁  C.木材加工 D.水产品加工
15.(2024·陕西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深居内陆,其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度干旱,85%的区域为流沙,动植物资源稀少。白尾地鸦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种特有鸟类,其羽毛以沙黄色和乌白色为主,鼻孔有须,嘴长而尖,善于奔跑,以昆虫、植物根茎、种子和果实为主要食物,属杂食性鸟类。图(a)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图(b)为白尾地鸦照片。
(1)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
答: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从材料中选择白尾地鸦的一个生物特征或习性,说明该特征或习性与沙漠环境的适应性。
答:白尾地鸦的嘴峰较长,有利于挖掘和埋食,适应沙漠食物少的环境;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非常适应荒漠干旱以及风沙多的环境;全身羽毛主要呈沙黄色,形成与沙漠颜色相似的保护色。
(3)由于沙漠昼夜温差大;白尾地鸦一般在气温适宜的清晨或傍晚觅食。有时白尾地鸦会在邻近的城镇觅食,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盆地的河流是白尾地鸦觅食的重要水源,这些河流下游往往消失于沙漠中,属于内流河。
【教材再开发·版本互鉴】
16.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湘教八下P16活动2)
  为了使畜群吃到充足鲜嫩的草,牧民会根据草场和季节变化,赶着畜群,携带“房子”,从一个草场转移到另外一个草场。(人教版八下P75“阅读”)
(1)推测材料一中“可移动”的房子是蒙古包。
材料二 由于受到西北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天山和阿尔泰山海拔较高的迎风坡分布着成片的森林,海拔更高的地方是高山草场。
(北京版八上P40)
(2)天山和阿尔泰山迎风坡降水的水汽来自哪个大洋 分析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降水的差异。
答:大西洋。受来自西北面湿润气流的影响,北面的准噶尔盆地降水比塔里木盆地降水多。
(3)说出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是哪个季节牧场,简要分析你的判断。
答:甲、乙、丙、丁依次为冬季牧场、春季牧场、夏季牧场和秋季牧场;由于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为适应山地气温的变化,夏季到海拔较高的地带放牧,冬季再返回山麓地带放牧。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 西北地区
基础主干落实
一、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
[填图绘图]
在图中用红笔描出塔里木河和额尔齐斯河,用描绘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并标注名称。
1.区域概况:
(1)位置:位于中国长城—A 山脉—B阿尔金山脉—C 山脉一线以北。
(2)面积与人口:各约占全国的 %和 %。
(3)民族:以 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 族、回族、 族、哈萨克族等。
2.自然环境:
(1)地形:以 为主,主要地形区有D 、E准噶尔盆地、F 。
(2)气候。
①类型:以 气候为主。
②特征: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 季。
(3)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①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②形成原因:地处 + 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③植被景观演变:自东向西依次为 →荒漠草原→ 。
(4)河流:稀少,大多数是 。 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二、农牧业与矿产
1.农牧业:
(1)牧业:重要畜牧基地有 、河西走廊、 。
(2)种植业。
①类型:灌溉(绿洲)农业。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 山麓、河西走廊、 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③农产品:主要有 等。
2.矿产资源丰富: 的稀土等。
【地图笔记】
西北地区地理要素的变化
教材再开发·P16
——图5—29
天山牧场的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的牧场有哪些好处
立德树人-大国成就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中心,目前已形成包括航天员、应用、飞船、火箭、发射场及测控通信等系统在内的一套完整试验体系,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和武器装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个第一。
【易错提醒】
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
1.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
2.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是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地方的农业。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对农业的影响
【探究情境】 呼和浩特和喀什位置及附近景观图
呼和浩特的巴特尔假期去喀什看望爷爷,他坐上火车,一路上沿着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南疆线行驶,巴特尔发现呼和浩特和喀什附近的景观有很大差异。读呼和浩特和喀什位置及附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差异)呼和浩特和喀什两地景观有什么差异
2.(能力探究—原因)呼和浩特和喀什两地景观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高阶探究—影响)巴特尔在喀什发现当地的哈密瓜、葡萄等特色瓜果特别甜。请解释原因。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辽阔草原美丽山岗群群的牛羊”一首《原野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推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地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关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地区均属于我国的内流区域
B.③区域内河流补给方式主要为降水
C.自东向西沿途能欣赏到“小桥流水”的美景
D.可观赏沙漠景观,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海遥远 ②雪山连绵
③海拔较高 ④山脉的阻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重庆学业考)宁夏平原由于“大山护着”“大河爱着”,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产出的商品粮品质优良,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下图为宁夏平原地区简图,据此完成4~6题。
4.“护着”“爱着”宁夏平原的“大山”“大河”分别是( )
A.祁连山、长江 B.太行山、淮河
C.长白山、嫩江 D.贺兰山、黄河
5.图中“护着”宁夏平原的山脉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挡风沙 B.提供冰雪融水
C.提供薪材 D.利于山地放牧
6.与南方产粮区相比,宁夏平原能产出优质商品粮的气候优势是( )
A.降水较丰 B.热量较多
C.温差较大 D.光照较弱
  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读图,回答7、8题。
7.神舟十七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 )
A.靠近北京,便于指挥
B.地域广阔,人烟稀少
C.森林繁茂,适合隐蔽
D.蓝天白云,风景如画
8.有关着陆场所在省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醉人的佳酿——青稞酒 
B.经典的民歌——龙船调
C.丰收的庆典——那达慕 
D.传统的乐器——葫芦丝
  黑河,古称弱水,中国的第二大内陆河,是沿途绿洲及城市工业、生活的主要水源。结合图文材料,完成9、10题。
9.黑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冰雪融水 B.内蒙古高原的降水
C.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D.从黄河跨流域调水
10.黑河流域的绿洲是我国重要玉米育种基地,该地适宜种植玉米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③有稳定的灌溉水源
④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4·南充学业考)暑假期间,家住北京市的珠珠同学在父母带领下,沿着京新高速(图1)一路向西,开始了一家人的自驾旅行,沿途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差异显著。旅途中,珠珠同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在了日记里。结合珠珠同学日记内容和相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3年8月6日,途经包头市,向窗外望去,远处山峦跌宕起伏……”
(1)珠珠同学在这段文字里看到的山峰最有可能属于 山脉。
  “2023年8月8日,看到了传说中的大沙漠,道路两旁铺设了大量的草方格沙障(图2)……”
(2)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 。
  “2023年8月10日,终于到了新疆,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哈密瓜和葡萄,真的好甜呀!”
(3)乌鲁木齐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从气候角度看,哈密瓜和葡萄“真的好甜”的原因是 。
  “2023年8月11日,今天参观了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井里流出的水可清凉啦!”
(4)坎儿井中流出清凉的水,主要源自 。
(5)珠珠同学一路向西,沿途依次看到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选填:“热量”或“降水”)。
【关键能力·提升练】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如今的河套平原更是名闻天下的“塞上江南”。读我国河套平原周边区域略图,完成12~14题。
12.河套平原成为名闻天下的“塞上江南”,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不包括( )
A.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B.地处黄河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C.北有阴山山脉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3.下列农作物,适宜在河套平原广泛种植的是( )
A.甜菜 B.荔枝 C.柑橘 D.茶叶
14.据图推测包头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造船 B.钢铁  C.木材加工 D.水产品加工
15.(2024·陕西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深居内陆,其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度干旱,85%的区域为流沙,动植物资源稀少。白尾地鸦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一种特有鸟类,其羽毛以沙黄色和乌白色为主,鼻孔有须,嘴长而尖,善于奔跑,以昆虫、植物根茎、种子和果实为主要食物,属杂食性鸟类。图(a)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图(b)为白尾地鸦照片。
(1)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白尾地鸦的一个生物特征或习性,说明该特征或习性与沙漠环境的适应性。
(3)由于沙漠昼夜温差 ;白尾地鸦一般在气温适宜的清晨或傍晚觅食。有时白尾地鸦会在邻近的城镇觅食,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盆地的河流是白尾地鸦觅食的重要水源,这些河流下游往往消失于沙漠中,属于 河。
【教材再开发·版本互鉴】
16.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湘教八下P16活动2)
  为了使畜群吃到充足鲜嫩的草,牧民会根据草场和季节变化,赶着畜群,携带“房子”,从一个草场转移到另外一个草场。(人教版八下P75“阅读”)
(1)推测材料一中“可移动”的房子是 。
材料二 由于受到西北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天山和阿尔泰山海拔较高的迎风坡分布着成片的森林,海拔更高的地方是高山草场。
(北京版八上P40)
(2)天山和阿尔泰山迎风坡降水的水汽来自哪个大洋 分析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降水的差异。
(3)说出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别是哪个季节牧场,简要分析你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