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4 09:2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家乡的风俗》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根据思考板中的构思,完成一篇“家乡的风俗”的习作,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评价任务】 1.学会审题,能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目标1) 2.根据思考板中的构思,完成一篇“家乡的风俗”的习作,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目标2)
【学习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是: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教材中的三幅插图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风俗活动,有利于唤起学生对风俗的真实体验,拓展他们的习作思路。《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年段的习作目标中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材还从怎么搜集资料、写什么、怎么写等方面进行相应指导,鼓励学生“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批判思考的能力。 课前需要让孩子去搜集一些习作的素材,为写好家乡的风俗做足充分的准备,本次习作还承载着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写好后能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较强,能在上课前提前搜集一些所需要的资料,打开学生的思路。孩子们之前也有列提纲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在习作前列出提纲,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对最能体现家乡风俗的部分进行详写,做到详略结合,更好地表现习作的中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进行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的修改。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指向目标1)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家乡的风俗。 2.我能根据图片准确地说出这些风俗习惯。 3.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或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1.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学生猜风俗习惯。 2.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 引出话题,打开话匣子,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的风俗习惯,简要地说一说。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图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对今天习作的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后面打开学生思路做很好的准备。环节二:借助思考版,明确写什么(指向目标1)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同桌相互交流。 2.独立完成思考版的第一栏。 分别从自己家乡的习俗、亲身经历的及自己听说的等方面来填写。1.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同桌合作: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同桌想相互说一说,再请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分别从三方面分别思考,并填写表格。 根据你填写的表格,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习俗来介绍介绍。知道从不同的方面来介绍(自己家乡的风俗、自己亲自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及自己听说的来进行表格的填写)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从自己家乡的习俗、亲身经历的习俗活动及自己听说的风俗等方面来填写思考版,有利于积累习作的素材,打开习作的思路。环节三:教师示范,完成构思(指向目标2)1.观看教师示范。 结合你对这个习俗的了解,说说这项习俗的来历。 3.说说围绕“包端午粽”这个素材,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 4.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哪些内容可作为本次习作的重点内容来写,哪些可以作为次要内容来写。 5.小组讨论:在描写这项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该加上哪些内容? 6.观看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确定: 老师也和大家一起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们分别是中秋赏月、跳锅庄、包端午粽。其中,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包端午粽这个风俗。于是,我将它圈了出来。因为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项风俗活动。 引导学生结对这个习俗的了解,说说这项习俗的来历。 教师示范自己思考版,并引导学生列出习作的提纲。 4.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哪些内容可作为本次习作的重点内容来写,哪些可以作为次要内容来写。 5.小组讨论:在描写这项活动的过程中还应该加上哪些内容? 6.教师展示自己的思考: 教师示范引导:在写这项风俗习惯的过程中,要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还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神态等细节描写,感受活动的热闹场面,表现人物的情感。 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提示,想象动物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产生的愿望。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引导,对自己的习作思考版进行构思,确定详略。活动意图说明:学会根据思考板的提示,从习俗的来历、活动的场面及自己的感受等多个方面组织材料,从而完成自己习作的构思环节,为自主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环节四:范文引路,习得方法(指向目标2)1.默读教师所给范文。 2.根据教师介绍,了解习作过程。 3.齐读习作要求,正确填写思考板,完成习作。 1.出示教师范文,引导学生默读。 2.教师讲述自己结合思考板创作故事的过程:习作前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构思。习作时,老师先完成了思考板的填写;接着,对照思考板,老师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范文,分别从包端午粽的来历,包端午粽的过程及自己参加这项习俗的感受进行了梳理,并且在习作的过程中注意了详略,突出了中心。 3.出示习作要求: (1)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根据你所写的内容,分清楚主次,突出中心。(3)在介绍时,可以适当写一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学生明晰如何借助思考板清楚地表达,完成一篇关于“家乡的风俗”的习作。 学生正确填写思考板,按照要求完成习作。活动意图说明: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借助思考板将习作写完整,写具体。
作业与检测: 1.完成思考板的填写。 2.根据习作要求及思考板,完成一篇“家乡的风俗”的习作。
【板书设计】 家乡的风俗 来历 特点\经历 详略得当 感受
【教后反思】
“家乡的风俗”思考板
家乡的风俗 中秋赏月 跳锅庄 包端午粽
来历 屈原跳汨罗江的传说
包端午粽的过程 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详写
包粽子 详写
煮粽子 略写
吃粽子 略写
参加活动的感受 喜悦、兴奋……
《习作:家乡的风俗》评改板
自评
作者: 得分:
评改标准 分数 得分
1 介绍的是一种风俗,或参加一项风俗活动的经历。 10
2 从不同的方面写清楚了这种风俗的特点。 10
3 根据所写的内容,抓住了重点内容展开交流,有详有略。 20
4 在介绍的时候,写出了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10
5 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个部分最有趣?
6 在哪一点上我还需要改进?
他(她)评
批改者: 得分:
评改标准 分数 得分
1 介绍的是一种风俗,或参加一项风俗活动的经历。 10
2 从不同的方面写清楚了这种风俗的特点。 10
3 根据所写的内容,抓住了重点内容展开交流,有详有略。 20
4 在介绍的时候,写出了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10
5 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中哪个部分最有趣?
6 在哪一点上我还需要改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家乡的风俗》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2.写好后能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评价任务】 1.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目标1) 2.写好后能和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目标2)
【学习内容】 在学生明确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本节课主要考查学生写得怎么样,借助自评表和他评表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家乡的风俗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项风俗活动,对最能体现家乡风俗的内容要重点写,详写,并写清楚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就在于学生写作时不知道具体哪些内容要详写,哪些内容要略写。如果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这种风俗,就可以重点介绍这种风俗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如果主要目的是突出这种风俗的历史底蕴,就可以重点介绍她的由来……所以修改习作时就应该先要明确自己写作的主要目的。关于怎样就某一点详写的问题,可以写清楚活动现场的情况,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导入,明确要求(指向目标1)1.看板书,再次明确习作要点。 写的是家乡的风俗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 写清楚了家乡风俗的特点; 抓住了重点来展开交流; 写清楚了自己的独特感受。1.对照板书,对上节课习作要点进行梳理。 2.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对照习作要点,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改。 写的是家乡的风俗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写清楚了家乡风俗的特点;抓住了重点来展开交流;写清楚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活动意图说明: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学习要求,为接下来修改习作做准备。环节二:借助评改板,为习作打分(指向目标1)拿出自己的作文,一边读一边对照习作自评表,为自己的习作打分。其余学生观看。 学生认真观看老师为学生评改习作的过程。 3.先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对照自评表为自己的习作打分,再同桌交换习作读一读,为别人的习作打分。1.出示习作自评表。指明一个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投影到大屏上,对照自评表打分。 2.读了你的习作,老师也想来评一评,出示习作他评表,对照习作他评表,为其习作打分。 3.这样将自己评改的得分和他人评改的得分加起来就是你最后的得分。现在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先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对照自评表为自己的习作打分,再同桌交换习作读一读,为别人的习作打分。能根据自评表,为自己的习作打分。 学习为他人评改习作的方法并尝试运用。活动意图说明: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习作评改,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评,示范他评,同桌之间互评、全班展评,进一步明确本课习作目标,找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习作评改的参与性与自主性。环节三:整合意见,修改习作(指向目标2)1.将自评表和他评表上的分数整合在一起。 2.拿出作文本,对照评改板,修改自己的习作。 1.请孩子们整合意见,加一加自己习作到底得了多少分。 2.文章不厌千回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对照刚刚的评改意见,对照评改板,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整合意见,再次对照评改板,修改自己的习作。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整合别人的意见,对照习作评改板,有目的地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作业与检测: 借助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家乡的风俗 写明特点 详略得当 写清楚感受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