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016 F19 Na 23 S32 Cl35.5
Fe56 Cu64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钠可用于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缓解胃部不适
B.FeCl 溶液作“腐蚀液”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
C. 漂白液可用作棉、麻、丝绸的漂白剂,也可用作伤口消毒剂
D. 铝制餐具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通常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所有食物 2.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和物质类别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化学式 Na CO CO NaCl CaO
俗称 纯碱 干冰 食盐 熟石灰
物质类别 碱 酸性氧化物 混合物 碱性氧化物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 用电子式表示NaCl 的形成过程:
B.Al 的结构示意图:
C.H O 的电子式为H*[:0: H+
D.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15P
4.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IO)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杀菌、消毒、漂白试剂,工业上制
备“84消毒液”的原理为:。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74.5g的 NaClO
B. 水汽化时需破坏分子间氢键
C.1molNaClO 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2NA
D. 上述制备反应过程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5.分别用甲、乙、丙、丁四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NaHCO
粉末
澄清
石灰一
水
)
甲 乙 丙 丁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 用装置丙可以较长时间看到Fe(OH) 白色沉淀
D. 用装置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6.下列描述相关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制漂白粉:Cl +2OH=Cl+CIO^+H O
B.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2HCO '+Ca +2OH=CaCO I+2H O+CO
C. 实验室用铁粉和盐酸制氢气:2Fe+6H =2Fe +3H T
D. 向 NaHSO 溶液中滴加 Ba(OHD 至溶液呈中性:Ba +SO +H*+OH=BaSO l+H O 7.某学习小组欲配制480mL,0.1000 mol/L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右图可正确表示用500mL 容量瓶配制0.1000 moVLCuSO 溶液
B.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需要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C. 转移液体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D. 配制该溶液需称取12.5g 胆矾(CuSO 5H O)
8.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判断(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稀
HCl
②
NaOH
③
CusO
④
Fe O,
Fe
AlCL
国
@
⑤氨水
AOH
A
1
-
)
A. 生成等质量H 时,①和②反应消耗n(HCD-n(NaOH)
B. 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 反应③和④消耗等量的Al时,生成的n(Cu):n(Fe)=3:2
D.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AI +3OH*=AI(OH) ↓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Ba +、Na+、Cl-、NO
B. 新制饱和氯水中:K+ 、Fe + 、NO 、SO2
C. 与 Al反应产生H 的溶液中:K+ 、Na+ 、HCO; 、So}-
D.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中:Na+、Fe 、Cl0-、CO}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0mLNH 和60mLO 中所含原子数之比为2:3
B.80gNaOH 溶于IL 水中,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C.22.4LN 中含有2molN
D.10gHF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布 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向某FeCl 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成 红色 FeCl 溶液已氧化变质
C 向装有Na CO 、NaHCO 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 加入10mL蒸馏水,并将其置于40℃水浴中,最终 发现只有NaHCO 未完全溶解 40℃时的溶解度: Na CO >NaHCO
D 向某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含有大量CO}-
12.将1.12g铁粉加入25mL2mol·L 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的结果与下列叙述不相符的是
A. 铁粉完全溶解,溶液中C- 浓度基本不变
B. 反应后,铁粉没有剩余
C.Fe + 和Fe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 往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常压下,W 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 气体,X 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Y 的简单氢化物遇浓盐酸会产生“白 烟”,W 和Z 位于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Z>Y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C.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14.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K CO 、CaCl 、Ba(NO ) 中的一种或多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于一支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实验①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X。
③向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到溶液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的白色沉淀一定含两种物质
B.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l
C. 溶 液Y 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蘸取溶液X 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
1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 +2KNO =K O+5Na O+16N ↑。对于该反应,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
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原子个数之比为1:15
C. 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则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
D.NaN 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第2页共4页
第 3 页 共 4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 6 . ( 1 3 分 )
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下图为钠及其 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钠及其化合物
(1)三种盐中属于酸式盐的是 NaHCO 电离方程式为
(2)图中物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图中淡黄色固体②的电子式 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 。
A. 极性共价键 B. 非极性共价键 C. 离子键 D. 金 属 键
(4)从物质结构和元素价态的视角看,NaH 常用作 (填字母)。
A. 氧化剂 B. 还 原 剂
(5)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MnO + Na O + H+= Mn ++ Na++ 0,个+ H O
(⑥)上述(5)中的反应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O ,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7)氰(CN) 、硫氰(SCN) 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 很相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它们负离子的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CN->CN >Br >C-。 在 NB 和 KSCN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CN) , 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 (14分)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无水 FeCl 。已知:无水 FeCl 在空气中易潮解,100℃左右易升 华 。
(1)写出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 装 置B 中试剂为 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3)装置C 中放置的试剂为 (填字母)。
a. 浓 硫 酸 b. 碱石灰 c.无水氯化钙
(4)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5)实验小组将制备的氯气通入水中,验证氯水中HCIO 光照分解的产物。将新制的氯水加 入三颈烧瓶内,将pH 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烧瓶中(如图1),用强 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若能证明HCIO 在光照下发生了分解反
应,则图2中纵坐标不能表示的物理量是 (填字母)。
(
数据采集
氧气传感器
数据采集
氯离子传感器05
间
1
s
0150
图2
图1
数据采集
pH
传感器
氯
水
)
a. 氧气的体积分数 b. 氯水的pH c. 氯离子的浓度
(6)实验室中常用SOCl 和FeCl ·H O 晶体共热制备无水氯化铁(另外两种产物为常见气 体,且元素价态未变),其化学方程式为
第 4 页 共 4 页
18 . (14分)
已知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A、 D 同主族,C、M 同主族,A 和 B 可形成5核10电子的阳离子,C 与D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 C 中
阴、阳离子的电子数相同,E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分别与D、M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写 出C 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
(2)写出A 和B 形成4核10电子分子的电子式是
(3)C 、D 、M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4)A 、C 、D 可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 C 和 D C 中都含共价键
b.A、D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D C 、D C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D C 和 D C 均能溶于A C, 并发生化合反应
(5)含有E 元素的一种复盐KAl(SO ) ·12H O 可用作净水剂,该盐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⑥不能说明Cl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M 元素强的事实是 (填序号)。
①Cl 通 入M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溶液变浑浊
②盐酸比M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
③M 的简单阴离子比C- 易被氧化
④HCI 比 M 的氢化物稳定
⑤铁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M 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某化亚铁
19 . (14分)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 + 、Fe + 、Cu + 、SO 。 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
利用该废水制备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流程如下图。
(
固
体
E
固体
A
溶液
B
溶液
B
加入C
工业废水
操作I
操作皿,
FeSO 7H O
)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试剂C,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__
(2)试剂D 为
(3)操作Ⅲ包括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4)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 ·7H O) 处理酸性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 0), 使其全部
转化为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实验室由FeSO ·7H O 固体配制250mL0.10mol-LFeSO 溶液。
①下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不需要使用的是 (填字母),还缺少的玻璃仪器 是 (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填字母)。
a.FeSO4 ·7H O 固体失去部分结晶水
b. 移液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 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白 色 检 测 线 ,请 勿 污 染 !
高一化学答题卡
姓名:_
条码粘贴处
准 考 证 号
(
注意事项
) (
填
涂
样
例
)
缺考标记,考生禁 填1由监考老师负 责用黑色字迹的 签字笔填涂。
[a]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
正 确 填 涂
错误填涂
sMD 0 Cφ]
1 [A][ B ][ c ] [D] 6 [A ][ B ][ c ][D] 11 [A ][ B ][ c ] [D]
2 [A ][ B ][ c ][D] 7 [A ][ B ][ c ][D] 12 [A ][ B ][ c ][D]
3 [A ][ B ][ c ][D] 8 [A ][ B ][ c ][D] 13 [A ][ B ][ c ] [D]
4 [A ][ B ][ c ][D] 9 [A ][ B ][ c ][D] 14 [A ][ B ][ c ][D]
5 [A][ B ]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主观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6. (13分) (1) (2) (3)……………………… (4) (5)………………………… (6)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考生保持答题卡干净整洁,不要污损、破坏!
白 色 检 测 线 请 勿 污 染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城的答案无效 1 7 . ( 1 4 分 ) (1) (2) …………… (3) (4) (5) (6)
1 8 . ( 1 4 分 ) (1) ……………… (2) (3) (4) ……… (5) …………… (6) ………
1 9 . ( 1 4 分 ) (2) …… (3) …………… (4) (5)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C B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C D
16. (13分)
(1NaHCO (1 分 )NaHCO =Na++HCO (1
(
(3)
)( 1 分 )
分 ) BC(2
(2)2Na+2H O=2NaOH+H 个(2分)
分 ) (4)B(1 分 )
( 2 分 )
(6)0.2NA(1 分 ) (7)(CN) +2SCN=2CN+(SCN) (2 分 )
17 . (共14分,每空2分)
(1)
(2)饱和氯化钠溶液 监测实验时装置是否发生堵塞(或防止堵塞)
(3)c (4) 无尾气处理装置 (5)b
18 . (共14分,每空2分)
(1)第二周期第VIA 族 O 、O (3)S ->O ->Na+
(4)d (5)AI +2SO +2Ba ++40H-=2BaSO ↓+[Al(OH) J (6② 19 . (共14分)(1)Fe+2Fe +=3Fe +(2 分 ) Fe+Cu +=Fe ++Cu(2 分 )
(2)稀硫酸或H SO (1 分 )
(3)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1分)
(4)6Fe ++Cr O -+14H*=6Fe ++2Cr ++7H O(2 分 )
(5)DE(2 分 ) 250mL 容 量 瓶 ( 1 分 ) 玻 璃 棒 ( 1 分 ) cd(2 分 )高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C B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C D
16.(13分)
(1)NaHCO3(1分)NaHCO3=Na++HCO3-(1分) (2)2Na+2H2O=2NaOH+H2↑(2分)
(3) (1分) BC(2分) (4)B(1分)
(5 ) (2分)
(6)0.2NA(1分) (7) CN +2SCN-=2CN-+ SCN2 2(2分)
17.(共 14分,每空 2分)
(1) 。
(2)饱和氯化钠溶液 监测实验时装置是否发生堵塞(或防止堵塞)
(3)c (4)无尾气处理装置 (5)b
(6)
18.(共 14分,每空 2分)
(1) 第二周期第ⅥA族 O2、O3 (2) (3)S2 O2 Na
(4)d (5) Al3 2SO2 4 2Ba
2 4OH 2BaSO4 Al OH 4 (6)②
19.(共 14分)(1)Fe+2Fe3+=3Fe2+ (2分) Fe+Cu2+=Fe2++Cu (2分)
(2) 稀硫酸或 H2SO4(1分)
(3)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1分)
(4)6Fe2 Cr O2 2 7 14H
6Fe3 2Cr3 7H2O(2分)
(5) DE (2分) 250mL容量瓶(1分) 玻璃棒 (1分) cd(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