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课题:单元导读课——明确任务 设计人:
单元内容分析: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单元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三首古诗词都富有画面感,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活动,用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古人眼中恬淡、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让人心生向往。精读课文《乡下人家》《天窗》,略读课文《三月桃花水》以及《口语交际》“转述”,《习作》“我的乐园”和《语文园地》。四篇课文编排在一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彩,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和美好。
单元目标: 1.了解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启动大任务,进行任务分析,小组分工。
单元主题:乡村生活
单元内容: 内容教学要点教学建议1古诗词三首本课介绍了三篇关于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重点是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2 乡下人家本文介绍了乡村的景致和乡下人家的生活,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练习说话,写出自己眼里的乡村生活。3 天窗本文主要写小时候乡下房子里的天窗给“我”的影响,重点是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1.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2.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4 三月桃花水本文讲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品味语言情境。口语交际:转述本次口语交际是学会转述,重点是能够清楚、正确地转述。1.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注意人称的转换。习作:我的乐园本次写作的题目是《我的乐园》,重点是写出乐园的样子及带给什么样的“我”的快乐。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语文园地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从关键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词语了解几个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选择图画仿写一段话。积累和理解《卜算子.咏梅》重点是练习写句子和片段,理解并积累《卜算子·咏梅》。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练习。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感受人文主题。
一、观看插图页。 请同学们打开新课本,翻到第1单元导语页,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分享给你的同桌。 任务驱动。 围绕你发现什么,读一读你通过单元导语页中发现的文字。 老师提问:你在篇章页上都看到了哪些内容? 单元名称 单元主题 语文要素 三、老师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翻开书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一遍。人文主题:乡村生活 说一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2.畅谈自己的发现,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齐读单元主题和要素
活动意图: 单元导语页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文章的主题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与活动,宣布大单元任务
确定任务群: 在了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上来划分这个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为,发展型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为了更好地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单元将创设一个大情境——“田园诗歌与乡村打卡之旅”。在这个大情境中,学生将扮演“小小探索家”,通过诗歌学习、乡村生活体验、转述练习、乐园描绘等一系列活动,深入理解和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二、公布任务要求: 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本单元学习大任务就可以确定为,““乐园”打卡分享会”教师需创设研学打卡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中主动学习,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建构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三、教学活动简介: 趣味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本单元的单元首页。苍翠的远山,潺潺溪水,杨柳依依,水牛耕作,儿童戏蝶……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幅迷人的风景画对农村孩子来说朴素寻常,对城市孩子来说是新奇又陌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名家眼中的乡野世界,打卡美丽乡村,一起感受乡村生活的纯朴、独特与美好。 2.教学活动开展过程: 核心任务说明:学生用一篇文章来推荐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可以配上照片或短视频,邀请同学们和老师来打卡,师生一起给所有的乐园分类,设计出版一期“畅游乐园”板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设计如下子任务,一步步达成学习目标,实现概念性理解: 子任务一:交流新鲜的乡村见闻。 任务说明:这个任务既是为了有目的地丰富词语积累,也是为了从大单元课程开始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任务实施的第一步,从学生生活逻辑出发,勾连感性体验,借助乡村见闻,聊聊乡村印象,引导学生联结生活,理解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热爱生活的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乐园”,顺势揭示单元学习的核心任务。 活动一:词说乡村。 1.以“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引入,积累描绘乡村和城市特点的词语,并结合自己熟悉的乡村或城市景象,选择几个词语说说乡村和城市的不同。 2.乡村印象小小发布会 这一任务通过开展“乡村印象小小发布会”活动,勾连激发每个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原有乡村生活体验。孩子们收集乡村见闻资料,举行图片展、绘画展、宣讲等活动聊聊自己的乡村印象。活动开展也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乡村生活的体验和认识。 活动二:探一探,古人眼中的美丽乡村 “品田园里的诗情”读诗句,想画面,品诗情。通过探究文本,形成一定学习策略。 “我最喜欢的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走进诗人内心,体会诗人情感,并在讨论中形成一定思辨力。 “田园诗会”丰富积累语言,学生进一步感悟诗人对田园生活情感。 子任务二:走进现代作家笔下的田园。 任务说明:学习诗人作家是怎样把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并引起读者共鸣的。这个子任务要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语句”这一概念,结合文本体会其表达作用和效果。 活动设计思路:1.走进古诗中的田园:他们的诗中用了哪些事物为乡下人家代言?你还搜集和积累了哪些表现乡村美好生活的古诗词? 2.走进现代作家笔下的田园。找出三篇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思考并讨论关键语句在表达出作者思想感情上的作用。结合诗文学习讨论:要用一篇文章为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代言,需要怎么做? 3.好文推荐。分组推荐能够为乡村或城市某个地方、事物代言的好文,并说明推荐理由。 子任务三:这里让我流连忘返。 任务说明:迁移运用课文写法,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分组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乐园,根据评价标准评选星级乐园。文章修改完善后,设计出版一期“畅游乐园”板报。 活动设计思路:1.我也有自己喜欢的地方——“我的乐园”大搜索。2.我为自己的乐园代言——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3.举办乐园分享会。 1.我的乐园大搜索:学生聊一聊自己的乐园是什么 随笔完成习作素材的示意图,打开思路。 2.迁移运用课文写法,写一写我的乐园,重点突出乐园的“乐”。 3.分小组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乐园,可以加上图片或视频,根据评价标准评选星级乐园。文章修改完善后,设计出版一期“畅游乐园”板报。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群归属。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积极完成各项实践任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