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9 14: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苏州高新区教研室 张荣
2016年4月6日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GDP总量的发展态势与美国相比有怎样的特点? 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GDP总量发展缓慢,与美国差距逐渐拉大。 2、从1979年开始,中国GDP发展速度逐渐加快,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 3、至2013年,中国GDP总量与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 材料一:1957—1978年,由于片面追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实行粗放式的扩大再生产,忽略了对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
追求,导致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很差。
——胡鞍钢:《中国工业经济问题初探》
材料二:从1957年到1978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
里几乎没涨过工资。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
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
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只能敬而远之。服装
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
地位的主色调。住房相当困难。改革开放初期,上海180万
住户中,有89.9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占总户数的一半左右。
住房大多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厨房,卫生间很多是几
家合用. ——曾培炎:《新中国经济50年》根据材料概括,1978年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经济发展质量低下,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1、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严重停滞,人民
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政治方面:民主法制尚未健全。
3、思想方面:“两个凡是”严重禁锢着
人们的思想。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1、经济虽有“滞胀”,但实力依然强大
2、“福利国家” 发展
3、第三产业繁荣
怎么应对?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1978年10月,邓小平率团对日本进行经济考察197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到法国进行经济考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条件 政治方面: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政治前提。
思想方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的讲话,打破了“两个凡是”教条主义的束缚;国家领导人出访发达国家考察经济,开阔了眼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条件。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思想路线: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工作重心:
群众性的“左”倾政治运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材料一:新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变化示意图(1)根据材料,概括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材料指出计划经济体
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对象的原因。材料二:苏式集中计划经济制度刚一建立,其严重弊端就显现出来。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还拥有比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的国有企业,这时完全变成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附属物,人、财、物,供、产、销全都由上级行政机关决定。这样的“生产单位”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和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急剧下降,连国有企业的领导人也啧有烦言。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
材料三: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把政治、经济各种权力集中在公社,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社员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
——薛启亮《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纪实》(1)根据材料,概括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指
出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对象的原因。
基本特点:
a、所有制方面:
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b、管理体制方面: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
c、分配制度方面:平均主义严重
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抑制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
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越来越阻碍着国民
经济的发展。
(2)材料三为什么将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称为“苏式 集中计划经济制度”?既然有严重弊端,新中国为什 么还要基本沿袭这种体制?因为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深受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所以称之为“苏式集中计划经济制度”。
基本沿袭的原因:
a、国际关系方面: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和新中国的政权性
质,决定了新中国在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
针;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获得巨大的成功。中国的
计划经济体制无疑深受苏联的影响。
b、政治经济方面:经济落后的现状和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
迫使新中国采取高度集中的方式实行赶超战略,力争在
短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
c、思想方面: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的制约,把计划经济
看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单一的计划调节看作经济
运行的唯一机制。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三大特点,你觉得在理论上应该如何给经济发展松绑?所有制方面: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方面:
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
→扩大生产单位自主权
分配制度方面:
平均主义严重→实行按劳分配 怎么改革? 进行农村和城市的
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对农村生产关系的 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对农村和城市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材料一:在整个年度(1989年)里,经济发展的速度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
低点。……下半年,全国个体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经济从20万家下
降到9.06万家,减少一半多。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1989年1月1日,一向严谨而慎言的《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
中非同寻常地写道:“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经
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
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三:1991年4月20日,某重要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
“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
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四:1990年,东欧开始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局势也陷入动荡,到
年底也解体了。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也挺不了多久。一时间,
“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
——钟之成《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遇到了哪些障碍?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遇到了哪些障碍? 国内:
经济上——经济发展速度下降,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政治上——腐败问题严重
思想上——“左”的思想阻碍改革深入进行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
运动遭受挫折 怎么突破? 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材料二: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
为主,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
置资源。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区别是
什么?
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方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在资源
配置方面有何优势?
市场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市场能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来调动生产者和经营
者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
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
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根本问题是
发展经济,如果经济不发展,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东
欧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倒下去呢?关键问题就是发展经济问题。
——邓小平“南方谈话”
概括以上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思想。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3)发展经济能从根本上防止和平演变。
(4)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总部在美国的调研机构盖洛普公司于2014
年9月16日公布了一项对全球135个国家人口幸
福感的调查,调查对13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
排名。根据调查结果,巴拿马成为居民幸福指
数最高的国家,第二名是哥斯达黎加,丹麦位
居第三名。中国大陆排在第90位,落后于印度
(第71位),叙利亚和阿富汗排名垫底。
——2014年9月18日《香港商报》
市场经济体制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 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信用失常的现象。
其中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行为,一是经济合同失效,典型的表现
是中国企业之间互相拖欠贷款或服务费(俗称“三角债”)的
现象越来越严重,已导致经济信用严重梗阻,社会经济无法正
常运行;二是假冒伪劣商品越来越多,充斥全国各个市场,绝
大多数消费者都受过假冒伪劣商品之害。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
你认为以上现象的出现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有何关系?
怎么保障?建立道德和法制的
双控机制 从道德和法制的角度谈谈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概括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几个法则。 1、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
→诚实经营,信守契约
2、市场经济是服务经济
→服务社会,良性循环
3、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
→尊重利益,和谐发展
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完备法律,自觉遵守 1.下图是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
的口号反映出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选项中对其阐述
正确的有

图① 图②
①从图片可以看出当时的政策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①反映出过渡时期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问题
③图②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①到图②的变化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D 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A3.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谈到对中国
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
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
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
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
样化。”其中“转换阶段”包括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初步建立市场经济
③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④启动城市经济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