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节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节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14 11: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节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理解 “不够商 1 时商 0 占位” 的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结合 “节约” 的主题,引导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 “不够商 1 时商 0 占位” 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除法的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 “不够商 1 时商 0 占位” 的算理,并能熟练运用。
能够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站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运算,谁能来说一说除法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呢?” 请几位学生回答,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如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等。
出示题目 “306÷3” 和 “840÷6”,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然后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计算完成后,全班一起批改,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纠正,进一步强化除法竖式计算的技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索湾
情境引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大家积极参与节约活动,积攒了报纸和矿泉水瓶去卖钱。现在已知 3 个班一共卖了 912 元,那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呢?” 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算法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912÷3,鼓励学生先尝试口算。
学生可能会想到把 912 分成 900 和 12,分别用 900 和 12 除以 3,即 900÷3 = 300,12÷3 = 4,然后 300 + 4 = 304。教师对学生的口算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
接着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竖式计算过程:
先用百位上的 9 除以 3,在百位上商 3;再用十位上的 1 除以 3,因为 1 除以 3 不够商 1,所以要商 0 占位;然后把 1 落下来和个位上的 2 组成 12,再用 12 除以 3,在个位上商 4。计算过程中,详细讲解每一步的算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十位上不够商 1 要商 0 占位,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对笔算过程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港
基础巩固
出示题目 “522÷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竖式计算,并思考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计算完成后,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重点强调当 2 除以 4 不够商 1 时,要商 0 占位,然后把 2 落下来和个位上的 2 组成 22 继续计算。
完成计算后,让学生进行验算,进一步巩固除法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纠错练习
教师出示错误的计算式子 “502÷2 = 26” 和 “502÷2 = 206”,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学生可能会发现 200÷2 = 100,502 比 200 大得多,商肯定超过 100,所以这两个答案都是错误的。通过纠错练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除法的计算方法,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拓展练习
给出 “315÷3”“960÷8”“805÷5” 等题目,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熟练程度。同时,教师巡视学生的计算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于计算速度快且准确率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四)生活应用场
教师提出问题:“学校用卖废品的钱买了 522 支笔,要送给手拉手的乡村小学 4 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巩固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计算后,教师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通过这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再给出
“玩具厂 3 天加工了 615 辆小汽车,每天加工多少辆?” 的问题,让学生继续练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思维拓展园
教师讲述:“小华玩套圈游戏时,套中了两张卡片,并用卡片上的号码做除法,算出商是 120,同学们猜猜小华套中的是哪两张卡片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尝试列出可能的式子。
学生思考完成后,教师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通过这个思维拓展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课堂总结阁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呢?在计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让学生自主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即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二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 1,0 占位。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七)作业布置坊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 11、12 页 1 - 8 题,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计算准确,并提醒学生做完后要认真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 “节约” 主题情境引入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理解 “不够商 1 时商 0 占位” 的算理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和关注,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体而言,本节课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六、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 “节约” 为主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旨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知识,既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