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烦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的规律,以及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讨论、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让学生经历探索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的性质以及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 0 做除数无意义的原因,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商中间或末尾的 0。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除法问题,如在填数问题中准确判断商的位数和确定合适的数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归纳总结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基础热身 ——“口算与笔算小练习”
教师出示口算题:400÷4、90÷3、8÷2、100 + 20、300 + 40 + 6、500 + 7,让学生快速回答。
接着出示竖式计算题目:248÷2、896÷8,邀请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点评,回顾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要点,如数位对齐、从高位除起等。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口算和笔算练习,复习已学的除法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知识探索 ——“0 的除法奥秘之旅”
0 除以非 0 数的规律探究
教师依次提出问题:6÷3 = 、3÷3 = 、0÷3 =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计算 0÷100、0÷1、0÷2、0÷3、0÷4、0÷5 等,并组织同桌交流,讨论 0 除以任意一个数的结果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算式计算和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 0 除以非 0 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0 做除数的意义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当 0 是除数的时候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通过举例说明,如如果 0 是除数,0×1 = 0,0÷0 = 1;0×2 = 0,0÷0 = 2 等,让学生明白 0 做除数确定不了商是几,所以 0 做除数没有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让学生深入理解 0 不能做除数的原因,加深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避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出现错误。
(三)新知应用 ——“猴子分桃的智慧”
问题提出
教师讲述:“有 306 个桃子要平均分给 3 只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306÷3。
算法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如何计算 306÷3。
引导学生将 306 拆分为 300 和 6,先算 300÷3 = 100,再算 6÷3 = 2,最后将结果相加 100 + 2 = 102。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竖式计算过程
强调当百位除完没有余数,十位是 0 时,0 除以 3 直接在十位商 0,然后继续计算个位。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商中间有 0 的除法,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深化拓展 ——“除法计算再升级”
计算与思考
教师出示题目 840÷6,让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思考接下来该怎么算。
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计算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百位和十位除完后,个位是 0,0 除以 6 等于 0,在商的个位写 0 占位。
教师在黑板上规范演示计算过程,强调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里,如果哪一位上用 0 除以一位数,这一位上就可以直接商 0,省略乘 0、减 0 这一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商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归纳总结能力。
总结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计算过程,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计算要点和易错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计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五)巩固练习 ——“数学技能大挑战”
选择题
教师出示题目:(1)604÷6 =( ),选项为①302、②321、③605;(2)下面各数除以 3,商末尾有 0 的是( ),选项为① 。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判断并改错
教师展示题目:428÷4、760÷4、544÷6 的竖式计算过程,其中有些是错误的,让学生判断对错并改正。
请学生上台指出错误之处,并在黑板上进行改正,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改错,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解决问题
解决学校鲜花分配问题:
问:9 枝玫瑰花,6 枝百合花,4 枝康乃馨扎成一束,六年级毕业典礼时要送给 50 位老师,够吗?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分别计算出每种花能扎成的束数,即 540÷9 = 60(组)、330÷6 = 55(组)、405÷4 = 101(组)……1(枝),然后比较束数与老师人数的大小关系。
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填数游戏
教师出示题目:(1)5 5÷5 商是( )位数,要使商中间有 0, 里最大填( );(2)63 ÷7 商是( )位数,要使商末尾有 0, 里最大填( )。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练习,加深学生对商的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与被除数、除数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课堂总结 ——“知识收获共分享”
学生分享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包括学到的计算方法、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再次强调 “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以及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要点。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 ——“课后巩固助成长”
完成教材第 9 页 1 - 5 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仔细计算,做完后认真检查。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与 0 相关的除法知识。从基础练习到知识探索,再到应用拓展和巩固练习,层层递进,学生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重点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在小组合作和交流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培养了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学生在理解 0 做除数无意义的原因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在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时,个别学生容易忘记在相应位置写 0 占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针对这些薄弱点,多举实例进行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