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
2025.01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
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柔性材料是指具有柔韧性和可塑性的材料。人类较早使用的柔性材料是源于大自然的天然纤
维。天然纤维存在细度和长度不均匀、伸长能力弱等问题,19世纪研制出的化学合成纤维解决了
这些问题。随着材料科学不断发展并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今天的科研人员正不断创制一些新型
柔性材料。这些材料集成传感器和各种功能材料,能够敏锐感知并响应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其
应用范围超越了传统织物和纺织品。
近日,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不插电智能柔性纤雏,它基于与人体相匹配的能量交互机制,
集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身。用这种纤维编织成的智能纺织品无需依赖传统芯片
和电池,便能实现发光、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有效简化了智能纺织品的硬件结构,有望解决目
前可穿戴设备“不舒服”的难题。这一突破性成果,为人与环境的智能交互提供了新的可能。
芝加哥大学研究出一种呈蓝色的半导体凝胶材料,它可以在水中如海哲般轻盈飘动,同时保
留了传递信息所需的半导体功能,其效果已超越了传统水凝胶或半导体材料。这种水凝胶半导体
材料在两方面显著提升了生物功能。首先,柔软的材料与人体组织直接结合,减少了植入医疗设
备时通常会产生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这或将推动起搏器等植入式设备的发展。其次,该水凝
胶结构具有高度多孔性,有助于营养和化学物质的高效传输,因此该材料成为组织工程和药物输
送中的理想材料。
中国科学家徐洁发明了持久耐用、易于生产的类肤质聚合物半导体材料,这种材料即使在折
叠、扭转或拉仲状态下也能保持正常工作。以这个发明为基础,华人科学家鲍哲南提出了“电子
皮肤”计划。电子皮肤不仅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拉伸性,而且具有感知外界温度、压力和湿度
等功能。近年来,电子皮肤也向着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透气性和可降解性等方向发展,越来
越像人类的皮肤。随着新材料的发展,电子皮肤的某些功能甚至有可能超越人类的皮肤。例如,
有人因为受伤,也许没有办法再感知到触觉、温度,这时候,贴合人体的电子皮肤,就可以感知
到压力、温度,还能把这个信号传递回大脑,甚至有“自愈”功能。
这些新柔性材料真正发挥作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重要的是相关理念已经被证实。随着科
研人员的不断探索,柔性材料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取材于朱美芳等人的文章)
高三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