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找春天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找春天》是一简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初春时节,春天的景象尚未露出全貌,所以要去“找”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这些景象都在暗示着初春伊始,需要我们运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春天。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古诗,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但是,身处钢筋水泥教室中的学生亲身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少,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难以想象春天的美和初春的种种变化,也就难以生动地描绘出他们脑海中的春天。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带领孩子们通过课文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通过课文神奇丰富的想象。让孩子们从生动形象的文字中体会春天、从心灵上触摸春天,感受春天带来的美。课前,我们可以让孩子回顾描写春天的词句,寻找自己身边的春天并拍下照片,亲身感受初春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孩子根据图片和自己拍摄的照片,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课后,拓展延伸,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随文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生字,能积累文中“春天、寻找”等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够用本课的词语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并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4.体会寻找春天的激动、喜悦之情,感受春光的美好。
学习重点难点
1.能够用本课的词语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并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2.体会寻找春天的激动、喜悦之情,感受春光的美好。
学习评价设计
《找春天》课堂评价 课堂参与 评价主体:自己 小组同学 老师 评价标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举手答问。 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举手答问。参与讨论。 课堂朗读 评价主体:自己 小组同学 老师 评价标准:读正确 读正确,读流利 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和重音。 课堂书写 评价主体:自己 小组同学 老师 评价标准:书写正确 书写正确、规范 书写正确、规范、整洁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预学检测教师活动1 一、朗读检测 二、识字检测 三、书写指导 指导书写“柳、寻、荡、杏”。 1.教师范写。 2.教师巡视,予以个性化指导。 3.教师进行书写展评,对学生书写的共性问题进行反馈。学生活动1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分段轮流朗读课文。 3.选小组汇报朗读,教师相机矫正易错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 2.小组合作读词语。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学生共同来帮忙。 1.先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占格、关键笔画,进行交流; 2.书空练写 3.学生描红并练写 活动意图说明: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巩固识字,语境中感悟用词用句。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有所发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提高书写能力。环节二:走进文本,了解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教师活动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春天的画像。 学生活动2 1.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春天样子的句子,小组内交流。 2.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单中的探究活动:绘制春天的画像,说说找到了什么样的春天。 3.全班汇报交流。活动意图说明:在朗读中体会情感,锻炼表达。环节三:探究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美好的?教师活动3 引导学生读课文,想象画面,从语言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学生活动3 1.读课文,找出体现孩子们心情的词句,说一说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怎样找到春天的? 2.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体会找春天的乐趣。 3.仿照课文说一说,写一写: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她还会在哪里?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在想象体验和诵读中话化语言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文中蕴含的意境美。通过仿写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找春天 小草 野花 嫩芽 小溪 眉毛 眼睛 音符 琴声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找春天》评估检测 1.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寻( ) 姑( ) 娘( ) . 柳( ) 荡( ) 桃( ) . 2.仿照课文,写句子。 例: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 ,那是春天的 吧? ,那是春天的 吧? 2.读一读,做一做。 她在柳枝上 秋千,在风筝尾巴上 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 ,在桃花、杏花枝头 ……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2)这段话中的“她”指的是 ,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结尾省略号省略了很多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力,接着写一写。 她在小溪里 ,在树梢上 ,在草地里 ,她在 ,在 。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让孩子听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配乐朗读。
教学反思与改进
1.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篇文章的内容较为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时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即使个别学生一时不懂也不必大讲特讲,而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逐步提高,在读中感悟到春天的快乐。 2.拓展课文,升华情感。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学习热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鼓励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的春天,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感情,再进行描述就会简单很多。 3.放手表达,表现春天。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写关于春天的文章,或者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诵读描写春天的诗歌。从各个方面感受春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教学中还是有些放不开,让学生自由表达春天的环节上用时较少。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