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4 22: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5.守株待兔
课 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确定 1.会认“宋、耕”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能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两个短语,背诵课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韵味。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懂课文内容,疏通文意,体会劳动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寓言出处《韩非子》及其作者韩非,产生对《中国古代寓言》的阅读兴趣。 4.借助阅读链接对比两篇寓言故事,清晰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1.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懂课文内容,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 2.对比阅读,有证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白寓言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活动设计(根据所需课时进行分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情境设置 同学们,儿童电视台想设计推出一档儿童语言类节目——《对话》。通过我们与不同时代、不同对象的对话,带给观众朋友生活的启示。节目一共有4期,第一期主题为“与寓言中的人物对话”,现在想邀请我们做节目策划,完成节目内容的设计。 任务一:谈话导课,揭示任务情境 《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与故事的主人公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活动一:明确“对话”节目要求 ①话题感强——适合聊天,双方可以交流 ②有亲和力——拉进彼此距离,知无不言 ③互相尊重——确保节目顺利进行 活动二:了解《韩非子》。 ①多种形式查找资料 ②全班交流 活动三:结合“守株待兔”图片和“株”的注释,理解课题。 任务二:读通故事,了解“守株人”经历了什么 活动一: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读、难写生字新词。 2.重点书写生字“耕”“释”。 活动二:再读课文,读出韵味 1.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朗读展示。 活动三:反复读文,熟读成诵 1.出示全文,有节奏读。 2.去掉标点,学古人读。 3.句子挖空,填空朗读。 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 配乐背诵,体会韵味。 任务三 :读懂故事,明白“守株人”在想什么 活动一:借助注释讲故事,了解来龙去脉 同桌合作,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一人读古文,一人说意思,再交换说一说。 活动二:借助插图讲故事,体会所思所想 1.根据图画,说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①出示“兔走触株”图文,“走”在古代字义为“跑”。 ②理解“因释其耒而守株”。 2.结合生活实际,讲述故事经过。 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别人都已经在田里辛苦地干活了,种田人还是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还是不肯离开树桩,他一边等一边想:______________。 任务四:身临其境,开启跨越千年的对话 活动一:小组交流,呈现对话提纲 ①分享准备的对话内容 ②筛选话题,最终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份 活动二:全班交流,优化策划案 预设: (1)要用委婉的方式,既不会让大家继续嘲笑“守株人”,又能够带给观众思考。 (2)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在劝说老师或长辈时,也应该做到委婉。 活动三:那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1.同桌合作表演。 2.点评,改进。 3.“守株人”的心里话(揭示寓意) 任务延伸 1.比较阅读,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2.如果设计一次与《南辕北辙》中车夫的对话,你会如何准备节目内容。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白日做梦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