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6.1平均数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简单地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并会单一地用算术平均数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统计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一课的内容《平均数》,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学生是在已经初步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内容的,他们已经掌握了简单地求一组数据的算数平均数,而本节课就是从简单的平均数计算入手,让学生体会到除了算术平均数以外,还有一种刻画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计算方法,从而引出加权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算术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四、教法学法:
从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为主线,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数据、投影仪、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学以致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问题引入
内容:跳绳是中考体育考察的项目之一,那么如何衡量大家现在的跳绳成绩,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呢?
在学生的议论交流中引入本节课题:“平均数”.
目的: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思考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用数据的平均数作出判断的必要性.在课题引入中,激发学生学习本章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意事项:本环节意在利用实际问题达到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不宜将时间拖得过长.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内容1: 算术平均数
利用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课前收集到自己的6~8组一分钟跳绳成绩,提出问题:
以上几位同学哪一位的一分钟跳绳成绩要好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与同伴交流.
(1)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出平均数,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2)以竞争的方式回答,答对的打上星,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集中趋势).
算数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目的:独立思考是合作探究的一个前提,所以学习算术平均数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同伴交流.
学生之间竞争回答问题,让学生经历体验竞争的过程,并以打星的方式给予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2:加权平均数
想一想:小明同学是这样计算自己一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的:
一分钟跳绳/个 152 158 163 170
相应次数 1 2 3 1
平均成绩﹦(152×1+158×2+163×3+170×1)÷(1+2+3+1)﹦161(个)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
学生经过讨论后可知,小明的做法还是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进行计算的,只是在求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了乘法,因此这是一种求算术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例1:我校现缺一名语文教师,领导小组对A、B、C三名应聘教师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分
A B C
专业素养 83 87 86
语言表达 90 81 90
人际交往 88 90 82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领导小组将专业素养、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三项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解:(1)应聘教师A的平均成绩为×(83+90+88)=87(分)
应聘教师B的平均成绩为×(87+81+90)=86(分)
应聘教师C的平均成绩为×(86+90+82)=86(分)
因此应聘教师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应聘教师A的成绩为=86.1(分)
应聘教师B的成绩为=85.8(分)
应聘教师C的成绩为=86.4(分)
因此应聘教师C将被录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第(1)(2)问中录用的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从而认识由于测试的每一项的重要性不同,所以所占的比份也不同,计算出的平均数就不同,因此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结合例1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加权平均数: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5,3,2分别是专业素养、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应聘教师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目的:“想一想”是从算术平均数到加权平均数的一个台阶,让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建构.例1是引导学生思考重要性的差异对结果(平均数)的影响,以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并加以诠释.
注意事项:“想一想”中的算法可以从学生中寻找,如若所有学生都没有这种算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可以做适当引导.本环节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教学的层次要清楚,从学生一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引入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再从“想一想”过渡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学以致用
内容:1.某次体操比赛,六位评委对选手的打分(单位:分)如下:
9.5,9.3,9.1,9.5,9.4,9.3.
(1)求这六个分数的平均分.
(2)如果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余下分数的平均值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该选手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3.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1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001 2007 2002 2000 2005 2006 2001 2000 2008 2010
(1)试求这批零件质量的平均数.
(2)你能用新的简便方法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吗 ?
目的:第1,2题是课本上的随堂练习,分别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直接应用,巩固本节课的“双基”内容.第3题是补充习题,考查学生能否将大数据转化为小数据,用新的简便方法求出平均数,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意事项: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要及时做出中肯的评价.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我学会了…”,“我想我以后将…”的语言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目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注意事项:不要用教师的“一言堂”代替学生的“群言堂”.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知识题:课本习题6.1的第2题和第4题.
实践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项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如:每周读课外书的时间、零花钱数量、视力情况等),设计方案,利用双休日展开调查、汇总,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
七、教学反思
1.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掌握算术平均数及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2.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交流,使每位学生都学会数学思考,学会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和方法的启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