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 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25. 01
(本试卷共6 ,33 题,满分100分。考试 时80分钟。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选择题:本 题共30 题,每 题2分,共计60分。在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
合题 要求的。
1. 字承载着历史。 论是“ 刻在 甲和兽 上” 的甲 ,还是“ 在未 的软泥板上压刻” 的楔
形 字,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 字之 ———象形 字诞 地的是
2. 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 标。下列历史事件因果搭配,对应错误的是
A. 雅利安 建 种姓制度———佛教的创
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 帝国的统治
C. 伯 克利改 ———雅典奴 制 主政治发展到 峰
D. 《汉谟拉 法典》的制定————奴 主的利益得到严格的保护
3. “ 条条 路通罗 ” “ 身在罗 ,就像罗 样 事” ,这些 谚语可以转译为成语“ 殊途
同归” “ 乡随俗” 。从历史 化的 度看,这些 谚语的形成说明
A. 罗 帝国修建了许多道路 于对外扩张
B. 当时有很多外国 在罗 学习、 活
C. 罗 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
D. 罗 化渗 到它统治过的 地区
4. “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 主政治,是国为政权在全体公 中, 不是在少数 中。在解
决私 争执的时候,每个 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这些说明雅典 主政治
A. 在梭伦当政时期发展到顶峰B. 适 于 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
C. 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 主原则D. 是在雅典农 反对地主 争中形成的
5. 在古希腊有关神学的记载中,神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 、嫉妒 、报复 ,会表现出各 的
勇敢、胆怯、厚道、奸诈等 为,神也会犯错误甚 犯罪。这样的记载
A. 说明了古希腊神学体系的混乱 B. 旨在防 希腊 上暴君政治
C. 反映出神学中蕴含着 精神 D. 折射出 主政治的开放包容
6.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中世纪的欧洲并成为 名 学 ,你不可能遇到的事情是
A. 学有免赋税的特权、司法特权、教育 主权
B. 学课程设置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
C. 学 有 论 由,可以发表与基督教会教义不 致的 解
D. 学 先学习基础课程,后学习专业课程
7. 六世纪作家保尔· 连戚在他的名著《圣索菲亚的描述》 书中说: “ 君 坦丁堡停泊着来 世
界各地的船只” 。 克思称君 坦丁堡为“ 东 之间的 道 桥” 。这些说明
A. 亚历 帝国打破原有地域界限 B. 罗 帝国奢靡之 盛
C. 拜占庭帝国对外贸易发达 D. 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
8. 有 本学者认为, 化改新最 的成功就是促进了新的 产关系,即封建制 产关系的确 与发
展,有了这层关系, 本才能迅速成为东亚强国。材料说明 本 化改新
A. 改变了 本的社会性质 B. 吸收了 量的外来 化
C. 稳定了 本的社会秩序 D. 维护了 本天皇的权益
9. “ 此前习惯法是 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 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 深受其苦。 《
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 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 作为准绳,这在很
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这说明《 铜表法》
A. 结束了罗 贵族的司法专断 B. 使贵族和平 享有平等的权利
1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C. 全 反映了雅典社会的 主政治 D. 定程度上保护了罗 平 利益
10. 16世纪,英国 些地 租地农场拥有的 地 积平均为庄园总 积的58%,即“ 农场主所持有的
地 积, 约等于(或超过) 所有其他佃户所持有的 地 积”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英国
A. 庄园制度的发展 B. 农产品的市场化
C. 农业资本主义化 D. 垦殖运动的推
11. “ 1516年威尼斯 场的 纺织品年产量是2000匹,50年后其年产量增加了10倍,达到2万匹,
到1569年,这个数据更新到了2. 6万匹。1598年时,这些 场的 纺织品产量以每年平均9. 6%的速度
增 ,进 速增 期。” 材料说明这 时期 欧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 艺复兴
C. 完成了资产阶级 命 D. 垄断东 贸易
12. “ 这 事件的意义如此重 ,这不仅是因为在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更在于)它所宣扬
的思想不啻是向 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社会送来的 股清新的 息。” 这样评价
是因为这 事件
A. 涌现出众多 主义的 师 B. 冲破了宗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C. 推动了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 命 D. 促使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
13. 位哥伦 亚学者在“ 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 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上说,
“ 和 银的作 只是使两个 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这位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 拓展了 类的活动范围 B. 确 起 们对世界的观念
C. 加剧了对美洲的殖 掠夺 D. 拉 了美洲和亚洲的差距
14. 主法制是社会主义核 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推进 主法制建设,
近代各国在法律制定上都作出努 。以下法律对 主进程的推进解读正确的是
A.《罗 法 全》推动了罗 主化进程
B.《权利法案》彻底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C. 1787年宪法建 了三权分 的联邦制共和国
D.《 权宣 》把公 划分为“ 积极公 ” 和“ 消极公 ”
15. 以下示意图①处应填的是
它创造性地揭示了 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 次创 了
①
克思主 实现 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义诞 思想武器 克思主义是 运动与 族 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政党基础 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 和发展起来
A. 建 背景 B. 科学理论 C. 第 国际 D. 巴黎公社
16.《共产党宣 》发表后不久,国际 协会(第 国际)建 ,1871年巴黎公社成 。随后,俄国
爆发 命,中国也开展了新 主主义 命。这表明 克思主义诞
A. 只适合欧洲的 产阶级 命
B. 是中 产阶级 命经验的总结
C. 极 推动了世界 产阶级 命运动
D. 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 命
17. 确定学习主题是我们学习历史的 项基本技能。在“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这 学习主题下应呈
现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资产阶级 命——美国独 战争———法国 命
B. 业 命———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 ———— 本明治维新
C. 业 命——第 次 业 命———第 次世界 战
D. 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改 ——— 本明治维新
18. 美国南北战争前,美国 称 先是某个“ state” 的 ,然后才是美利坚合众国 ;战后,
则 先称 是美国 ,然后才称来 某个州。 “ 美利坚合众国” 才真正作为 个单数名词——— 不
是复数名词被 泛使 。这说明南北战争
A. 实现美国真正的独 B. 促进了美国统
C. 解决 奴 问题 D. 加速了经济发展
19. 同治六年 初九, 本天皇颁布了“ 王政复古 号令” 的谕令,表示准许德川将军的辞退。
天皇主持御前会议上宣布:废除幕府,责成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以及财产; 重新赋予天皇权威,
亲主朝政; 建 新的中央政府。该史实应纳 的学习主题是
2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A. 本发动甲午中 战争 B. 本 化改新变 社会
C. 本探索资本主义道路 D. 本成为世界第 国
20. 《 国崛起的 化准备》中论述道:“ 个 族要崛起,要有三个 的改变:第 是 的改
变……” 18—19世纪,欧洲、美洲许多国家成功践 了启蒙思想,实现了“ 的改变” ,主要史实包
括
①英国资产阶级 命后颁布《权利法案》 ②法国 命中颁布《 权宣 》
③美国独 战争期间颁布《独 宣 》 ④拿破仑第 帝国颁布《法典》
⑤巴黎公社
A. ①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③④
21. 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 众教育。从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 童实 免费义务
教育。欧洲各国政府推 众教育的最主要 的是
A. 业化发展的需要 B. 反法 斯的需求
C. 命浪潮的推动 D. 壮 产阶级 量
22. 列宁回忆说: “ 卷 这场 争的帝国主义强盗都全 以赴,进 你死我活的搏 、以致 论哪
个帝国主义集团都 法集中较 的 量来反对俄国 命。在10 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 个时机,
我国 命恰好碰上了 个幸运的时机。” 材料中的“ 这场 争” 是
A. 各国应对1929年经济 危机 B.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C. “ 三国同盟” “ 三国协约” 的军备竞赛 D. 第 次世界 战
23. 据图可知,俄国 命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 事件。这主要指它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 命的历程
A. 爆发的 产阶级 命 B. 建 起 产阶级政权
C. 实践 克思主义 D. 建 起社会主义国家
24. “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 及领 与 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并不得奖
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 在中国之‘ 户开放’ ,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据此
推知,该内容出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 》
C.《北 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25. 下图是以“ 铆 露丝” 为原型的海报,描绘了 战时期理想化的美国 ,为应对战争的挑战,
对 性提出 号: “ 我们能做到” 。这反映出第 次世界 战使美国 性
A. 承担更多责任 B. 地位超越男性
C. 注重宣传 我 D. 遭受沉重压迫
26. 下边示意图体现的主题是
A.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趋加强 B.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兴起
3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C.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确 D. 亚 拉 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27. 1933年6 ,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 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 业划分为17个部 ,
分别成 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 产规模、价格 平、市场分配、 资 平和 作时数。其颁布
的主要 的是
A. 国家 预 产提 劳动效率 B. 调整 产规模以稳定物价 平
C. 调节 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 奠定美国 业 产发展的基础
28. 世界 战给 类带来了巨 的灾难。下 关于两次世界 战的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第 次世界 战的导 线
B. 军偷袭珍珠港——第 次世界 战全 爆发
C. 签署《联合国家宣 》————国际反法 斯联盟建
D. 攻占柏林———第 次世界 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29. 历史上 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往往有许多共同之处。下列材料反映的两次国际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 东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 作战的问题进
的 切权益。但是,列强 视中国的正当要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 、苏联租 中国旅顺
求,将德国在 东的权益全部转给 本。 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要求。
A. 两次会议都引发了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 B. 两次会议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C. 两次会议都是由美国和苏联共同操纵 D. 斯 林和罗斯福都参加了两次会议
30.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 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表述中,属于“ 历史解释”
的是
A. 《九国公约》的签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 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配的局
B. 1945年2 ,美、英、苏三国 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成 联合国
C. 1968年, 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 经济 国
D. 1987年7 11 , 世界 突破50亿
、 选择题: 本 题共3 题, 第31题14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0分, 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
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的法令,农奴获得了 身 由,可以改变身份, 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
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 份 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 地的价格 于当时的地价,他们为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九年级下册第2课
材料
1929年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业产量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 业
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 量企业破产、银 倒闭。
———九年级下册第13课
材料三
1868年4 6 ,天皇 次发布了新政权的国策 针,即《五条誓 》:“ 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上下 ,盛 经纶,官武 体,以 庶 ,各随其志。勿使 倦怠,破除旧来陋习。 本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 振皇国之基础” 为 本的现代化改 选定了基本的 向。
———《世界通史》第 篇 业 明的兴盛
( 1)材料 中这次改 使俄国 上了怎么样的道路 ( 2分)
( 2)材料 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1933年起,罗斯福针对这 事件所实施的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 4
分)
( 3)材料三中所涉及《五条誓 》具有怎么样的作 此改 中对 本产 最深远影响的措施是什么
( 4分)
(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 4分)
4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32.科技是国之利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 类历史上 种崭新的 产 式,后世称之为“ 业 命” 。
————《 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
“ 英国 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思 脉和苏格兰——威尔 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 ,其余
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 以作为 的动 ……所以动 问题, 成为摆在 们 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 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动 的 命解放了 的 ,运输的 命 使 类远距离的 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
泛 深刻的 业 命。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业 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 的 产和 活 式 业使世界经济 向 体化……平 百姓有机
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 明、舒适 活。但是, 业化逐渐、 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 然,
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 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 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 安全。 类社会
临经济增 与环境保护相 盾的 难局 。
————张跃发《近代 明史》
( 1)根据材料 ,“ 业 命” 开始的标志发明是什么 ( 2分)
( 2)谁的哪 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 中所提及的“ 摆在 们 前的急迫的问题” 这 技术创新把
类带 怎么样的时代 材料三中提到的“ 运输的 命” 的成就有哪些 (请列举 例) ( 6分)
( 3)根据材料四,分析 业 命以来, 业 明给 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问题 对“ 经济增 与环境保护
相 盾的 难局 ” 提出你的对策。( 8分)
33.根据下 材料拟定 个观点,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思想、制度、技术”
的历史发展进程, 拟定 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书本所学知识进 阐述。(论题2分,阐述
6分,结论2分,共10分)
近代历史上, 国家的近代化历程 先从思想开始。14-16世纪,欧洲兴起了 艺复兴运动,18世
纪,启蒙运动于法国达到 潮,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熊熊 引起欧
美国家社会制度的变 。17世纪以来,欧美地区先后发 了英国资产阶级 命、美国独 战争、法国
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 ,这些国家由此 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先进制度迸发强烈的活 ,促
进了技术的 新和进步,第 次 业 命、第 次 业 命相继发 ,欧美国家 产 获得惊 发展,资
本主义制度进 步巩固和发展。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象形 字是古埃及 发明的,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甲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
写在 甲和兽 上的 字,中国位于 河流域和 江流域;楔形 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 创造
的。
2.【答案】B。
【解析】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 共和国的统治, 罗 帝国。雅利安 侵印度
后建 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不平等促使 些 寻求精神解脱,推动佛教创 ;伯 克利执
政时期,雅典奴 制 主政治发展到 峰;《汉谟拉 法典》维护奴 主阶级利益,是古巴
伦王国留给 类的宝贵 化遗产。
3.【答案】D。
【解析】“ 条条 路通罗 ” 体现罗 交通发达,“ 身在罗 ,就像罗 样 事” 反映
出罗 化对其统治地区有 泛影响 ,罗 化渗 到它统治过的 地区,当地居 受其
熏陶。A选项强调道路 于扩张,未突出 化影响;B选项外国 在罗 学习 活不是谚语重
点;C选项暴 征服与谚语含义不符。
4.【答案】C。
【解析】雅典 主政治在伯 克利当政时期发展到顶峰,A错误;雅典 主政治适 于成
年男性公 ,不包括妇 、外邦 、奴 ,B错误;材料中提到政权在全体公 中、法律
前 平等,体现平等和公正等 主原则,C正确;雅典 主政治是在平 与贵族 期 争中
形成的,D错误。
5.【答案】C。
【解析】古希腊神学记载中神具有 性特点,反映出神与 同形同性,这蕴含着 精神,
关注 的价值。A选项神学体系混乱不是重点;B选项防 暴君政治与材料 关;D选项 主
政治开放包容不是对神学记载的直接解读。
6.【答案】C。
【解析】中世纪欧洲 学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 主权;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影
响,如神学是重要课程;学 先学基础课程如 法、修辞等,再学专业课程;但 学处在基督
教会控制下,学 论受限制,不能发表与教义相悖的 解。
7.【答案】C。
【解析】君 坦丁堡停泊各地船只,被 克思称为“ 东 之间的 道 桥”,说明拜占
庭帝国对外贸易发达,连接东 贸易往来。亚历 帝国与材料描述主体不符;罗 帝国奢
靡之 盛 未体现贸易;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与君 坦丁堡 关。
8.【答案】A。
【解析】 化改新使 本从奴 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改变社会性质,确 封建制 产关
系,促进 本成为东亚强国。吸收外来 化不是材料重点;稳定社会秩序是 影响,不如
改变社会性质深刻;维护天皇权益不是对 本强 原因的核 阐述。
9.【答案】D。
【解析】《 铜表法》限制贵族司法专断,但没有结束贵族司法专断,A错误;贵族和
平 权利仍有差距,B错误;《 铜表法》是罗 法,与雅典社会 主政治 关,C错误;它
定程度上保护罗 平 利益,使定罪量刑有法律条 依据,平 免受贵族随意曲解习惯法之
苦。
第 1 共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10.【答案】C。
【解析】英国租地农场规模扩 , 地集中,这是农业资本主义化的表现,雇佣关系逐渐
普遍,资本主义 产 式在农业领域发展。庄园制度是封建性质,租地农场发展冲击庄园制度,
A错误;农产品市场化与 地集中本质联系不紧密,B错误;垦殖运动主要是开垦荒地,与租
地农场 地集中来源不同,D错误。
11 .【答案】A。
【解析】16世纪威尼斯 场 纺织品产量 幅增 ,说明 产规模扩 ,出现雇佣
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表现。 艺复兴是思想 化运动,始于 14世纪,B错误;资
产阶级 命在 17、18世纪较多爆发,此时未完成,C错误;垄断东 贸易与威尼斯
场产量增 关联不 ,D错误。
12.【答案】B。
【解析】材料评价的是 艺复兴运动,它冲破宗教神学思想束缚,宣扬 主义,带来思
想解放,涌现众多 主义 师是表现之 ,推动法美资产阶级 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是后
续影响,核 是冲破神学禁锢。
13.【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 者掠夺美洲 银,使美洲遭受苦难,拉 与欧洲差距,
“ 和 银的作 只是使两个 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强调殖 掠夺造成的不良后果。
拓展 类活动范围、确 世界观念有积极 ,与材料主旨不符;拉 美洲和亚洲差距不是重
点,且新航路开辟主要是拉近美洲与欧洲联系。
14.【答案】C。
【解析】《罗 法 全》是罗 法集 成者,维护奴 制,与罗 主化进程不符,A
错误;《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保留君主,未彻底废除君主制度,B错误;1787年宪法确 三
权分 联邦制共和国,推动美国 主进程,C正确;《 权宣 》宣称 来 由平等,没有
划分“ 积极公 ” 和“ 消极公 ”,D错误。
15.【答案】B。
【解析】 克思主义诞 后成为科学理论,它揭示 类社会发展规律,为 运动等提供
思想武器,促使 克思主义政党建 发展,按逻辑顺序应填科学理论。建 背景在 克思主义
诞 前;第 国际是 克思主义诞 后的实践组织;巴黎公社是 产阶级建 政权尝试,时间
顺序靠后。
16.【答案】C。
【解析】《共产党宣 》发表后,国际 协会建 ,巴黎公社成 ,俄国 命、中
国新 主主义 命开展,表明 克思主义诞 推动世界 产阶级 命运动,为各国 产阶级提
供理论指导和 动 向,不局限于欧洲、中俄,也不是单纯总结经验。
17.【答案】D。
【解析】“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主题下,美国内战维护联邦统 ,废除奴 制,巩固资
本主义制度;俄国废除农奴制改 使俄国 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本明治维新摆脱 族危机,
向资本主义转变。英国资产阶级 命、美国独 战争、法国 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 ;
业 命是 产 变 ; 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18.【答案】B。
【解析】南北战争前美国各州相对独 意识强,战后“ 美利坚合众国” 作为单数名词 泛
使 ,说明南北战争促进美国国家统 ,强化 族认同感。美国独 战争实现真正独 ;南北
战争虽解决 奴 部分问题,但未彻底解决;加速经济发展是影响之 ,但材料强调统 。
19.【答案】C。
【解析】天皇颁布谕令废除幕府、亲主朝政、建 新中央政府,这是 本明治维新前倒幕
第 2 共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运动的内容,倒幕运动后 本开启明治维新,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甲午中 战争在明治维新后;
化改新是古代 本变 ; 本成为世界第 国是 战后经济发展成果。
20.【答案】D。
【解析】1819世纪欧洲、美洲践 启蒙思想实现“ 的改变”,法国 命颁布《 权
宣 》宣扬 由平等,美国独 战争颁布《独 宣 》宣告独 并体现启蒙思想,拿破仑帝国
颁布《法典》巩固 命成果,传播启蒙思想。英国资产阶级 命在 17世纪,早于启蒙运动时
间范围;巴黎公社是 产阶级政权尝试,不是启蒙思想直接实践。
21.【答案】A。
【解析】19世纪后欧洲国家推 众教育,英法对 童免费义务教育,主要 的是适应
业化发展需求,培养有知识技能的劳动 ,为 提供 ,推动 业进步。反法 斯在
战时期; 命浪潮不是主因;壮 产阶级 量不是资产阶级政府 的。
22.【答案】D。
【解析】列宁所说“ 这场 争” 指第 次世界 战, 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 暇集中
量反对俄国 命,为俄国 命创造有利时机。1929年经济 危机时俄国 命早已结束;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 战后分赃会议;“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军备竞赛是 战爆发前背
景。
23.【答案】D。
【解析】俄国 命建 世界上第 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资本主义 统天下局 ,从
根本上改变世界历史进程。 产阶级 命古已有之;建 产阶级政权如巴黎公社早有尝试;
实践 克思主义是 ,但建 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更深远。
24.【答案】A。
【解析】材料内容体现美国“ 户开放” 政策,《九国公约》实现“ 户开放”,使中国重
回帝国主义共同 配局 ,维护列强在华利益。《联合国家宣 》是 战反法 斯联盟 件;
《北 洋公约》是冷战军事同盟;《欧洲联盟条约》是欧洲 体化条约。
25.【答案】A。
【解析】 战时期美国 海报“ 我们能做到” 反映 性承担更多责任,参与 产等
作,为战争出 , 援前线,并 地位超越男性;注重宣传 我不是核 ;遭受沉重压迫与
海报积极形象不符。
26.【答案】D。
【解析】示意图展示亚 拉地区 族解放运动,如印度独 、埃及收回苏伊 运河主权等,
反映亚 拉 族解放运动发展,摆脱殖 统治, 向独 。多极化格局当今仍在发展形成;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主要指早期 运动、 克思主义诞 等;资本主义制度全球确 以早期
资产阶级 命为主。
27.【答案】C。
【解析】《全国 业复兴法》划分 业部 ,成 协商委员会确定企业 产、价格、分配、
资、 时等, 的是调节 产与消费,缓和劳资关系,应对经济危机,避免盲 竞争、失业
等问题,恢复经济。A选项国家 预 产但不是单纯提 劳动效率;B选项稳定物价是 ,
不全 ;D选项奠定基础不准确,是应对危机举措。
28.【答案】B。
【解析】 军偷袭珍珠港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 战全 爆发是德国 侵波兰。萨拉热窝
事件是 战导 线;签署《联合国家宣 》标志国际反法 斯联盟建 ;攻占柏林使 战欧洲
战争结束,这些搭配均正确。
29.【答案】B。
【解析】巴黎和会将 东权益转 本,雅尔塔会议美苏联 损害中国主权,两次会议都侵
第 3 共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犯中国主权。巴黎和会引发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雅尔塔会议未引发;巴黎和会由英法美操
纵,雅尔塔会议美英苏操纵;斯 林参加雅尔塔会议,未参加巴黎和会,罗斯福参加两次会议。
30.【答案】A。
【解析】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理性分析评判,《九国公约》签订使中国重回帝国主义共
同 配局 ,是对《九国公约》影响的分析评判。B选项是陈述会议召开及决定;C选项是陈
述 本经济地位变化;D选项是陈述世界 事实,均为史实陈述, 历史解释。
、 选择题
31.(1)俄国 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解析】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 ,农奴获得 身 由,可赎买 地,为资本主义发
展提供 由劳动 和资 ,促使俄国 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历史事件:19291933年经济 危机。特点:采 国家 预 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解析】材料中 业产量、贸易额 幅下降,企业破产、银 倒闭等是 19291933年经济
危机典型表现。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 预,通过调整 业、农业、 融等多
,缓解经济危机,恢复经济。
(3)作 :为 本的现代化改 选定了基本的 向。最深远影响的措施:推 地税改 ,
以“ 殖产兴业” 为 号, 发展近代经济。
【解析】《五条誓 》为 本明治维新指明 向,开启 系列改 。地税改 、“ 殖产兴业”
促进 本经济近代化转型,使 本 上富强道路,相 其他如军事、 化改 ,对经济基础塑
造影响更深远。
(4)启示:①坚持改 开放,不断调整 产关系以适应 产 发展;②重视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 产 ;③合理利 市场与政府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平稳发展;④加强教育,培养
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 持。
【解析】俄国改 调整 产关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本明治维新学习 科技、改 教
育等 向富强,美国罗斯福新政运 政府 量调控经济应对危机,从这些 国崛起之路总结经
验教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32.(1)珍妮机的发明。
【解析】18世纪 60年代,哈格 夫斯发明珍妮机,标志 业 命开始,引发纺织等领域
系列发明,开启机器 产代替 劳动的变 。
(2)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 (或富尔顿发明汽船)。
【解析】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解决 动 问题,使 类进 蒸汽时代, 不再依赖
,可建在更 泛区域。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 ,富尔顿发明汽船,推动运输 命,使货物、
员运输更便捷 效,拓展市场范围。
(3)问题:①造成环境污染,如废 废 废渣污染空 、 源、 壤;②资源枯竭,
量开采煤炭、 属等资源, 可再 资源 临枯竭;③ 态危机,破坏 物栖息地,导致物种
减少;④带来公共卫 安全问题,如传染病传播 险因 聚集、环境恶化增加。
对策:①发展绿 科技,研发清洁能源,如太阳能、 能、 能,减少对传统化 能源依
赖;②加强环境保护 法,制定严格环境标准,约束企业污染 为;③提 公众环保意识,通
过教育宣传,倡导绿 活 式,如垃圾分类、低碳出 ;④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
附加值产业,如 新技术产业、服务业。
【解析】从材料归纳 业 命带来环境污染、资源、 态、卫 等问题。对策从科技、法
律、公众意识、产业结构多 度,结合现实环保举措思考,既要促进经济增 , 要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33.论题:思想解放、制度变 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推动 国家近代化进程。
第 4 共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阐述:1416世纪 艺复兴运动,以 主义为核 ,冲击宗教神学束缚,解放思想,促
使 们追求现世幸福、崇尚理性科学,为欧洲社会变 奠定思想基础。17世纪起,受启蒙思
想影响,英国资产阶级 命爆发,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 君主 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
道路。美国独 战争摆脱英国殖 统治,颁布《独 宣 》,践 启蒙思想,确 联邦共和制。
法国 命推翻封建王朝,颁布《 权宣 》,传播 由平等思想。这些制度变 为技术创新
提供保障。18世纪 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 业 命,以珍妮机发明为开端,瓦特改良蒸汽机
推动动 命, 制度确 ,机器 产普及, 产 速发展。随后第 次 业 命开展,
电 泛应 ,电灯、电话等发明改变 活,资本主义制度随技术进步进 步巩固拓展,如美
国、德国崛起。
结论: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导,引发制度变 ,制度变 催 技术创新,三者紧密相
连,循环促进,共同推动 国家从传统 向近代,实现 跃发展,对当今世界各国发展仍有
启示意义,需重视思想引领、制度优化与技术研发。
【解析】论题紧扣材料“ 思想、制度、技术” 关系拟定。阐述按时间顺序,先阐述 艺复
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作 ,再讲英、美、法资产阶级 命制度变 及与启蒙思想联系,最后
说明 业 命、 次 业 命技术创新受制度推动,及技术对制度巩固影响,结合具体史实,
条理清晰。结论总结三者关系及历史意义,升华到对当代启示。
第 5 共 5
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