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3.1分子热运动(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3.1分子热运动(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7 10:24:31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3.1分子热运动(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绥德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桂花飘香 B.树叶飘落 C.雪花飞舞 D.细雨濛濛
【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桂花飘香,是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A正确;
B:树叶飘落,是机械运动,B错误;
C:雪花飞舞,是机械运动,C错误;
D:细雨濛濛,包含机械运动和液化现象,D错误。
故选A。
【分析】分子的运动肉眼不可见,只能通过一些宏观现象间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
2.(2024九上·九龙坡期末)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
C.秋天落叶纷飞是分子运动
D.传递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子热运动;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如晶体熔化,故A正确;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
C.落叶纷飞肉眼可以看到,不是分子运动,故C错误;
D.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
【分析】1、热传递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2、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如晶体熔化、水的沸腾。
3.(2024九上·江津期末)“大雪”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飘飞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不存在引力
B.围在火炉旁感到温暖是因为火炉含有热量
C.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D.酒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4.(2024九上·长沙月考)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5.(2024九上·长寿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时扬起的飞尘说明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6.(2024九上·甘谷月考)以下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固体不容易被压缩
B.建筑工地尘土飞扬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升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7.(2024九上·青秀月考)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落叶萧萧 B.秋风送爽 C.桂花飘香 D.白雪皑皑
【答案】C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8.(2024九上·福田期中)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液体可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固体分子间不存在间隙
C.冰块里的分子没有运动
D.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
B.气体、固体、液体分子间存在间隙,故B错误;
C.构成物体的一切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微小例子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9.(2024九上·蓬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
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雪花飞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反应分子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快,则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B符合题意;
C、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也存在引力,C不符合题意;
D、石子间还可装进许多细沙,是物体之间有距离,不能反应分子间有间隙,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分子运动可以形成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0.(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有关扩散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一种外在表现
C.扩散只可发生在液体之间
D.扩散快慢与物质温度、状态有关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正确,A不符合题意;
BD、分子的热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明显,物体状态不同,分子运动情况不同,扩散情况不同,正确,BD不符合题意;
C、扩散反应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可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等状态之间,错误,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明显。
11.(2024九上·紫金期中)金秋时节,桂花飘香,这说明 (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桂花飘香,是桂花花香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人的嗅觉感受到香味,D符合题意,不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12.(2023九上·蓬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 雪花在寒风中飞舞 ,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故B正确;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的原因为气体分子频繁碰撞气球壁而产生的,故C错误;
D.石头间的空隙可见,不属于分子间隙。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二、填空题
13.(2025九上·中山月考)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图A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图B实验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
【答案】间隙;引力;排斥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质的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图A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图B实验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综上 第1空、间隙; 第2空、引力; 第3空、排斥。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14.(2024九上·长沙月考)小明帮妈妈煮腌制咸鸭蛋需要用的调料水,将调料水加热煮沸,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调料水煮沸后慢慢放凉,能闻到调料味会逐渐变淡,这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答案】热传递;温度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15.(2024九上·中山期中)如图甲,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间存在   ;如图乙,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墨水迅速散开来,这是由于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如图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   。
【答案】引力;温度;间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的原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墨水迅速散开来,这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综上 第1空、 引力;第2空、温度; 第3空、间隙。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6.(2024九上·江门期中)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说明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    (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答案】分子不停地做无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说明 煤分子在左无规则运动,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综上 第1空、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运动;第2空、 分子间存在间隙; 第3空、 较大; 第4空、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7.(2024九上·长春期中)2024年1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第一次发射圆满完成任务,最强“天空快递”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满载春节大礼包,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补给物资和新春祝福。航天员在舱内用餐时,闻到了一股饭菜香,这是   现象;用注射器取水后封住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答案】扩散;斥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用餐时,闻到了饭菜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注射器内装水,封住注射器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是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水分子间存在斥力,压缩体积时,不能压缩更多。
18.(2024九上·达川期中)在常规防疫中,学校每天晚上要对教室喷洒清毒液。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因为   现象。天气渐渐冷了,同学们觉得味道不再明显,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跟   有关。
【答案】扩散;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消毒液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温度降低,味道明显变淡,分子无规则运动变慢,则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9.(2023九上·道县月考)星期天,小红的妈妈在厨房里煲汤,小红在客厅就能闻到阵阵香味,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的运动。
【答案】扩散;无规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小红在客厅里就能闻到从厨房飘出来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析】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2024九上·大冶月考)凤凰单丛茶是一种传统名茶,产自广东,具有形美、色翠、味甘、香郁的特点。刚泡开单丛茶,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味,这是   现象,表明分子在   。温度越   (选填高/低)这种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高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 解:分子总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茶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浓郁的茶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高。【分析】 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1.(2024九上·武侯月考)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
【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闻到荷花香,是花香分子进入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闻到香味,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22.(2024九下·长春月考)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压蒜器,使用时可以很容易的把蒜压成碎块。
(1)在使用时,压蒜器可以看作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蒜被压成碎块,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会闻到浓郁的蒜香味,这是   现象。
【答案】(1)省力
(2)形状;扩散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杠杆的分类;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使用压蒜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2)蒜瓣在压力的作用下变碎了,改变了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闻到蒜香味,是因为蒜香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分析】(1)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闻到气味,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1)压蒜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2)[1]蒜瓣在压力的作用下变碎了,蒜瓣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能够闻到浓郁的蒜香味,是因为蒜香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导致的扩散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23.(2024九上·长沙月考)根据图中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热水和冷水中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中的水,选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探究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   的关系;
(2)如图2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这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3所示是热机的某个冲程,该冲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1)温度
(2)减小
(3)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分子热运动
24.(2024九上·黄梅月考)在探究物质微观结构模型的活动中,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与酒精和水混合比例的关系,小红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
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
C.然后注入适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
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混合后液面对应的直尺刻度L;
(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___。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运动的
(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液柱减小的长度ΔL。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水柱长度L1/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8.1 99.0
液柱减小的长度ΔL/cm 1.1   2.3 2.8 3.3 2.7 2.1 1.9 1.0
①第2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   cm。
②小红发现第   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经了解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翻转次数过少,水和酒精没有充分混合所致,随后重新实验修正了数据。
③当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时,水柱长度L1越大,混合后液柱减小的长度ΔL   。
(3)小刚由表格数据得到,第五次实验时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液柱减小的长度最大,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答案】(1)C
(2)1.7;8;先增大后减小
(3)不准确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1)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2)由试验结果可知 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 ,所以第二组试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100cm-98.3cm=2.7cm; 玻璃管翻转次数过少 ,没有充分混合所以减小的长度应该最小,所以错误数据为第8组,第9组减小的长度小于第8组; 当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时,水柱长度L1越大,混合后液柱减小的长度ΔL 先增大后减小;
(3)试验的间隔为水的长度为10cm,间隔很大,不能确定 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液柱减小的长度最大。
综上 第1空、不准确 。
【分析】1、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分子和原子、原子包含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等,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测量数据间隔较大,不能以变化规律作为间隔中数据的最值。
25.(2024九上·北京开学考)小明在学习扩散现象,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其中一瓶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
(2)如图乙所示,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一段时间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最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这个现象这说明:   。
【答案】(1)B
(2)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1)为了避免重力的干扰,所以在A应该盛装密度小的气体,所以二氧化氮装在B,
综上 第1空、 B;
(2) 静放一段时间后 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 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最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综上 第1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综上 第1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分析】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26.(2023九上·邛崃期中)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答案】d;e;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图a:浓硫酸铜溶液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表明了分子热运动;
图d:红墨水滴入水中,发现红墨水扩散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图b: 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图e: 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综上 第1空、 d; 第2空、e; 第3空、引力。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 / 1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3.1分子热运动(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绥德期中)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桂花飘香 B.树叶飘落 C.雪花飞舞 D.细雨濛濛
2.(2024九上·九龙坡期末)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
C.秋天落叶纷飞是分子运动
D.传递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
3.(2024九上·江津期末)“大雪”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飘飞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不存在引力
B.围在火炉旁感到温暖是因为火炉含有热量
C.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D.酒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2024九上·长沙月考)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2024九上·长寿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时扬起的飞尘说明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6.(2024九上·甘谷月考)以下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固体不容易被压缩
B.建筑工地尘土飞扬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升
7.(2024九上·青秀月考)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落叶萧萧 B.秋风送爽 C.桂花飘香 D.白雪皑皑
8.(2024九上·福田期中)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液体可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固体分子间不存在间隙
C.冰块里的分子没有运动
D.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9.(2024九上·蓬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
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10.(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有关扩散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运动
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一种外在表现
C.扩散只可发生在液体之间
D.扩散快慢与物质温度、状态有关
11.(2024九上·紫金期中)金秋时节,桂花飘香,这说明 (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2023九上·蓬江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二、填空题
13.(2025九上·中山月考)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图A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图B实验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
14.(2024九上·长沙月考)小明帮妈妈煮腌制咸鸭蛋需要用的调料水,将调料水加热煮沸,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调料水煮沸后慢慢放凉,能闻到调料味会逐渐变淡,这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15.(2024九上·中山期中)如图甲,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间存在   ;如图乙,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墨水迅速散开来,这是由于   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如图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   。
16.(2024九上·江门期中)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说明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选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    (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17.(2024九上·长春期中)2024年1月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第一次发射圆满完成任务,最强“天空快递”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满载春节大礼包,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补给物资和新春祝福。航天员在舱内用餐时,闻到了一股饭菜香,这是   现象;用注射器取水后封住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
18.(2024九上·达川期中)在常规防疫中,学校每天晚上要对教室喷洒清毒液。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因为   现象。天气渐渐冷了,同学们觉得味道不再明显,这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跟   有关。
19.(2023九上·道县月考)星期天,小红的妈妈在厨房里煲汤,小红在客厅就能闻到阵阵香味,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的运动。
20.(2024九上·大冶月考)凤凰单丛茶是一种传统名茶,产自广东,具有形美、色翠、味甘、香郁的特点。刚泡开单丛茶,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味,这是   现象,表明分子在   。温度越   (选填高/低)这种热运动越剧烈。
21.(2024九上·武侯月考)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
22.(2024九下·长春月考)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压蒜器,使用时可以很容易的把蒜压成碎块。
(1)在使用时,压蒜器可以看作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蒜被压成碎块,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会闻到浓郁的蒜香味,这是   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23.(2024九上·长沙月考)根据图中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在热水和冷水中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中的水,选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探究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   的关系;
(2)如图2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这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3所示是热机的某个冲程,该冲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
24.(2024九上·黄梅月考)在探究物质微观结构模型的活动中,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与酒精和水混合比例的关系,小红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
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
C.然后注入适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
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混合后液面对应的直尺刻度L;
(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___。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运动的
(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液柱减小的长度ΔL。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水柱长度L1/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8.1 99.0
液柱减小的长度ΔL/cm 1.1   2.3 2.8 3.3 2.7 2.1 1.9 1.0
①第2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   cm。
②小红发现第   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经了解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翻转次数过少,水和酒精没有充分混合所致,随后重新实验修正了数据。
③当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时,水柱长度L1越大,混合后液柱减小的长度ΔL   。
(3)小刚由表格数据得到,第五次实验时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液柱减小的长度最大,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25.(2024九上·北京开学考)小明在学习扩散现象,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其中一瓶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
(2)如图乙所示,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一段时间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最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   。
(3)如图丙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这个现象这说明:   。
26.(2023九上·邛崃期中)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A:桂花飘香,是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A正确;
B:树叶飘落,是机械运动,B错误;
C:雪花飞舞,是机械运动,C错误;
D:细雨濛濛,包含机械运动和液化现象,D错误。
故选A。
【分析】分子的运动肉眼不可见,只能通过一些宏观现象间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
2.【答案】A
【知识点】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子热运动;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
【解析】【解答】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如晶体熔化,故A正确;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
C.落叶纷飞肉眼可以看到,不是分子运动,故C错误;
D.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
【分析】1、热传递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2、内能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如晶体熔化、水的沸腾。
3.【答案】D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5.【答案】C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6.【答案】C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7.【答案】C
【知识点】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
8.【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
B.气体、固体、液体分子间存在间隙,故B错误;
C.构成物体的一切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微小例子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易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9.【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雪花飞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反应分子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快,则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B符合题意;
C、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也存在引力,C不符合题意;
D、石子间还可装进许多细沙,是物体之间有距离,不能反应分子间有间隙,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机械运动;分子运动可以形成扩散现象,分子运动快慢和温度有关;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0.【答案】C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正确,A不符合题意;
BD、分子的热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明显,物体状态不同,分子运动情况不同,扩散情况不同,正确,BD不符合题意;
C、扩散反应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可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等状态之间,错误,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明显。
11.【答案】D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桂花飘香,是桂花花香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人的嗅觉感受到香味,D符合题意,不是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12.【答案】B
【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A. 雪花在寒风中飞舞 ,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故B正确;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的原因为气体分子频繁碰撞气球壁而产生的,故C错误;
D.石头间的空隙可见,不属于分子间隙。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3.【答案】间隙;引力;排斥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质的构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该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图A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 图B实验说明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综上 第1空、间隙; 第2空、引力; 第3空、排斥。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14.【答案】热传递;温度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
15.【答案】引力;温度;间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的原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墨水迅速散开来,这是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综上 第1空、 引力;第2空、温度; 第3空、间隙。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6.【答案】分子不停地做无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说明 煤分子在左无规则运动,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破镜不能重圆是由于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综上 第1空、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运动;第2空、 分子间存在间隙; 第3空、 较大; 第4空、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7.【答案】扩散;斥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用餐时,闻到了饭菜香,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注射器内装水,封住注射器前端,用力推活塞,水很难被压缩,是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形成扩散现象;水分子间存在斥力,压缩体积时,不能压缩更多。
18.【答案】扩散;温度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消毒液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
温度降低,味道明显变淡,分子无规则运动变慢,则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分析】闻到气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现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9.【答案】扩散;无规则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小红在客厅里就能闻到从厨房飘出来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析】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0.【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高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 解:分子总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茶香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浓郁的茶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高。【分析】 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21.【答案】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闻到荷花香,是花香分子进入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闻到香味,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22.【答案】(1)省力
(2)形状;扩散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杠杆的分类;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使用压蒜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2)蒜瓣在压力的作用下变碎了,改变了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闻到蒜香味,是因为蒜香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了扩散现象。
【分析】(1)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闻到气味,是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1)压蒜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2)[1]蒜瓣在压力的作用下变碎了,蒜瓣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能够闻到浓郁的蒜香味,是因为蒜香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导致的扩散现象。
23.【答案】(1)温度
(2)减小
(3)做功
【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分子热运动
24.【答案】(1)C
(2)1.7;8;先增大后减小
(3)不准确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
【解析】【解答】(1)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2)由试验结果可知 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 ,所以第二组试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100cm-98.3cm=2.7cm; 玻璃管翻转次数过少 ,没有充分混合所以减小的长度应该最小,所以错误数据为第8组,第9组减小的长度小于第8组; 当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时,水柱长度L1越大,混合后液柱减小的长度ΔL 先增大后减小;
(3)试验的间隔为水的长度为10cm,间隔很大,不能确定 酒精和水等体积混合液柱减小的长度最大。
综上 第1空、不准确 。
【分析】1、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分子和原子、原子包含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等,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测量数据间隔较大,不能以变化规律作为间隔中数据的最值。
25.【答案】(1)B
(2)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1)为了避免重力的干扰,所以在A应该盛装密度小的气体,所以二氧化氮装在B,
综上 第1空、 B;
(2) 静放一段时间后 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 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最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综上 第1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3) 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 ,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综上 第1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
【分析】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26.【答案】d;e;引力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图a:浓硫酸铜溶液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表明了分子热运动;
图d:红墨水滴入水中,发现红墨水扩散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图b: 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图e: 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综上 第1空、 d; 第2空、e; 第3空、引力。
【分析】1、微观粒子的构成特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
2、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