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4张PPT)
大明帝国的国家治理体系
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高三一轮复习专题
8.1 大明帝国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纲要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代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选必课标要求: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代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大明之变
(1368—1644)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赵茜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清代历史学家孟森《明史讲义》
1351
农民起义爆发
1352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部,娶其养女马氏,奉龙凤政权正朔。
1368 朱元璋称帝,建元洪武,
定都应天府(南京),建立明朝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综合以上材料,总结“洪武体制”的不变
政治上:厉行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
经济上:恢复小农经济,力推重农抑商
社会上:加强人民管理,扩张基层控制
思想上:推崇程朱理学,弘扬儒家教化
外交上:延拓朝贡体系,执行海禁政策
大明风华兴衰浮沉录
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刚明铁骨三百载,奈何时过境已迁。(不称臣、不纳贡;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太成祖,大明铁血开疆,国势渐上扬;(收燕云、统南北、征北漠、下西洋)
仁宣世,大明守成安邦,德威震海内;(宽松治国、息兵养民)
英代宗,大明遭土木变,由此盛转衰;(土木之变、南宫夺门)
宪孝武,大明虽逐趋颓,依然有治平;(中兴令主、荒唐游皇)
世穆神,大明仍显中兴,但回光返照;(倭寇之患、隆庆开海、万历中兴)
光熹思,大明万劫不复,终甲申国殇。(晚明三案、后金叩关、遇顺则止)
大明王朝
“惟我皇明诞膺天命,统一华夷,幅员之广,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南越海表,北抵沙漠,四极八荒,靡不来庭。
——《大明一统志》
视角一 明代的中央到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明代中央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明清时期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统治,其显著的特征就是摆脱了相权的纠葛,罢免了官僚机构之首的宰相。
朱元璋罢除宰相后,由皇帝直接统管六部,他不仅是最高决策者,也是最高执行者,大权独揽。但皇帝日理万机,事实上无法事事躬亲。一是忙不过来,二是许多事情他不了解,总要有人商量。所以不久就有了内阁制度,即召集一些文人学士备咨询,讨论大事以便皇帝决策。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设内阁制度(明成祖)
一、制度之变——政治建设与对内统治
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明史·职官志》
思考3:内阁大臣如何辅政?地位如何?权力如何?
内阁的这种变化会引起什么问题?
地位在不断提升,出现首辅专权。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廿二史札记》
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内阁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宰相)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繄宰臣是系。其贤邪忠佞,清正贪鄙,判若白黑,百世不可掩也。
——(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臣备员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摘编自《明神宗实录》
请小组讨论,根据以上两段材料梳理出下面的图表
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侍从顾问
(政治地位)
4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时期)
O
1
2
3
票拟也称票旨,是内阁大臣草拟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使用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宰相制 内阁制
相似
不同 地位 (权力来源)
职权
对皇权作用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侍从顾问,无决策权,不能正式统领百官,受宦官牵制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
宰相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内阁制的特点)
(行政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意愿)
思考?
万历初年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因此史书记载“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尔”,真的是这样吗?根据以上知识的学习,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评析明代在中央政府中枢机构运作中的主要特点。
到明成祖时,殿阁臣僚入值文渊阁,可以参预机务,但“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内阁》。)“批答出自御笔”。宣德初年,开始让内阁和个别部的尚书对中外奏章提出处理体检,用小票墨书,贴于疏面进上,称为“票拟”,然后呈皇帝“易红书批出”。(黄佐:《翰林记》卷二《传旨条旨》。)及至正统初时,英宗朱祁镇以9岁登极,年龄幼小,太皇太后专一委政内阁,使内阁票拟制度化。
明初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宣宗以后,渐通文墨,凡每日奏章文书,除皇帝亲批数本外,皆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分批。初时规定,批红须遵内阁票拟字样,只是字迹有偶误者,方得改正。明制,群臣奏进文书,由皇帝亲批数本,其馀由司礼监官按阁票所拟字样照录,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之,称“批红”。
——摘编自朱绍侯 齐涛 王育济 主编:《中国古代史》
提示:明代初年罢除丞相,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君权得到极大强化;皇帝因为政务繁重而增设内阁辅助处理,而后内阁首辅权势不断增大,甚至于“侵夺六曹职掌”,但内阁首辅始终有名无实,其地位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在政务处理中,内阁的“票拟”逐渐制度化,但明代君主用宦官的“批红”权与之形成制衡。
实战演练
C
【例题】视角: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期末·5)
明洪武九年六月,太祖下令废行中书省;十年六月,下令天下臣民言事者实封直达御前;七月,设通政司受内外章奏,于早朝汇达御前;十一年三月,又令六部“奏事勿关白中书省”。这些措施(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废除了丞相制度
C.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D.完善了奏折制度
【例题】视角:明代内阁地位(2020·江苏苏州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4)
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
A.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 B.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
C.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 D.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
D
例题演练:明朝司礼监代君批红对内阁票拟权力的牵制
【2017·全国卷2·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
A
视角一 明代的中央到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2.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概述明代对行省制度的改革内容,分析改革的主要目的。
提示:明代初年在废除中书省后,地方也废除行省,将地方的行政、监察和军政分设三司掌管;三司之间互不统属,分别归属中央相关部门;布政使司下又设府、县二级地方政权。主要目的是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实战演练
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因其“职居枢要”,凡国家大政必先“关白”丞相,然后奏闻皇上。与中央中枢省的机构相照应,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置平章政事和左、右丞,总管一省军、政、司法。
太祖朱元璋发现中书省的丞相和地方行省的权力过大,决心加以改革,其间经历了一个过程。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司(简称都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属于中央相关部门。布政使司下又设府(直隶州)、县(属州)二级地方政权,长官称知府(知州)、知县(知州)。
——摘编自朱绍侯 齐涛 王育济 主编:《中国古代史》
C
A
【例题】视角:明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2021·广东肇庆二模·4)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裁撤行中书省,全国除南京直辖区外,分为十二个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三司不相统属,分别隶属于朝廷。这反映出明初( )
A.废除了行省制度 B.削弱了六部权限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地方权力的扩大
【例题】视角:明代机构职能专业化(2023·辽宁丹东高三上期末·5)
明代在全国设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共15个一级政区,合称15省;另外创立省的派出机构一道,其中有守备道、兵备道、督粮道、提学道、清军道、驿传道等,均为专司一职的派出机构。这反映出明代( )
A.机构职能专业化 B.行政制度体系化
C.地方权力扩大化 D.地方层级多样化
大明督抚派出:有何特点?
B
【例题】视角:明代督抚职能的变化(2023·黑龙江大庆一模·5)
明代前期,督抚官员以行使监察职能为主,此外还处理地方特定事务;到明代中后期,督抚逐渐演变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监察职能已不再是其主要职能,但在行政序列上,督抚依然隶属于都察院系统。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
A.地方监察效能的提升 B.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C.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D.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视角二 明代后期张居正改革
了解明代中后期专制统治出现的危机。
提示:政治上,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的局面出现;经济上,土地兼并,赋役繁重,社会矛盾日益加深,农民起义不断。
1500—1600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诸朝(明孝、武、世、穆、神五宗)。在这一百年间,明王朝由盛转衰,呈现了危机的征兆。
在政治上,封建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出现了宦官专政与内阁纷争的局面。宦官贪污纳赂,搜刮民财,聚敛的财富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刘瑾籍没时,其家有“黄金250万两,银5000万两,其他珍宝无算”。太监王振家有金银60余库,珊瑚高六七尺20余株。
明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也表现在各派政治势力在内阁中的斗争。仁宗、宣宗时,开始由六部尚书兼大学士,“内阁渐崇”。英宗时,“阁权益重”。世宗鉴于武宗时宦官专权的教训,便抬高内阁的地位,阁臣的班次在六部之上,并确定“首辅”,主持内阁。首辅位尊权重,成为各派官僚集中争夺的对象。……徐阶、高拱、张居正迭为首辅,都是用权术取代前任,而自己又中了后任的圈套。
土地兼并,赋税、徭役及地租的加重,使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的日益加深,最后发展为推翻明王朝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依据材料,概述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改革的积极影响。
提示:张居正改革涉及整顿吏制、整饬边关、改革财税等方面,如“考成法”、“一条鞭法”等。张居正辅政十年,吏治所有改善,国家财政有所好转,边患问题得到基本肃清;同时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因素的产生。
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
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强公室,杜私门。”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张居正还在东南沿海地区分段设寨,修整兵船,严申海禁。在他当政的万历初年,基本上肃清了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明廷的“南倭北虏”的边患。
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这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在万历九年(1581)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是自唐朝行“两税法”以来,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大改革,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因素的产生。
——摘编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下卷)》
例题演练1: 视角:张居正改革综合理解(2017·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期末·4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宪宗成化时(1465~1487),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簿册上加以注明。六部若有容隐欺蔽,则由六科科臣检举,六科若有容隐欺蔽,则由内阁检举。“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它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作用。(6分)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来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
为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边境安宁,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改革虽然后来失败了,但是“一条鞭法”,或多或少地被保持了下来,甚至延续到了清朝。
但是改革不免触动了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他们下令撤销了张居正死时特加的官爵和封号,进而查抄家产。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不过,张居正为了保证改革的实施,不断打击异己。而且为了维护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甚至下令拆毁全国各地的书院,并且禁止王阳明“心学”的传播,导致明朝后期兴起的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被打压。
——摘编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下卷)》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张居正改革成败得失的理解。
提示:张居正改革处于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统治的末季,制度逐渐走向僵化,新经济因素在缓慢萌生。面对明王朝二百余年累积的各种矛盾,张居正大刀破斧进行整肃,在吏制、财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万历前十年,大明王朝财政状况有所改善,边患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国家重新恢复生机,史称“万历中兴”。但是本质而言,张居正改革不过是对固有专制秩序的局部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体制上的弊端。改革触及了保守官僚集团的利益,也触怒了皇帝的权威。等到张居正去世后,遭到反对派集团的攻讦。张居正改革中为维护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下令拆毁各地书院,压制“心学”传播,打压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新思潮。整体而言,张居正改革是专制统治集团应对危机的政策调整,因为各种原因而终止。大明王朝最终倾覆在农民战争的惊涛骇浪中。
史境探寻:大明救主缘何身后悲惨收场
既然是“宰相之杰”,为什么会遭到“身死之辱”呢?问题的要害就在于“张居正“威权震主,祸萌骖乘”。
《明神宗实录》的纂修官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给张居正的“盖棺定论”,还算客观公允,一方面肯定他的政绩:“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名实,清邮传,核地亩”,称赞他是“经济之才”;另一方面指出他的过失,尽管过不掩功,也足以使他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钳制言官,倚信佞幸”,然而,强调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下面几句:“威权震主,祸萌骖乘。何怪乎身死未几,而戮辱随之。”这段话看似史官通常的褒贬笔法,却不乏史家难得的史识,精髓就是八个字:“威权震主,祸萌骖乘”。原来是得罪了皇帝,所以才会招来大祸;仅仅是“钳制言官”之类,决不至于如此。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2006年4月北京第1版,第十二讲,第208~209页
居正死后数十年,大明终洪水滔天,万劫不复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明思宗召集百官不至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明思宗尸体上的覆布
沈伊默手书“明思宗殉国处”石碑
大明缘何灭亡
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疫灾常常与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尤与饥荒并发的频率最高。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等
右图为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其所绘温度曲线图看,中国古代主要有四个寒冷期和四个温暖期。这四个寒冷期是:(1)公元前1100至前80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周朝代商和西周前期,《今本竹书纪年》载到:“周孝王七年,江、汉俱冻。”这说明西周天气的确处于一个寒冷期。(2)公元初至60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灵帝光和五年(182年)冬天,史载:“东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3)1100年至1220年左右,大约相当于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4)1570年至1710年左右,此时正值欧洲小冰期,大约相当于明末清初。气候异常往往带来自然灾害、造成农业和畜牧业大量减产,加剧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冲突。
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和确立全国统治的基本史实,分析明清易代的原因。
史境探寻:大明灭亡因缘
居正死后数十年,大明终洪水滔天,万劫不复
提示: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同年,清朝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经过20多年,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击败,确立全国统治。明朝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战略失误;疫灾严重,人口损失惨重;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加剧民族矛盾。
原创题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4年3月(农历),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下诏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进军入京勤王,内阁与六部大臣深知此举意味着放弃宁远及山海关外大片国土,不敢承担责任,借口“一寸山河一寸金”,反对征调吴三桂入关。未等吴三桂率军到达,李自成已经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大明帝国传位十二世十六帝,历二百七十六年,终告覆亡。17世纪40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
(1)崇祯皇帝“遗诏”中明朝灭亡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说两位君主死后,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余音:澎湃世界大潮下的中外畅想曲
17世纪40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中外关联
政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与世界民主大潮背离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经济:新经济萌芽遭到扼杀
英国推行重商主义,对外殖民扩张
思想:早期启蒙思想无法化为思潮
英国启蒙思想传播,影响法国等欧洲国家
结论:中国晚明虽有渐变趋势,但因为自身社会原因无法实现社会转型,失去了赶超世界潮流的良好机遇……
问题引申: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视角进行归纳总结。
依据材料,感悟白银流入下的晚明变奏。
视角三 明代的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
1.明代的官员选拔制度
概括明朝初年科举制度实施的主要特点,评价明代的八股取士。
提示:主要特点:其一是建立与科举制度配套的学校体系,上至国子监,下至府县学,学校的生员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必备资格;其二是学校的教程以四书五经、明代的诰令、律法等为主;其三是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以八股文为范式;其四是科举考试逐渐成为三级定制;其五是中选者按照成绩等次赐予功名出身,取得入仕为官的资格。评价:八股取士成为知识分子晋升仕途的必备路径,思想逐渐受到禁锢,创新批判思维被扼杀,对经世济民一概不留心。
明代学校大体有三类:国子学、府(州)县学和村镇的民间社学。入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分官生和民生两种。监生最多时近万人。他们学习的课程有《大诰》、《大明律》、四书、五经和刘向的《说苑》等。洪武年间的监生结业后可直接做官。
洪武三年(1370年),明朝开始举行乡试,次年举行会试和殿试。因所取多后生少年,缺乏历事经验,并且国初用人急切,太祖乃于洪武六年二月下令停止科举,直到洪武十五年八月始下诏恢复。从洪武十八年起,重又举行会试,此后三年一科成为定制。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
考试的办法是,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永乐中期,命胡广等编纂和刊行了《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即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
明代的学校和科举制度,实际上是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读书人为猎取功名,埋头于四书、五经,写僵化的八股文,对那些经世致用的知识概不留心。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下册
B
方式 特简 其他14种方式 总计
人数 46人 115人 161人
占比 28.6% 71.4% 100%
【例题】 视角:明代阁臣选拔方式统计表(2023·辽宁协作校高三上期末·6)
明代阁臣选拔方式统计如下表所示,其中“特简”指由皇帝独断亲简,这反映了( )
A.皇帝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B.皇帝选拔阁臣时会参酌他方意见
C.实用型政治人才易被推荐
D.阁臣品质与科举考试标准相一致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和历史纵横,分析明朝科举考试中形成南北(中)卷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科举制度南北(中)卷的主要作用。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建国之初,“会试之额,国初无定”,“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在这样的科举制度设计下,南方举子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应试优势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了平衡南北文化水平的差异,明仁宗洪熙元年,杨士奇向皇帝以“长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为据建议采取“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十分之六),北人十四(十分之四)”的政策,具体实际操作的层面。在“宣德、正统间”,又确立了“分为南北中卷,以白人为率,则南取五十五名,北取三十五名”这一具体的进士配额比例。……这种做法依然是延续传统中国历代政府采取的“中庸”方式,即在加强政治统治的向心力、保证人才素质和确保人才选拔制度公平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并根据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新变化适时调整政策。
——摘编自龙昌蔚:《科举制中地缘政治利益的分配及其影响——以明代科举制南北分卷为例》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和历史纵横,分析明朝科举考试中形成南北(中)卷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其一是历史上北宋时期已经有南北单独录取的先例;其二是两宋以来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举子的文化水平和应试优势明显,南北分卷有利于平衡南北文化水平差异,也能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其三也是专制王朝加强政治统治的向心力、保证人才素质和确保人才选拔制度公平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的需要;其四是依据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新变化适时作出调整。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科举制度南北(中)卷的主要作用。
提示:主要作用,其一是有利于明帝国初期的政治稳定;其二有利于明朝政府选拔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
A
D
【例题】视角:明代科举南北分卷的意图(2023·山西晋中高二上期末·10)
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
A.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 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例题】视角:明代科举南北分卷的影响(2023·浙江衢州金衢六校联盟高二上期末·9)
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分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这一时期的会试( )
A.是考核官员的主要方式 B.由皇帝亲自主持
C.以品德作为选拔的依据 D.有利于选拔不同地域的人才
视角三 明代的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
2.明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了解明代官员在考核方式上的主要类别,概括这些方式的差异。
提示:明代官员考核主要包括“考满”和“考察”,前者属于对微观个体的个性化考核,后者属于对宏观群体的全面性考核。“考满”重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任期政绩,“考察”重对明朝所有官员“全覆盖”考核。
明代官员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考满”和“考察”,前者属于对微观个体的个性化考核,后者属于对宏观群体的全面性考核。“考满”,是针对每一位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任期政绩,“考满之法,三年给由,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明史》卷47),具体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有司量其功过,分出等次,以此为据决定该官员之去留升降。“考察”,是定期对大明王朝所有官员开展考核,可以说是“全覆盖”——“通天下内外官计之”。
——摘编自徐佳,中央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明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启示》
了解明代官员在考核方式上的主要类别,概括这些方式的差异。
提示:主要特点,其一是“考满”和“考察”制度都形成体系化、常态化的运作程序;其二是“考察”制度在运作机制中突显一定公正性、随机性和灵活性。客观而言,这种官员考核制度的趋于严密与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政治环境紧密关联。
对京官群体的考满,是按照级别划线,四品及以上官员,有司将其考满情况上奏皇帝,由皇帝定夺结果,四品以下官员,“先由正官察其行能,验其勤惰,从公考核明白,开写称职、平常、不称职词语选监察御史考核”。
京官考察,即“京察”,初无定制,天顺八年(1464年)规定“京官每十年考察一次,不拘见任、带俸、丁忧、公差、养病等项,俱公同本衙门堂上官考察”,才明确了京察十年举行一次,在制度层面成为常态化的考核制度。弘治十七年(1504年)又改为“六年一次,著为令”。
高级官员自己向皇帝述职,有不实之处,监察官员可以予以弹劾。其他官员则由有司按程序进行考察。有“访单”制度,为了确保京察公正,提前给在京言官发放空白文书单子,用来填写所知京官的优劣事迹,可以实名填写,亦可匿名填写,以期广泛征求对被考核对象的反映。
外官考察,即“外察”,又包括朝觐考察和巡察。朝觐考察,即地方官员定期到京师朝觐皇帝,朝廷顺便予以考察。巡察,则是朝廷派出官员对各地方进行巡视考察,起初巡察制度遣官无定制,往往带有临时事务性质,带有一定的随机性、灵活性。明代还要求在巡察结束后,负责巡察事务的官员要将“各官廉、勤、公、谨 俱要指摘所行实事若干件开报,不得用笼统考语塞责”(《大明会典》卷210)。
——摘编自徐佳,中央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明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启示》
D
初考 再考 三考 最终等第
称职 未予考核 称职 称职
未予考核 未予考核 称职 称职
未予考核 称职 平常 平常
平常 未予考核 称职 平常
未予考核 平常 不称职 不称职
【例题】视角:明成祖时期官员考核情况表(2019·河北保定高三上期末·27)
下表为明朝对部分官员的考核情况,由此表可知,明朝( )
表 明永乐九年考满赏罚补充规定
A.对官员考核结果是官员黜陟的唯一依据
B.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官员考核体系
C.对官员管理实行奖惩一体
D.力图掌握官吏的真实情况
A
【例题】视角:明朝官吏考核与地方治理(2023·安徽淮南二模·27)
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宣德开始,赋税征收未完,不能进入考满程序,地方官的行政重心转移到“钱粮”一事上。材料表明( )
A.考核制度深刻影响地方管理 B.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
C.明朝官吏考核制度逐渐完善 D.中央集权加强制约地方发展
拓展阅读3:张居正改革的“考成法”
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衙门,凡属应办公事,都要根据事情的缓急,拟定期限办理,设置文薄登记存照,依限办完注销。若地方行事拖延,则部院纠举;部院注销有误,则六科纠举;六科奏报不实,则内阁纠举。考核结果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考成法的推行,大大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转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下卷)》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改革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其一是大明帝国政治体制运作了两百年,官僚系统因循守旧,导致积弊丛生,效率低下;其二是张居正借肃清吏制,提高行政效率同时,也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内阁首辅的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考成法”改革的作用。
提示:从积极影响来看,其一是改革有利于澄清吏制,一定程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大明帝国国家机器顺畅运作,重新出现了“中兴”迹象;其二通过改革树立了张居正的威望,巩固了其内阁首辅的地位。从局限性来看,张居正的“考成法”改革不过是大明帝国腐烂的官僚机制一次短暂的局部调整,虽然给了这个两百年专制帝国一丝中兴的生机,却始终摆脱不了人治环境的制约。加之张居正死后,其改革措施大部分被废除,大明帝国最终难以逃脱覆亡的历史结局。
视角三 明代的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
3.明代的监察制度
依据材料,分析明代监察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提示:主要特点,其一是监察系统科道分设,对口监察;其二是监察官员品秩低微,威权甚重;其三是监察体系直辖于君主,独立系统。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十月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110人,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明史》卷七三《职官志二·都察院》。)
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洪武十年隶承敕监,十二年改隶通政司。十三年置谏院,成为独立机构。后谏院虽罢,六科给事中仍独立存在,负责稽查各部。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如有违误,则予驳正。(《明史》卷七三《职官志三·六科》。)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依据材料,评析明代监察制度的实质。
提示:本质而言,明代监察制度依然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并且伴随明清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其监察效能进一步被压缩为君主实施专制统治,监控官僚系统的工具。
(六科给事中)《明史》卷七十四《职官三》:
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
“(明给事中)无面折廷诤之威风,由言谏之官渐变为纠察之官,所谓封驳、注销、奏闻、弹劾者均不过代天子以察百事,乃其耳目手足耳,决不是以言谏天子、纠朝廷也”。
——据张金鉴著:《中国文官制度史》
A
A
【例题】 视角:明代的给事中(2023·河北邯郸三模·5)
明朝虽无门下省,但是仿唐宋谏官之制,设立了正七品的监察官给事中,凡“朝政阙失,军民利病,皆得言之”,甚至皇帝批复了各衙门的本章之后,给事中也可以驳正其违误。据此可知,明代的给事中( )
A.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B.完全为君主专制服务
C.杜绝了贪污腐败现象 D.对官吏考核影响重大
【例题】视角:明代的监察制度(2023·北京海淀二模·5)
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 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视角四 明清的法律与教化(两朝合并一起)
1.明清的法律
依据材料,了解明清时期法律的演变。
提示:明清在法律制度上是一个体系。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又制定了《大明会典》,作为行政规范性质的法典。清朝顺治四年,在《大明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大清律集解附例》。康熙开始,仿照明会典编纂《清会典》,其后屡次增订,形成了《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事例》《光绪会典》五部会典。清代还制定过《回律》《番律》《蒙古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和《苗例》等针对少数民族的单行法律法规,以适应不同民族地区的司法需要。
在法律制度上,明清是一个体系。洪武三十年,明太祖主持制定了《大明律》三十卷,首列名例,次按六部分类。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又制定了《大明会典》,作为行政规范性质的法典。正德、嘉靖、万历时对《会典》进行了多次校刊增订。流传至今的《大明会典》就是万历续纂本。清朝顺治四年,在《大明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大清律集解附例》,体例内容基本同《大明律》相仿。康熙、雍正、乾隆时对《大清律例》不断修订,到乾隆五年定稿。今天看到的《大清律例》就是乾隆本。康熙开始,仿照明会典编纂《清会典》,其后屡次增订,形成了《雍正会典》《乾隆会典》《嘉庆会典事例》《光绪会典》五部会典。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还制定过《回律》《番律》《蒙古律》《西宁番子治罪条例》和《苗例》等针对少数民族的单行法律法规,以适应不同民族地区的司法需要。
随着古代法制的发展,到了明清,“例”越来越重要。由于明太祖强调“祖制”不得更改一字,在法律实施中为了弥补《大明律》的不足,从明孝宗时开始用“条例”和“事例”辅助法律。后来,由“以例辅律”发展为“以例破律”。清代继承了明代编订条例的做法,在编制《大清律》时就附有条例,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每个皇帝都增订条例,由此决定了清代司法中“例”占具优先地位,有例从例,无例才从律。
——摘编自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B
B
【例题】视角:《大明律》中的经济立法(2023·山西大同三模·27)
《大明律·刑律》“诈伪”中的“私铸铜钱”条规定:凡私铸铜钱者,绞……若将时用铜钱剪错薄小,取铜以求利者,杖一百。“伪造宝钞”条规定:若将宝钞挑剜补、犊描改以真作伪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据此可知当时( )
A.货币供求矛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B.政府重视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
C.流通的货币以贵金属和纸币为主 D.拜金主义导致社会欺诈行为泛滥
【例题】 视角:《大清律》中的边疆治理(2023·广东新高考高三上期末·5)
《大清律》规定苗疆地区苗汉之间的诉讼,按大清律治罪;西藏由驻藏大臣,新疆由驻防将军、参赞大臣负责该地区的司法。这一规定( )
A.有利于实现民族自治 B.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分化
例题演练2:视角:《大明律》(2019·河北保定高三上学期期末·45)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注重立法,明朝统治者在“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统治思想下,为了防止官吏职务犯罪,统治者们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太祖时贪污腐败的官吏惩治格外的严厉,建国伊始就制定影响深远的《大明律》。《大明律》雏形始于洪武元年,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开始效仿《唐律》进行多次修改,对体例、篇目不断修改完善,后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颁行天下。《大明律》改变了自唐以来的法律体系结构,便于诸司掌握和实施法律。《大明律》的内容共有460条,其中对于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多,在量刑上大抵是罪轻者更为减轻,罪重者更为加重。《名例》一卷,分五刑、十恶、八议等,大部分的条款是对官吏履职情况的规定,特别是负责监督、裁判等重要职权的监临主守的失职犯罪行为制定了残酷刑罚;《吏律》二卷,由以侧重惩治官吏的职务犯罪行为的《职制律》和以侧重处罚官吏违反办事规程行为的《公式律》这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指地主阶级内部的诉讼,后者主要指对谋反、大逆等民变的严厉措施。《大明律》重在整肃吏治,涉及官吏职务犯罪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吏律》和《刑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之历朝更加明确具体和严厉。
——摘编自林颖瑜《明朝的廉政法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大明律》的作用。(7分)
依据材料,理解中华法系的特点。
提示: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历史悠久,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法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由于阶级局限性,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
秦汉以来的法制,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法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形成了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明清的法制体系,把中华法系推到了尽头,却缺乏向近代法制体系转化的内在机制。到了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视角四 明清的法律与教化(两朝合并一起)
2.明清的教化
依据材料,了解明清时期乡约在地方治理方面的概况。
提示:明清鼓励各地实行乡约自治。明太祖诏令各地从里甲中推选三到十名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德行有见识并为众人所敬服的老人负责本地教化,向全国颁布了《六谕》圣训令臣民遵行。清朝建立后,又重新公布明太祖的《六谕》,康熙帝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上谕十六条》,更针对清代地方社会的治理,命人在各地宣讲。
明清对宋代创建的这种地方“训俗”治理体系非常重视,鼓励各地实行乡约自治,甚至连皇帝也亲自编著。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各地从里甲中推选三到十名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德行有见识并为众人所敬服的老人负责本地教化,向全国颁布了《六谕》圣训:“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作非为。”令臣民遵行。这《六谕》简明而又易诵易记,可谓“训俗”的经典之作。清朝建立后,又重新公布明太祖的《六谕》,康熙帝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上谕十六条》,更针对清代地方社会的治理,命人在各地宣讲。
——摘编自闫爱民:《宋代士人群体如何参与地方治理》[J].载《人民论坛》2020年7月
例题演练2:视角:《大明律》(2019·河北保定高三上学期期末·45)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注重立法,明朝统治者在“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统治思想下,为了防止官吏职务犯罪,统治者们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太祖时贪污腐败的官吏惩治格外的严厉,建国伊始就制定影响深远的《大明律》。《大明律》雏形始于洪武元年,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开始效仿《唐律》进行多次修改,对体例、篇目不断修改完善,后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颁行天下。《大明律》改变了自唐以来的法律体系结构,便于诸司掌握和实施法律。《大明律律》的内容共有460条,其中对于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多,在量刑上大抵是罪轻者更为减轻,罪重者更为加重。《名例》一卷,分五刑、十恶、八议等,大部分的条款是对官吏履职情况的规定,特别是负责监督、裁判等重要职权的监临主守的失职犯罪行为制定了残酷刑罚;《吏律》二卷,由以侧重惩治官吏的职务犯罪行为的《职制律》和以侧重处罚官吏违反办事规程行为的《公式律》这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指地主阶级内部的诉讼,后者主要指对谋反、大逆等民变的严厉措施。《大明律》重在整肃吏治,涉及官吏职务犯罪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吏律》和《刑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之历朝更加明确具体和严厉。
——摘编自林颖瑜《明朝的廉政法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大明律》的作用。(7分)
例题演练3:视角:晚明徽州乡约(2023·安徽合肥一模·27)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响应与配合官府推行乡约,晚明时期徽州宗族在乡约实践中根据宗族教化和治理等现实需要,对明太祖圣谕六言进行了宣讲、演绎与阐释,这一活动或主要由宗族官僚等精英直接进行,或由宗族直接借用地方官演绎阐释的文本,或吸收借鉴罗汝芳等理学家演绎阐释的文本进行再加工,广泛吸收借鉴前人或时人演绎阐释圣谕六言的成果是晚明徽州宗族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文本形式看,晚明徽州宗族对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或最终形成独立成篇的文字并收录于族规之中,或将演绎圣谕六言的文字与族规祖训融为一体而成为宗族规训的一部分。徽州宗族对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终极目标是将宗族所在地乡族社区建成模范乡里,将自身宗族打造成模范宗族。
——摘编自陈瑞《牖民化俗:晚明徽州乡约实践中地方宗族对太祖圣谕六言的宣讲、演绎与阐释》
(1)根据材料,概括晚明时期徽州宗族宣讲圣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明时期徽州宗族宣讲圣谕的积极作用。(9分)
视角五 明代的货币和赋役制度演变
1.明代货币体制的演变
依据材料,概括明中后期白银内流的主要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其一是明初钱钞并用的货币格局到明中期无以为继;其二是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西班牙殖民者进入到了美洲进行开发,而美洲正拥有者丰富的银矿,这就为白银的大量开采创造了可能;其三是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顶尖的手工制造业,中国出产的丝绸和瓷器在欧洲广受欢迎,这就为白银流入中国奠定了条件。其四是当时明朝部分放开了海禁,也就是说中国的海外贸易在朝廷允许的范畴之内逐渐又进入了一个活跃期,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
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开国皇帝朱元璋发钞——而且为不兑换制度之钞,甚至禁止民间使用白银,“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听”,做法跟元代很类似。明朝初年,在交易时,“百文以上用钞(纸币),百文以下用钱(铜钱),法之至善也”,但行之未久,“钞法日废”;宣德时,“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至嘉靖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等
白银大量内流之际,正值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世界各国陆续被卷入世界市场。此时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发现了丰富的银矿,仅秘鲁的波多西一地年产白银已达20余万公斤。……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以及其它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极好的声誉和销路。几乎同一时期,明朝部分开放了海禁,私人出海贸易部分获得了合法的身份。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B
年代 宝钞 白银 谷物和绢布
1402~1424(明成祖) 82.5 1 16.5
1424~1425(明仁宗) 66.7 0 33.3
1425~1435(明宣宗) 22.5 2.5 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 0 64.8 35.2
1450~1456(明代宗) 0 90 10
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 0 93.9 6.1
1464~1487(明宪宗) 0 100 0
【例题】17 视角: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2021·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期末·4)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 表1 解读合理的是( )
A.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B.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明代土地交易买卖频繁 D.谷物和绢帛一直是主要交换媒介
依据材料,归纳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作用。
提示:白银货币化使中国市场变得活跃,商品经济繁荣;中国历来是一个白银贫乏国,本国不产白银,但是白银需求旺盛,这就推动了明代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作为重要的货币和价值媒介,其本身的价值会让很多事物逐渐商品化,进而逐渐改变了明代的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相对于实物和铜钱来说,白银的体积更小价值更高,便于进行流通和管理,这就推动明代赋税制度的改革。
明代白银货币化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贵金属货币流通、循环,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中国巨大的日益增长的白银需求,求远大过于供,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白银货币的扩展,官可以买得,学可以进得,徭役可以代得,有了罪过也可以通过纳银顶罪。银子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陈腐的本末说教,社会风尚焉得不大改?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
提示:白银货币化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体现出白银货币化的出现在明朝中后期蕴含了国家的近代转型的因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实现了与中国的直接海上贸易。由于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极具竞争力,欧洲国家不得不用从美洲等地掠夺的白银加以交换。白银因此大量流入中国,这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金属货币,明朝的长途贸易、大额贸易也因此得以兴盛,商业资本逐渐集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迫使政府在财政制度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江南等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庶,也引发了社会风气的奢侈化,冲击了传统的义利观念。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还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中国在明朝中后期进入“白银时代”,社会诸多领域出现了向近代转型的趋势,但由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当时未能完成国家发展的转型。
明代白银货币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即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由于中国自身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进行极大地扩展。明朝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全球新时代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围绕“‘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
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实战演练
高考真题:视角:明代白银货币化(2022·广东高考·17)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2 明代财政收入
——摘《明实录》
材料二
《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高考真题:视角:明代白银货币化(2022·广东高考·17)
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6分)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视角五 明代的货币和赋役制度演变
2.明代赋役体制的演变
依据材料,分析明朝“一条鞭法”改革出现的背景和特点。
提示:背景在于明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和赋役不均的情况日益严重,农民大量逃亡,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特点在于丁亩承担,赋役合并,折成银两,统一征收。
明初实行按田亩征收田赋,按户、丁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具体方法袭用了8世纪时中唐的两税法,分夏秋二次(8月与9月)收取去冬早夏及夏秋收割的粮食(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水稻)。为此,明政府编制了《鱼鳞册》(登记田亩)和《黄册》(登记人口)。 明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和赋役不均的情况日益严重,农民大量逃亡,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明代的“一条鞭法”,是一种赋役合并的制度。
——摘编自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中国经济史》
依据材料,分析明朝“一条鞭法”改革出现的背景和特点。
提示:背景在于明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和赋役不均的情况日益严重,农民大量逃亡,国家财政出现了危机;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特点在于丁亩承担,赋役合并,折成银两,统一征收。
一条鞭法作为赋役制度的改革早在嘉靖时期已在部分地区出现,其要点是:“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即把徭役折成银两,把役银向人丁、税粮均派,把赋税与徭役简化为一次编审,即一条鞭编审,故称一条鞭(或一条编)法。
张居正认为这是整顿赋役、改善财政的有力措施,极力督促各地官推行此法。又对湖广巡按说:“此法在南方便,既与民宜,因之可也”;又对山东巡按说:“条编之法,近旨已尽事理,其中言不便者,十之一二耳,法当宜民,政以人举,民苟宜之,何分南北”。到万历九年(1581年)决定把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各地,使它成为全国统一的新赋役制度。这就是《明史.食货志》所说的:“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把过去按照户、丁派役的方法,改为按照丁、粮(地)派役,也就是说,把徭役的一部分转移到税粮(土地)中去。与此同时,税粮中除漕粮中的白粮必须征米外,其他实物都改为折收银两,并由官府统一征收、解运。它部分地改变了过去赋役负担不均的状况,并且由于一条鞭法编银征收,使政府的征收简便而有所保证。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A
【例题】视角:明代前期赋役制度(2021·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9)
《明史》载:政府田赋的征收,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做法( )
A.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B.推动了税收政策调整
C.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D.有利于小农经济稳定
依据材料,认识明朝“一条鞭法”改革的意义。
提示:意义在于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的一大进步,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它把各种徭役折成银两,不但与赋税的货币化步调一致,而且以货币(银两)征解,使赋役简单化、一元化,是符合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趋势的。
一条鞭法实施后,在江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时人评论说:“行一条鞭法,从此役无偏累,人始有种田之利,而城中富室始肯买田,乡间贫民始不肯轻弃其田矣。至今田不荒芜,人不逃窜,钱粮不拖欠。”由于南北经济情况的差异,一条鞭法推广到北方后,在短时间内必然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在总体上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即使先前认为一条鞭法不便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实施此法后,“邑土称其便”。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各种徭役折成银两,不但与赋税的货币化步调一致,而且以货币(银两)征解,使赋役简单化、一元化,是符合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趋势的。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C
【例题】 视角:明代后期赋役制度调整的影响(2020·湖南益阳高三上学期期末·7)
明朝曾严禁金银在市场流通,不过民间私下使用金银的情况始终未断绝。后来市场上逐渐有充足的白银来充当流通货币,1581年,“一条鞭法”正式确立以白银为主币、 铜钱为辅币的新货币体系,“大明宝钞”退出实际流通。明朝后期货币制度的调整( )
A.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B.增强了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
C.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利于营造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
视角六 明代的户籍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
1.明代的户籍制度
依据材料概括明朝黄册制度的特点。分析明朝黄册制度走向瓦解的原因。
提示:特点在于黄册制度与供役的里甲制度相联系。瓦解的原因在于一条鞭法的推行,赋役征发以田土为中心,黄册制度与里甲制度基本上走向瓦解。
黄册的首次编制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因各布政司总汇府州县之册籍而成的上呈户部之册用黄纸做封面,故称黄册。黄册与原编户口册籍相比较,其重要特点,就是它与供役的里甲制度相联系,故又称赋役黄册……黄册登记与里甲编制是以户为单位。随着嘉靖后一条鞭法的推行,又出现了以田土为中心编制的《赋役全书》。至此,黄册制度与里甲制度就基本上瓦解了。
——摘编自张德信:《明朝典章制度》
C
B
【例题】视角:明代中期的社会流民管理(2023·山东滨州二模·4)
明中期,政府对社会流民的管理在沿袭“劝归原籍,皆给牛、种、口粮”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编排户籍附人州县”的办法,在流民聚居地“重编里甲,新造黄册”。这一调整的出发点是( )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平衡全国人口布局
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D.革新地方行政区划
【例题】视角:明代的“粮长制”(2020·山东济南一模·4)
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依据材料,评价明代户籍管理中的职业分籍制度。
提示:职业分籍方便统治者集中管理和控制人民,起到稳固社会秩序的目的;专属的军籍、匠籍也有利于政府军事防御、官营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但这种分籍固化管理不利于社会流动,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后,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明初社会庶民百姓大致可分为民籍、军籍、匠籍三类。全国人民都按职业划分户籍,永代世袭,不得变换,这是明代户籍管理的一大特色。这样做的用意,是让百姓“毕以其业著籍”,“各守本业”,便于统治者集中管理和控制。军队完全由皇帝掌握,士兵都是佥民为军户,世袭不改。军户按卫所编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卫所制度又是和屯田制度合一的。屯田以军屯规模最大,组织也最完备,无军不屯,每年得粮几百万石。明政府设立军籍,目的就是要兵、农分离,不致内忧外患之时无兵可用。军屯制度寓兵于农,政府无养兵之费,而军队有保卫地方之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则沿袭元代的方法,设匠籍制。匠籍的种类很多,有厨役、裁缝、盐灶、土木、织造、矿冶、马户、船户等几十类,籍皆世袭,服役方法有轮班、住坐和存留三种。洪武年间,政府控制的工匠有20多万,建立了庞大的官府手工业。宫廷、贵族、大官僚和军队所需要的手工业品都由官府手工业作坊生产,不仰给于市场。
——摘编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下卷)》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匠、军籍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二身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于士流的。轮班匠的劳动是无偿的,要手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这样,轮班匠实际名存实亡,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明中期开始的逐步深化的匠役改革无疑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到了清代,持续了4个半世纪的匠户制度正式终结。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清匠户制度走向终结展开历史解释。要求:写出原因、影响。
提示:明朝初期政府强化对人民的控制,采取了职业分籍的管理方式,匠人被单独编入户籍,世代相袭,不得改籍。匠户、军户社会地位低于一般的民户,也很难应试跻于士流,加之在官营作坊中遭受管制盘剥,且为无偿劳役,因此采取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由此,明朝政府不得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采取以银代役。轮班坐匠制度逐渐名存实亡,匠籍者可以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此种匠役改革有利于明代民间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下封建王朝政府不得不调整户籍政策的结果。到清代,匠户制度正式总结。
【例题】视角:明代的匠役改革(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四·26)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 )
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
C
视角六 明代的户籍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
2.明代的基层治理
里甲制度是明朝前期的基层社会组织。明太祖朱元璋早在建立明朝之前,在部分地区已设立里甲制度。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里甲制度便开始向全国推广开来。里甲制度建立之后,在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明朝政权的巩固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明代里甲制度的作用:
一、赋役征收
里甲制度设立的最主要原因是保证赋役的征收。赋役征收对一个政权来说是一项极为重大的事件,关系到统治机构能否顺利的维持下去,地方官员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本地方每年赋役征收的正常完成。
二、人口管理
明政府在里甲制度设立之初,就明确表明“邑之分里,便催科也,里之分甲,便稽查也”。明代在人口管理的严密程度上可谓是空前,“定更后,禁止夜行,如生产急病请稳延医之类,经保甲长验明给与夜行牌,方准放究,甲长容隐者并罪”由此不难看出,里甲制度还是人口管理的工具。事实上,限制人民自由,使其生活封闭,是里甲制度的第二大作用。
三、约束乡里
里甲制度除了保证赋役征收、管理人口之外,第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约束乡里。
里甲制度对于维护明朝的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里甲要明,户丁要尽、户丁既尽,虽无井田之拘,约束在于邻里”又规定“凡民邻里,互相知丁,互知务业,俱在里、甲、县、州、府务必周知。市村绝不许有逸夫”在里甲的约束下,明初人们的生产生活范围是非常狭小的,社会治安也是一片良好。
——摘编自葛华阳:《明代里甲制度作用评析》
【提升】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
(1)依据材料概括明代里甲制度的作用。
提示:赋役征收、人口管理、约束乡里。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的里甲制度。
提示:从积极上看,里甲制度首先保证了明朝政府赋役的征发,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明朝政权的巩固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里甲制度由于对人口进行严格的控制,因而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社会治安的良好。整体而言,该制度对稳定明朝初年的社会秩序,巩固新王朝的统治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消极上看,中国古代自唐宋以后政府对社会人群的管制已渐趋松弛,社会阶层流动一定程度加快,商品经济日渐走向繁荣。明朝建立朱元璋采取严密的社会控制,无疑是从政策上重新强化人群管控,与经济发展客观趋势背道而驰。明朝初年尽管社会趋于稳定,但是唐宋以来的商品经济发展趋势受到遏制,阻碍了历史发展进程。
依据材料,概括王阳明在赣州推行“十家牌法”的原因。分析“十家牌法”的实质和影响。
提示:原因首先是明朝中期以后,赣州地盗匪横生,百姓与盗匪关系密切,政府“剿匪”困难;其次是方便政府控制人民的实际需要,借以实现稳定乡村、改造村民、和谐乡风的治理目标。实质是一种将传统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制度,其重点在实现控制,其目的就是要有效实现稳定乡村、改造村民、和谐乡风的治理目标。这一模式继承又改造了传统的保甲法而来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具有一定创新意义。这一模式对于后世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由于明中期以后,当时赣南等地流民增多,人员复杂,盗贼横行,地方为盗之风盛行,许多百姓与盗匪关系密切,成为“盗区”,给“征剿”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王阳明便出台“十家牌法”:以十家共一牌,轮流每家一天上各家巡查出入诸事项,敦促各家各户务必尊德重教、遵纪守法,凡有违反规定者,视情节轻重作相应处置,有严重者,须十家连坐。“十家牌邻互相纠察;容隐不举正者,十家均罪。”王阳明对于实施“十家牌法”的措施效果非常坚定自信,曾连发告谕,督促各地推广实行,认为“凡十家牌法,其法甚约,其治甚广。”王阳明还把十家牌法推行到云南平定思恩的少数民族地区,再次肯定其“诚亦弭盗安民之良法”,强调:“诚使此法一行,则不待调发,而处处皆兵;不待屯聚,而家家皆兵;不待蓄养,而人人皆兵;无馈运之劳,而粮饷足;无关隘之设,而守御固。”而对于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应付敷衍现象要求予以“督责整理”。显然,王阳明的“十家牌法”,其实质是一种将传统的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制度,其重点在实现控制,其目的就是要有效实现稳定乡村、改造村民、和谐乡风的治理目标。应该说,这是继承又改造了传统的保甲法而来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具有一定创新意义。这一模式对于后世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一直为后世所沿用,“赣州保甲之法,起于正德中王文成公抚虔时所立,历代奉行故事。”
——摘编自董根洪:《论王阳明的治国理政思想》
C
【例题】视角:明代王阳明的《南赣乡约》(2022·广州高三调研·4)
王阳明为官时曾制定《南赣乡约》,其中有“男女长成,各宜及时嫁娶;往往女家责聘礼不充,男家责嫁妆不丰,遂致愆期(延期)”,要求德高望重的“约长”担负疏通责任,“随时(促成)婚嫁”。这一规定( )
A.削弱了宗族的凝聚力 B.表明乡民接受了理学思想
C.有助于加强基层治理 D.改变了儒家传统义利观念
视角六 明代的户籍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救济
3.明代的社会救济
依据材料,概括明代政府实施社会优抚中的主要特点。分析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
提示:特点:统治者重视,颁布诏书和法令保证官吏执行;优抚措施覆盖范围较广泛;尤其优待老人,对善待老人者采取表彰和奖励。原因:本质上是巩固明王朝统治秩序的需要,稳定民心;明太祖出身贫苦,对底层人民的困苦深有感触,更能体恤民情;历朝历代政府救济和社会优抚的传统;儒家德治民本思想的影响。
明太祖推行多项社会福利政策,比如:设立免费医院(漏泽园)、养老院(养济院)和免费公墓(养济院)统统出现。还曾经试验过“保障房”政策,下令在都城南京试点,郊外修建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对于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要给予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尊重,还颁布诏书和法令,规定每个地方政府都要善待老人,县官需要定期送去米、面、衣物等进行慰问。他担心下面官吏执行不力,就又下令礼部尚书,用中央政府部门再次重申这项政策。为了让70岁以上的老人更好地安度晚年,允许可免除一个儿子的徭役。
——摘编自欧阳玲、鲍鹭滨主编:《厦门六中素质教育课改研究丛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集萃·中国古代史(下卷)》
【学思之窗】
通过立法强化政府的救助职能,保证社会救济能够形成制度化。但是在人治社会下,法律的执行难以长久持续。
依据材料,概括义庄救助的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提示:特点在于救助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救助和生活救助两大类;义庄的救助对象仍以贫苦族人为重点;义庄的救助对象一般以族人为限。作用在于由于善堂和义庄等民间救助组织的设立,有利于保障民众生活,维持社会秩序。
明清时期义庄的救助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救助和生活救助两大类。在科举时代,通过读书取得功名,进而博取一官半职,无疑是普通民众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重要渠道,所以宗族义庄对教育事业格外重视,除设立义学、义塾教育子弟外,还采取物质补助的办法,激励子弟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在保障族人生活方面,财力特别雄厚的义庄,往往有不限贫富,对族人予以普遍物质补助的举动,但总体而论,义庄的救助对象仍以贫苦族人为重点,诸如鳏寡、贫病、孤儿之类的宗族成员,不仅平时可从义庄定期领取生活救济,逢有红白喜事,更可得到义庄的额外津贴。义庄的救助对象一般以族人为限,但赈济乡邻之事也不罕见,如范氏义庄的章程中即规定:“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急难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同共相度诣实,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清代苏州潘氏建立的丰豫义庄,救济对象全部是地方贫民。
由于善堂和义庄等民间救助组织的设立,有利于保障民众生活,维持社会秩序,封建官府往往大加提倡。各种善堂的设立,不仅多可得到官方的表彰,有时还能得到官府的财政支持。义庄的大量出现,与官方的倡导也是分不开的。如清代雍正帝在《圣谕广训》中就明确要求“立家庙以荐烝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鼓励民间建立义庄。在民间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官方的大支持下,明清时期的民间救助事业出现了兴旺发达的局面,各种民间救助组织的存在,弥补了官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救助了大量的困难人群,在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官方和民间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官民合力模式,使得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
——摘编自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C
【例题】视角:明代政府的社会救济(2022·山东济宁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5)
1370年,明政府设立惠民药局,在各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同时,明政府还下令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明政府的这些举措旨在( )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加强基层社会管理
C.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D.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三、政权之变——清朝崛起与明清易代
1616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1636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太祖
清太宗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
1.外忧内患
1644
满清入关
三、政权之变——清朝崛起与明清易代
1616
努尔哈赤建立大金
1636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太祖
清太宗
2.明清易代
1644
满清入关
1644,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汉政权,北京陷落,明朝灭亡。
1636,闯王李自成流徙川陕边界,提出“均田免粮”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