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5.1两种电荷(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5.1两种电荷(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7 10:24:31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5.1两种电荷(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龙岗期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静电飞花”的实验。老师先将用羊擦过的白色塑料盘放在桌面上,再将一个带有把手的金属盘贴紧塑料盘,在金属盘上撒一些纸屑。将金属盘抬起时,其上的纸屑就会飞散开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羊毛摩擦过的塑料盘变成了导体
B.白色塑料盘带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纸屑飞散开来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D.该实验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用羊毛摩擦过的塑料盘,实现电子转移而带电,塑料仍是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白色塑料盘带电,是摩擦过程实现电子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B不符合题意;
C、纸屑飞散开来,是纸屑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纸屑分散开,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纸屑飞散开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都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摩擦起电实现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2024九上·深圳期中)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两根玻璃棒相互吸引
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得到电子
C.吊起的玻璃棒受到的斥力更大
D.此实验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BD.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两根玻璃棒都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是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故AB错误;故D正确;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两玻璃棒受到的斥力相等,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2020九上·肥城期中)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  )
A.欧姆 B.库仑 C.安培 D.伏特
【答案】B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欧姆是电阻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B符合题意;
C.安培是电流的单位,C不符合题意;
D.伏特是电压的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量用q来表示,单位是库仑,符号为C。
4.用某电源供电,当电源的放电电流为5A时,可持续放电150s,若希望持续放电375s,则放电电流应为(  )
A.1A B.2A C.3A D.4A
【答案】B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电源的容量也就是储存的电荷量,知道当放电电流I=5A时,可持续放电t=150s,根据公式Q=It可求储存的电荷量Q;又知道希望持续放电的时间,利用I=Q/t求放电电流.
电源储存的电荷量:Q=It=5A×150s=750C,
若持续放电时间t1=375s,I1=Q/t1=750C/375s=2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流定义式I=Q/t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5.(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甲所示,把羽毛靠近金箔,金箔静止在工作台上:接着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乙所示:再次将羽毛靠近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起、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后的羽毛和纸垫会相互吸引
B.如果纸垫带正电,说明纸垫获得了正电
C.羽毛和纸垫摩擦带电,说明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D.羽毛能吸引金箔,羽毛和金箔一定带的是异种电荷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A、摩擦后的羽毛和纸垫携带异种电荷,所以会相互吸引,A正确;
B、 纸垫带正电,说明纸垫在摩擦中失去电子,B错误;
C、 羽毛和纸垫摩擦带电,说明摩擦可以转移电荷,C错误;
D、 羽毛能吸引金箔,羽毛和金箔带的是异种电荷 或者金箔不带电,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6.(2024九上·潮南期中)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球的带电情况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静止状态下,两小球相互排斥,所以两小球携带同种电荷,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7.(2024九上·龙岗期中)厨房烟雾中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等,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抽油烟机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空气和水汽不带电可顺利通过,而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流入下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 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油杯在甲侧带电金属板的下方,所以油脂被甲侧金属板吸引,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甲侧和油脂携带异种电荷,油脂和乙侧携带同种电荷,所以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8.(2023九上·深圳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小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D.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甲带正电,由图可知,甲、乙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或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可知,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有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
9.(2024九上·白云期中)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的强弱如表所示,小星同学将与涤纶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吸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强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涤纶 硬塑料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涤纶摩擦时失去电子 D.涤纶摩擦时得到电子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 与涤纶摩擦后的玻璃棒 ,涤纶的束缚电子能力强,所以涤纶得到电子,涤纶带负电,将该玻璃棒靠近轻质小球,发现相互吸引,由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颗粒物,且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球的带电情况无法判断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0.(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为一块玻璃下面放置部分轻质塑料小球,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导致部分塑料球会跳起来粘住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球一定是带负电的
B.丝绸摩擦玻璃时,玻璃得到了电子
C.塑料球粘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塑料球被吸引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 ,所以玻璃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带电的玻璃吸引塑料球,塑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分析】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1.(2023九上·四川期中)下列关于静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说明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摩擦后带负电的物体一定是失去了电子
D.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 说明摩擦使得电荷发生转移,故A错误;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摩擦后带负电的物体得到电子,故C错误;
D. 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2.(2024九上·南昌月考)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验电器带正电是因为它得到了质子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正电荷从甲球流向乙球
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负电荷从由乙到甲
【答案】D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甲验电器带正电,是失去了电子,故A错误;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故B错误;
C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时,负电荷从从乙向甲转移,即电子从乙球流向甲球,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工作;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转移时,从多向少移动。
13.(2024九上·百色期末)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答案】C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 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两个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
故选:C
【分析】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4.(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人体 B.橡胶轮胎 C.锅 D.铅笔芯
【答案】B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常见的物体中,人体、锅、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ACD不符合题意;橡胶轮胎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橡胶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15.(2024九上·大埔期中) 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配置。自动驾驶需要强大的 AI 芯片支持,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硅是( )
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答案】C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硅是半导体,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作半导体,如锗和硅。
二、填空题
16.(2024九上·惠东期中)自然界中有   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在玻璃棒与丝绸的摩擦过程中,丝绸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两;负;得到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在摩擦时,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与丝绸的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则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分析】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17.(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8.1 电能 电功 同步练习)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旅客乘机携带的充电宝规格不超过 160W h,这里的“160W h”合   度。某种充电宝标注有“20000mA h”字样,这里的“mA h”是   的单位。
【答案】0.16;电量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1度=1kW h=1000W h,1kW=1000W,则160W h=0.16kW h=0.16度。mA是电流的单位,h是时间的单位,由公式Q=It可知,“mA h”是电量的单位。
故答案为:0.16;电量。
【分析】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又叫度,毫安时是电量的单位.
18.(2023九上·蓬江期末)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如图所示,金属球与金属箔之间用金属杆连接,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是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相隔。若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绝缘体;同种;排斥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是用绝缘体材料相隔,目的为防止电荷倒入大地, 若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 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综上 第1空、 绝缘体; 第2空、同种; 第3空、排斥。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当金属箔携带相同电荷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致金属箔张开。
19.(2023九上·德庆期末)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   (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在物质间转移.
【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和毛衣摩擦时,发生电子转移,是摩擦起电的实质,塑料棒带了电,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棒吸引纸屑;
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2024九上·昌邑期中)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填“正”或“负”)电荷,这个现象与   (填一种电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正;验电器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说明气球带正电荷,原因为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综上 第1空、 正;第2空、验电器。
【分析】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1.(2024九上·南山期中)地铁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乘车,是因为“异味”会充满整个车厢,影响其他乘客。“异味”充满整个车厢,这是   现象;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起电却没有吸附大量的灰尘,是因为车轮是由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制成的,可以将电荷移走,若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000r/min,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   次。
【答案】扩散;导体;25
【知识点】热机的四个冲程;导体与绝缘体;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整个车厢有异味,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扩散现象。
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起电,但由于车轮是导体,可将摩擦起电所带的电荷移走,使车身不能吸附灰尘;
汽油机的曲轴转2周,做功1次,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000r/min=50r/s,飞轮每秒转动50周,每秒做功25次。
【分析】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导体容易导电,可以消除静电现象;汽油机飞轮转2周,做功1次。
22.(2024九上·孝感月考)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总是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链子,这是为了及时导走因   现象而积累的电荷,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选取   (选填“导”或“绝缘”)体材料来制作这种链子,如橡胶、塑料和铁三种材料中的   。
【答案】摩擦起电;导;铁
【知识点】两种电荷;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在相互摩擦时实现电荷转移,从而带静电,为了安全,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用容易导电的链拖在地上,将电荷导走;在橡胶、塑料和铁三种材料中,只有铁是导体,应选择铁作为制作链子的材料。
【分析】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实现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
三、综合题
23.(2024九上·蓬江期中)如表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来自西尔 斯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羊毛 毛皮 铅 绢 纸 木棉 蜡
来自蒙科 马利资料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酸碱 盐 炳烯 树脂 聚乙 烯醇 —— —— ——
(1)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带   电;
(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   ;(选填“强”或“弱”)
(4)由表中   判断毛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带电情况;(选填“能”或“不能”)
(5)A、B、C、D是四个带电小球,将它们用细线吊起来后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球带负电,则A球带   电,D球带   电。
【答案】玻璃棒;橡胶棒;负;弱;不能;负;正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荷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的电荷带负电荷。
(2)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石棉在玻璃摩擦前,所以石棉带正电,玻璃带负电。
(3)羊毛与纸摩擦后,羊毛带正电,所以羊毛失去电子,所以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弱。
(4)由西尔斯资料可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量比毛皮弱,由蒙科马利资料可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量比尼龙弱,所以不能判断毛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带电情况。
(5)A排斥B,所以B与A带同种电荷,B带负电荷,所以A带负电;C排斥D,同理可知CD带同种电荷,B吸引C,说明B与C带异种电荷,所以C带正电,D带正电。
综上 第1空、玻璃棒; 第2空、橡胶棒; 第3空、负; 第4空、弱; 第5空、不能; 第6空、负; 第7空、正。
【分析】1、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4.(2024九上·鹤山期末)以下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a,在比较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   (选填“粗”或“细”)的长玻璃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的位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    ;
(2)如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的重力;
(3)如图c,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
(4)如图d,是一个自制简易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是因为    ,此时铝箔条对塑料棒    (选填“有”或“没有”)力;
(5)如图e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丝带会张开,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答案】(1)细;变小;分子间有间隙
(2)大于
(3)引力
(4)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有
(5)同种;电子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 在比较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 细玻璃管, 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的位置 变小,因为 分子间有间隙
2) 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大于玻璃板重力,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由有引力
3) 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4) 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是因为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此时铝箔条对塑料棒 有引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铝箔条对塑料棒 有引力
5) 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丝带会张开 ,由于 塑料丝带了 同种电荷,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分析】根据物质的围观结构、电荷的作用规律填空
1、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分子和原子、原子包含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等,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细玻璃管,使得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液面高度变化更加明显;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所以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大于玻璃板重力 ,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2、电荷的作用规律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所以塑料丝带了 同种电荷使得塑料丝带张开
四、计算题
25.(2021九上·黄浦期中)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5库。求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
【答案】解:物理学当中把每1秒通过导体任意横截面的电荷量表示电流的大小,则有
答:通过该导体的电力流为0.5A。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量和时间的比值,计算电流的大小。
1 / 1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练习15.1两种电荷(基础卷)
一、选择题
1.(2024九上·龙岗期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静电飞花”的实验。老师先将用羊擦过的白色塑料盘放在桌面上,再将一个带有把手的金属盘贴紧塑料盘,在金属盘上撒一些纸屑。将金属盘抬起时,其上的纸屑就会飞散开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羊毛摩擦过的塑料盘变成了导体
B.白色塑料盘带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纸屑飞散开来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D.该实验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
2.(2024九上·深圳期中)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两根玻璃棒相互吸引
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得到电子
C.吊起的玻璃棒受到的斥力更大
D.此实验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3.(2020九上·肥城期中)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  )
A.欧姆 B.库仑 C.安培 D.伏特
4.用某电源供电,当电源的放电电流为5A时,可持续放电150s,若希望持续放电375s,则放电电流应为(  )
A.1A B.2A C.3A D.4A
5.(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甲所示,把羽毛靠近金箔,金箔静止在工作台上:接着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乙所示:再次将羽毛靠近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起、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后的羽毛和纸垫会相互吸引
B.如果纸垫带正电,说明纸垫获得了正电
C.羽毛和纸垫摩擦带电,说明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D.羽毛能吸引金箔,羽毛和金箔一定带的是异种电荷
6.(2024九上·潮南期中)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球的带电情况不能确定
7.(2024九上·龙岗期中)厨房烟雾中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等,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抽油烟机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空气和水汽不带电可顺利通过,而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流入下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 是 (  )
A. B.
C. D.
8.(2023九上·深圳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小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D.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9.(2024九上·白云期中)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的强弱如表所示,小星同学将与涤纶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轻质小球被吸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弱→强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涤纶 硬塑料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涤纶摩擦时失去电子 D.涤纶摩擦时得到电子
10.(2024九下·白云模拟)如图为一块玻璃下面放置部分轻质塑料小球,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导致部分塑料球会跳起来粘住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球一定是带负电的
B.丝绸摩擦玻璃时,玻璃得到了电子
C.塑料球粘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塑料球被吸引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11.(2023九上·四川期中)下列关于静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说明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摩擦后带负电的物体一定是失去了电子
D.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12.(2024九上·南昌月考)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验电器带正电是因为它得到了质子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正电荷从甲球流向乙球
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的瞬间,负电荷从由乙到甲
13.(2024九上·百色期末)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14.(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用品中,在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人体 B.橡胶轮胎 C.锅 D.铅笔芯
15.(2024九上·大埔期中) 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的主流配置。自动驾驶需要强大的 AI 芯片支持,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硅是( )
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二、填空题
16.(2024九上·惠东期中)自然界中有   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在玻璃棒与丝绸的摩擦过程中,丝绸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7.(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8.1 电能 电功 同步练习)中国民用航空局规定,旅客乘机携带的充电宝规格不超过 160W h,这里的“160W h”合   度。某种充电宝标注有“20000mA h”字样,这里的“mA h”是   的单位。
18.(2023九上·蓬江期末)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如图所示,金属球与金属箔之间用金属杆连接,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是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相隔。若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19.(2023九上·德庆期末)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   (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在物质间转移.
20.(2024九上·昌邑期中)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   (填“正”或“负”)电荷,这个现象与   (填一种电学仪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21.(2024九上·南山期中)地铁严禁携带有“异味”的物品乘车,是因为“异味”会充满整个车厢,影响其他乘客。“异味”充满整个车厢,这是   现象;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起电却没有吸附大量的灰尘,是因为车轮是由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制成的,可以将电荷移走,若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000r/min,汽油机每秒内对外做功   次。
22.(2024九上·孝感月考)如图所示,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总是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链子,这是为了及时导走因   现象而积累的电荷,以免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选取   (选填“导”或“绝缘”)体材料来制作这种链子,如橡胶、塑料和铁三种材料中的   。
三、综合题
23.(2024九上·蓬江期中)如表是几位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来自西尔 斯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羊毛 毛皮 铅 绢 纸 木棉 蜡
来自蒙科 马利资料 羊毛 尼龙 粘胶丝 木棉 酸碱 盐 炳烯 树脂 聚乙 烯醇 —— —— ——
(1)物理学中把与丝绸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2)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玻璃带   电;
(3)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纸   ;(选填“强”或“弱”)
(4)由表中   判断毛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带电情况;(选填“能”或“不能”)
(5)A、B、C、D是四个带电小球,将它们用细线吊起来后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B球带负电,则A球带   电,D球带   电。
24.(2024九上·鹤山期末)以下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a,在比较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   (选填“粗”或“细”)的长玻璃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的位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    ;
(2)如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的重力;
(3)如图c,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
(4)如图d,是一个自制简易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是因为    ,此时铝箔条对塑料棒    (选填“有”或“没有”)力;
(5)如图e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丝带会张开,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四、计算题
25.(2021九上·黄浦期中)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5库。求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用羊毛摩擦过的塑料盘,实现电子转移而带电,塑料仍是绝缘体,A不符合题意;
B、白色塑料盘带电,是摩擦过程实现电子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B不符合题意;
C、纸屑飞散开来,是纸屑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纸屑分散开,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纸屑飞散开的原理和验电器的原理相同,都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摩擦起电实现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答案】D
【知识点】力作用的相互性;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BD.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两根玻璃棒都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是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故AB错误;故D正确;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两玻璃棒受到的斥力相等,故C错误。
故选D。
【分析】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失去电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3.【答案】B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欧姆是电阻的单位,A不符合题意;
B.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B符合题意;
C.安培是电流的单位,C不符合题意;
D.伏特是电压的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荷量用q来表示,单位是库仑,符号为C。
4.【答案】B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电源的容量也就是储存的电荷量,知道当放电电流I=5A时,可持续放电t=150s,根据公式Q=It可求储存的电荷量Q;又知道希望持续放电的时间,利用I=Q/t求放电电流.
电源储存的电荷量:Q=It=5A×150s=750C,
若持续放电时间t1=375s,I1=Q/t1=750C/375s=2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流定义式I=Q/t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5.【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A、摩擦后的羽毛和纸垫携带异种电荷,所以会相互吸引,A正确;
B、 纸垫带正电,说明纸垫在摩擦中失去电子,B错误;
C、 羽毛和纸垫摩擦带电,说明摩擦可以转移电荷,C错误;
D、 羽毛能吸引金箔,羽毛和金箔带的是异种电荷 或者金箔不带电,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6.【答案】A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静止状态下,两小球相互排斥,所以两小球携带同种电荷,A正确,BCD错误;
综上选A。
【分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7.【答案】C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油杯在甲侧带电金属板的下方,所以油脂被甲侧金属板吸引,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甲侧和油脂携带异种电荷,油脂和乙侧携带同种电荷,所以C正确,ABD错误。
综上选C。
【分析】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8.【答案】D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甲带正电,由图可知,甲、乙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或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可知,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有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性质。
9.【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 与涤纶摩擦后的玻璃棒 ,涤纶的束缚电子能力强,所以涤纶得到电子,涤纶带负电,将该玻璃棒靠近轻质小球,发现相互吸引,由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颗粒物,且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小球的带电情况无法判断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0.【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 玻璃与丝绸摩擦后带上正电 ,所以玻璃失去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带电的玻璃吸引塑料球,塑料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分析】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1.【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会带电, 说明摩擦使得电荷发生转移,故A错误;
B.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摩擦后带负电的物体得到电子,故C错误;
D. 两个带电体相互排斥,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12.【答案】D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A.甲验电器带正电,是失去了电子,故A错误;
B.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故B错误;
CD.用金属棒连接两金属球时,负电荷从从乙向甲转移,即电子从乙球流向甲球,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工作;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电子转移时,从多向少移动。
13.【答案】C
【知识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 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两个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
故选:C
【分析】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其制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4.【答案】B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常见的物体中,人体、锅、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ACD不符合题意;橡胶轮胎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橡胶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15.【答案】C
【知识点】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制作芯片的主要材料硅是半导体,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作半导体,如锗和硅。
16.【答案】两;负;得到
【知识点】两种电荷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毛皮和橡胶棒相比,橡胶棒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在摩擦时,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与丝绸的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则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分析】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17.【答案】0.16;电量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因为1度=1kW h=1000W h,1kW=1000W,则160W h=0.16kW h=0.16度。mA是电流的单位,h是时间的单位,由公式Q=It可知,“mA h”是电量的单位。
故答案为:0.16;电量。
【分析】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又叫度,毫安时是电量的单位.
18.【答案】绝缘体;同种;排斥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金属杆与圆形支架之间必须是用绝缘体材料相隔,目的为防止电荷倒入大地, 若将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 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综上 第1空、 绝缘体; 第2空、同种; 第3空、排斥。
【分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当金属箔携带相同电荷时,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致金属箔张开。
19.【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和毛衣摩擦时,发生电子转移,是摩擦起电的实质,塑料棒带了电,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棒吸引纸屑;
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箔片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片张开;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答案】正;验电器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说明气球带正电荷,原因为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综上 第1空、 正;第2空、验电器。
【分析】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1.【答案】扩散;导体;25
【知识点】热机的四个冲程;导体与绝缘体;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整个车厢有异味,是分子不停做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扩散现象。
行驶的地铁车身与空气摩擦起电,但由于车轮是导体,可将摩擦起电所带的电荷移走,使车身不能吸附灰尘;
汽油机的曲轴转2周,做功1次,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3000r/min=50r/s,飞轮每秒转动50周,每秒做功25次。
【分析】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扩散现象;导体容易导电,可以消除静电现象;汽油机飞轮转2周,做功1次。
22.【答案】摩擦起电;导;铁
【知识点】两种电荷;导体与绝缘体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在相互摩擦时实现电荷转移,从而带静电,为了安全,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尾部用容易导电的链拖在地上,将电荷导走;在橡胶、塑料和铁三种材料中,只有铁是导体,应选择铁作为制作链子的材料。
【分析】不同物体相互摩擦,实现电子转移使物体带电;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
23.【答案】玻璃棒;橡胶棒;负;弱;不能;负;正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荷带正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的电荷带负电荷。
(2)表格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石棉在玻璃摩擦前,所以石棉带正电,玻璃带负电。
(3)羊毛与纸摩擦后,羊毛带正电,所以羊毛失去电子,所以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弱。
(4)由西尔斯资料可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量比毛皮弱,由蒙科马利资料可知,羊毛对电子的束缚能量比尼龙弱,所以不能判断毛皮和尼龙摩擦后两者带电情况。
(5)A排斥B,所以B与A带同种电荷,B带负电荷,所以A带负电;C排斥D,同理可知CD带同种电荷,B吸引C,说明B与C带异种电荷,所以C带正电,D带正电。
综上 第1空、玻璃棒; 第2空、橡胶棒; 第3空、负; 第4空、弱; 第5空、不能; 第6空、负; 第7空、正。
【分析】1、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如两种电荷: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失去电子);橡胶棒摩擦毛皮,橡胶棒带负电(得到电子)。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为: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吸引细小物质。
24.【答案】(1)细;变小;分子间有间隙
(2)大于
(3)引力
(4)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有
(5)同种;电子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1) 在比较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 细玻璃管, 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的位置 变小,因为 分子间有间隙
2) 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大于玻璃板重力,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由有引力
3) 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4) 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是因为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此时铝箔条对塑料棒 有引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 铝箔条对塑料棒 有引力
5) 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丝带会张开 ,由于 塑料丝带了 同种电荷,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分析】根据物质的围观结构、电荷的作用规律填空
1、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分子和原子、原子包含原子核,电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等,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细玻璃管,使得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液面高度变化更加明显;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引力和斥力,所以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 大于玻璃板重力 ,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引力
2、电荷的作用规律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具有吸引轻小物质的性质,所以塑料丝带了 同种电荷使得塑料丝带张开
25.【答案】解:物理学当中把每1秒通过导体任意横截面的电荷量表示电流的大小,则有
答:通过该导体的电力流为0.5A。
【知识点】电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电荷量和时间的比值,计算电流的大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