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给一兵一卒,面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我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2.(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画报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2024八上·潮阳月考)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第一个被逐出京城的皇帝是咸丰帝。这一“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天津条约》辟北京为通商口岸
C.太平军进逼北京
D.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
4.(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千:“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表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B.义和团始终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外国侵略者打消了侵华的野心
D.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5.(2024八上·南宁期中)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 )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6.(2024八上·潮阳月考)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清政府大举借款的原因,合理的是( )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1895年7月 俄、法 9896.8万两
1896年3月 英、德 9762.2万两
1898年2月 英、德 1.128亿余两
A.甲:为了建设北洋水师 B.乙:为了缴付对日赔款
C.丙:为了重新修建圆明园 D.丁: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2024八上·泸县月考)创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先生就提出“恢复台湾,巩固中华”,他曾在1900年,1913年和1918年三次到访台湾,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给深受日本殖民之苦的台湾同胞以莫大的希望与鼓舞。可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致力于
A.民主共和 B.国家统一 C.推翻专制 D.移凤易俗
8.(2024八上·吉林期中)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革命军》的作者是(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黄兴
9.(2024八上·荆州月考)有学者认为:“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清政府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革命”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0.(2024八上·太仓月考)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1.(2024八上·吉林期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是( )
A.蔡元培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12.(2024八上·襄都月考)1919年3月,李大钊发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提出“尊劳主义”,呼吁青年探寻劳动者苦痛悲惨的根源和解救劳动者痛苦的办法,号召青年“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可见,李大钊是在号召青年( )
A.推动宣传维新救国思想 B.融入劳工中以启发民众
C.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D.号召工人进行武装斗争
13.(2024八上·茂名月考)张华同学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请你为他设计行动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切合主题的一条是( )
A.上海——嘉兴——瑞金——延安
B.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C.桑植——遵义——西安——延安
D.瑞金——赤水——西安——北京
14.(2024八上·湖北期中)孙中山常说:”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领导了北伐战争 B.开启了国共合作
C.建立了黄埔军校 D.成立了国民政府
15.(2024八上·天水期末)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遵义精神 ③井冈精神 ④抗战精神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6.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前3年海外华人捐献的物资就已超过3000批,平均每个月100批,折合国币共计3.5亿元之多。材料说明当时(____)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海外华人彻底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海外华人积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17.下图为丰子恺所作的画《胜利之夜》,画中的字是“胜利之夜:日本投降后三日于子恺画,赠新吾先生”。该画被重庆建川博物馆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日本投降后三日”指的是(____)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8月18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18.(2020八上·昌平期末)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助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19.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看电影 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
20.(2024八上·东莞期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下图中“短暂春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 D.新文化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八上·潮阳月考)中国的农民阶级在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中,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谣: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1)材料一民谣中的“天兵”指的是什么 “把田地分”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材料二 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深居宫中。务求享做皇帝的福……他的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功了,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拳匪运动”是什么 作者对这一救国方案是如何看待的
22.(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中国人民在新民主革命时期进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伟大开端】
【艰难探索】
(1)图一、二反映了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 我们今天有一个节日就是为纪念这个事件而设置的,你知道是哪个节日吗?
(2)写出图三的会议名称?图三会议的内容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图四召开的会议有何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已成功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这一探索过程说明了什么?
(4)根据图五地点召开的会议内容,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综合近代中国共产党的探究历程,说说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怎么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4.【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5.【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6.【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7.【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8.【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9.【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渡江战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1.【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B项正确;
上海——嘉兴是中共一大建党地点的转换,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排除A项;
桑植是贺龙的家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项;
长征中红军没有攻下赤水县城,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红军长征,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答案】C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红船精神形成于1921年; ②遵义精神形成于1935年;③井冈山精神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形成的伟大精神;④抗战精神是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精神;题干中的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D项正确;
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红色精神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16.【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抗战前3年海外华人捐献的物资就已超过3000批,平均每个月100批,折合国币共计3.5亿元之多”可知,海外华人积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D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海外华人彻底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
C: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题干未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三日”指1945年8月18日,B项符合题意;
A: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A项不符合题意;
C: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C项不符合题意;
D:1945年9月3日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投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封电报的内容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因此,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签署了“双十协定”,故选D项;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排除A项;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因此,没有避免了内战的爆发,排除B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初步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排除C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理解和识记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过程、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意义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9.【答案】C
【知识点】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由“《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可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由“《建国大业》”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因此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C项正确;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是指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建国大业》”不符,排除A项;
国民大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建国大业》”不符,排除B项;
人民解放战争历程,是指1946年6月,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建国大业》”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短暂的春天”、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图片中的“1912—1919”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之后政府出台了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C.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1842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开始于1915年,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短暂春天”出现无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出发生的变化,再结合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回答。
21.【答案】(1) 太平军。《天朝田亩制度》。
(2) 洪秀全享乐腐化,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
(3) 义和团运动。作者不赞成这一方案。认为它反对近代化,是开历史倒车,不会起到救亡图存的作用。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22.【答案】(1)运动:五四运动;
内在联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节日:五四青年节
(2)会议:中共一大;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遵义会议意义:①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任答一点)
(3)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
探索过程说明: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与时俱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4)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5)①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实现民族自强,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1 / 1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给一兵一卒,面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我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2.(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画报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2024八上·潮阳月考)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第一个被逐出京城的皇帝是咸丰帝。这一“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天津条约》辟北京为通商口岸
C.太平军进逼北京
D.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4.(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启明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千:“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表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B.义和团始终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外国侵略者打消了侵华的野心
D.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5.(2024八上·南宁期中)洋务运动中,“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 )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6.(2024八上·潮阳月考)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清政府大举借款的原因,合理的是( )
借款时间 借款对象 借款额(白银)
1895年7月 俄、法 9896.8万两
1896年3月 英、德 9762.2万两
1898年2月 英、德 1.128亿余两
A.甲:为了建设北洋水师 B.乙:为了缴付对日赔款
C.丙:为了重新修建圆明园 D.丁: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7.(2024八上·泸县月考)创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先生就提出“恢复台湾,巩固中华”,他曾在1900年,1913年和1918年三次到访台湾,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给深受日本殖民之苦的台湾同胞以莫大的希望与鼓舞。可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致力于
A.民主共和 B.国家统一 C.推翻专制 D.移凤易俗
【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8.(2024八上·吉林期中)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革命军》的作者是(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黄兴
【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9.(2024八上·荆州月考)有学者认为:“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清政府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革命”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2024八上·太仓月考)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渡江战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1.(2024八上·吉林期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较为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是( )
A.蔡元培 B.毛泽东 C.李大钊 D.鲁迅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2024八上·襄都月考)1919年3月,李大钊发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提出“尊劳主义”,呼吁青年探寻劳动者苦痛悲惨的根源和解救劳动者痛苦的办法,号召青年“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千的黑暗”。可见,李大钊是在号召青年( )
A.推动宣传维新救国思想 B.融入劳工中以启发民众
C.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D.号召工人进行武装斗争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2024八上·茂名月考)张华同学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请你为他设计行动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切合主题的一条是( )
A.上海——嘉兴——瑞金——延安
B.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C.桑植——遵义——西安——延安
D.瑞金——赤水——西安——北京
【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B项正确;
上海——嘉兴是中共一大建党地点的转换,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排除A项;
桑植是贺龙的家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C项;
长征中红军没有攻下赤水县城,平津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红军长征,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4.(2024八上·湖北期中)孙中山常说:”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领导了北伐战争 B.开启了国共合作
C.建立了黄埔军校 D.成立了国民政府
【答案】C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15.(2024八上·天水期末)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红船精神 ②遵义精神 ③井冈精神 ④抗战精神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红船精神形成于1921年; ②遵义精神形成于1935年;③井冈山精神是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形成的伟大精神;④抗战精神是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精神;题干中的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D项正确;
ABC项排序错误,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红色精神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
16.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前3年海外华人捐献的物资就已超过3000批,平均每个月100批,折合国币共计3.5亿元之多。材料说明当时(____)
A.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海外华人彻底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海外华人积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D:根据题干“,抗战前3年海外华人捐献的物资就已超过3000批,平均每个月100批,折合国币共计3.5亿元之多”可知,海外华人积极支援中国抗日战争,D项符合题意;
A:题干未体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A项不符合题意;
B:题干未体现海外华人彻底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
C: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题干未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下图为丰子恺所作的画《胜利之夜》,画中的字是“胜利之夜:日本投降后三日于子恺画,赠新吾先生”。该画被重庆建川博物馆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日本投降后三日”指的是(____)
A.1945年8月15日 B.1945年8月18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B: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三日”指1945年8月18日,B项符合题意;
A: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A项不符合题意;
C: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C项不符合题意;
D:1945年9月3日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投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2020八上·昌平期末)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助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C.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答案】D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封电报的内容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因此,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签署了“双十协定”,故选D项;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排除A项;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因此,没有避免了内战的爆发,排除B项;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初步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排除C项。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理解和识记重庆谈判的背景、目的、过程、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意义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9.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看电影 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观看的三部电影,它们共同反映了(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历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历程
【答案】C
【知识点】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由“《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可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由“《建国大业》”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因此它们共同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C项正确;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是指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建国大业》”不符,排除A项;
国民大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大决战》三部曲之一”“《建国大业》”不符,排除B项;
人民解放战争历程,是指1946年6月,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题干信息“《开天辟地》”“《建国大业》”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0.(2024八上·东莞期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下图中“短暂春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短暂的春天”、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图片中的“1912—1919”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之后政府出台了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选项B符合题意;
A.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C.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1842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符合题意;
D.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开始于1915年,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与“短暂春天”出现无直接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出发生的变化,再结合其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回答。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八上·潮阳月考)中国的农民阶级在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中,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谣: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1)材料一民谣中的“天兵”指的是什么 “把田地分”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材料二 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深居宫中。务求享做皇帝的福……他的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功了,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拳匪运动”是什么 作者对这一救国方案是如何看待的
【答案】(1) 太平军。《天朝田亩制度》。
(2) 洪秀全享乐腐化,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
(3) 义和团运动。作者不赞成这一方案。认为它反对近代化,是开历史倒车,不会起到救亡图存的作用。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22.(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中国人民在新民主革命时期进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使中国发生了翻天巨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伟大开端】
【艰难探索】
(1)图一、二反映了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 我们今天有一个节日就是为纪念这个事件而设置的,你知道是哪个节日吗?
(2)写出图三的会议名称?图三会议的内容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图四召开的会议有何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已成功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这一探索过程说明了什么?
(4)根据图五地点召开的会议内容,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综合近代中国共产党的探究历程,说说中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怎么做
【答案】(1)运动:五四运动;
内在联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节日:五四青年节
(2)会议:中共一大;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遵义会议意义:①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任答一点)
(3)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
探索过程说明: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与时俱进,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4)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5)①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脚踏实地、全力以赴。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实现民族自强,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