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4 16:13:30

文档简介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三上·庄浪期中)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此时水需要   热量。
【答案】蒸发;吸收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蒸发时水需要吸收热量。
【分析】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2.(2024三上·庄浪期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
【答案】不同的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有一个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
3.(2024三上·庄浪期中)可以用   、   ,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答案】加;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2024三上·庄浪期中)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   的方法。
【答案】过滤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因此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
5.(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
【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6.(2024三上·庄浪期中)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不能,比如油。
7.(2024三上·庄浪期中)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平均密度约为1.29克/升,而水蒸气的密度约为0.804克/升。在相同体积下(水蒸气和空气各10毫升),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8.(2024三上·庄浪期中)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无处不在,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
9.(2024三上·庄浪期中)空气有质量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
10.(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面糖块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越多,溶解速度越快。因此切碎糖块并搅拌,这样糖块溶解速度最快。
11.(2024三上·庄浪期中)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
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
C.水会结冰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解答】A、给水加热时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不符合题意。
B、给水加热时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不符合题意。
C、给水加热时水会结冰,给水加热时水不会结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
12.(2024三上·庄浪期中)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C.空气能被压缩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比如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阻挡了水进来,因此纸不会湿。
13.(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始终保持在0℃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解答】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14.(2024三上·庄浪期中)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  )。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
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解答】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活中的“白气”、“白烟”往往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低温环境中液化现象明显。
15.(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
A.水枪 B.篮球 C.电风扇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水枪、篮球都是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这一性质。电风扇利用了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性质。
16.(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有质量 B.都有固定的形状 C.都是无色无味的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质量。
17.(2024三上·庄浪期中)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嘴吹灭 B.用抹布盖灭 C.用灯帽盖灭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8.(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溶液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贴着杯底 B.不贴杯底 C.不贴杯壁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做食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使用玻璃棒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要发出声音。
19.(2024三上·庄浪期中)正确连线。
融化 水被加热到翻滚
蒸发 水变成冰
凝固 水变成水蒸气
沸腾 冰变成水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融化是冰变成水的过程,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凝固是水变成冰的过程,沸腾是水被加热到翻滚的状态。
20.(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它们?(至少写2种方法)
【答案】①把磁铁放入混合物中,轻轻晃动。由于铁屑能被磁铁吸引,因此可以利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②把混合物放入水中,浮起来的是木屑,沉下去的是铁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也可以利用木屑浮在水面上,而铁屑沉底的性质,把它们放入水中利用沉浮分离。
21.(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酒精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至少写3条)
【答案】①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②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2.(2024三上·庄浪期中)探究杯底纸团不湿的奥秘。
(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   。
(2)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   。
(4)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
【答案】(1)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
(2)水杯底部的纸团湿了
(3)杯中水位下降(或水中冒泡)
(4)空气能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空气占据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2)在杯底扎一个孔,再把杯子压入水底,这一次看到的现象是杯子里水面慢慢升高,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纸团湿了。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杯子里的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
(4)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以上实验现象说明占据空间。
1 / 1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三上·庄浪期中)我们把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此时水需要   热量。
2.(2024三上·庄浪期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
3.(2024三上·庄浪期中)可以用   、   ,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4.(2024三上·庄浪期中)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   的方法。
5.(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上升。
6.(2024三上·庄浪期中)所有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
7.(2024三上·庄浪期中)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
8.(2024三上·庄浪期中)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就没有任何物质了。(  )
9.(2024三上·庄浪期中)空气有质量的。 (  )
10.(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面糖块溶解速度最快的是(  )。
A.不断搅拌糖块 B.把糖块切碎 C.切碎糖块并搅拌
11.(2024三上·庄浪期中)给水加热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
B.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
C.水会结冰
12.(2024三上·庄浪期中)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C.空气能被压缩
13.(2024三上·庄浪期中)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始终保持在0℃ B.逐渐上升 C.逐渐下降
14.(2024三上·庄浪期中)烧热水时,我们会看到“白汽”冒出,这是(  )。
A.壶内的水飞出来了
B.壶内的水蒸气造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15.(2024三上·庄浪期中)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
A.水枪 B.篮球 C.电风扇
16.(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有质量 B.都有固定的形状 C.都是无色无味的
17.(2024三上·庄浪期中) 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嘴吹灭 B.用抹布盖灭 C.用灯帽盖灭
18.(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溶液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贴着杯底 B.不贴杯底 C.不贴杯壁
19.(2024三上·庄浪期中)正确连线。
融化 水被加热到翻滚
蒸发 水变成冰
凝固 水变成水蒸气
沸腾 冰变成水
20.(2024三上·庄浪期中)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分离它们?(至少写2种方法)
21.(2024三上·庄浪期中) 使用酒精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至少写3条)
22.(2024三上·庄浪期中)探究杯底纸团不湿的奥秘。
(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   。
(2)在塑料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   。
(4)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蒸发;吸收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解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蒸发时水需要吸收热量。
【分析】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2.【答案】不同的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有一个溶解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也是不同的。
3.【答案】加;搅拌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答案】过滤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由于食盐易溶于水,沙子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因此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解答】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会下降。
【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6.【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不能,比如油。
7.【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平均密度约为1.29克/升,而水蒸气的密度约为0.804克/升。在相同体积下(水蒸气和空气各10毫升),空气的密度较大,因此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空气无处不在,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而已。
9.【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
10.【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热、搅拌、碾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越多,溶解速度越快。因此切碎糖块并搅拌,这样糖块溶解速度最快。
11.【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解答】A、给水加热时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气,不符合题意。
B、给水加热时水里不断地冒出气泡,不符合题意。
C、给水加热时水会结冰,给水加热时水不会结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
12.【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但是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比如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由于空气占据一定空间,阻挡了水进来,因此纸不会湿。
13.【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解答】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
14.【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解答】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烟”。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活中的“白气”、“白烟”往往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低温环境中液化现象明显。
15.【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水枪、篮球都是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这一性质。电风扇利用了空气流动形成风的性质。
16.【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 木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质量。
17.【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用完酒精灯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8.【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做食盐溶解在水中的实验,使用玻璃棒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碰到杯底和杯壁,不要发出声音。
19.【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融化是冰变成水的过程,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凝固是水变成冰的过程,沸腾是水被加热到翻滚的状态。
20.【答案】①把磁铁放入混合物中,轻轻晃动。由于铁屑能被磁铁吸引,因此可以利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屑。②把混合物放入水中,浮起来的是木屑,沉下去的是铁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以利用木屑不被磁铁吸引而铁屑能被磁铁吸引的性质,用磁铁来分离;也可以利用木屑浮在水面上,而铁屑沉底的性质,把它们放入水中利用沉浮分离。
21.【答案】①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②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2.【答案】(1)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
(2)水杯底部的纸团湿了
(3)杯中水位下降(或水中冒泡)
(4)空气能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然后将塑料杯慢慢竖直倒扣在水槽底部,我们看到水杯底部的纸团没有湿。空气占据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2)在杯底扎一个孔,再把杯子压入水底,这一次看到的现象是杯子里水面慢慢升高,杯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纸团湿了。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空气,我们会发现杯子里的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
(4)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占据空间、容易被压缩、气体等。以上实验现象说明占据空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