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进才中学国际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进才中学国际部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6 20: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才中学国际部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十一年级 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应得分值 20+3 5 16 16 40 100
实际得分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0+3 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
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B.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话连篇、套话成串、“大而全”、
“小而全”等言之无物的八股文。
C.在静安区某停车场内,上万辆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统一集运到这里,各色各样,密密麻麻,野生藤蔓
随意缭绕,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D.每到 3月 12 日,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体力行,用实
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同桌学习非常认真,每堂课都仔细听讲,课间的几分钟也在安之若素地写作业,神情十分专注,因
此学习效率极高。
B.一部反映西南联合大学的电影《无问东西》日前在各大影院上映,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到电影院观
看的人坐满了坐席,影厅中如花似锦。
C.尽管某歌手因负面新闻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多次批评,但不少的粉丝仍然对他穷追不舍,为
其行为百般辩护。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犯
战略性、原则性错误。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象嘴里有舌头和牙齿(除了暴露在外的两颗尖尖的门齿,还有口腔里的白齿),主要承担咀嚼和吞咽的
工作。
8、“你看这布美不美 ”两个骗子问。他们指着、描述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上它们
并不存在。
C.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
愁——人的各种感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项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
溜到温暖严实的隧道底下。
C.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 万恶什么为首 ”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
首。”
D.小桃树,你会开吗 你开的是灼灼的吗 香香的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
要精神的抚慰。
B.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所写的景与物,但这些意象又不再是单纯的景和物了,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这
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外化。
C.全球经济将在今年有所复苏,新兴经济体将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仍将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
力量。
D.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三十年来长盛不衰,不论是男女项目、团体项目还是各个单项,都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
风。
B.竞争上岗、庸者让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对那些不思进取、天天混日子的干部职工,的确会感到很不适应,
因而产生了不稳定感和危机感。
C.在这次煤矿事故中,他是所有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他向记者和矿工家属们讲述了当时惊魂的一
幕。
D.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进行社会监督,教育部对现有 20 余个不同业务领域的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进行
了整合归并。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贵州茅台 12 月 7 日发布公告:鉴于产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
素,决定自明年 1 月 1 日起,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约 13%。
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
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
C.到 2020 年,四川将基本形成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体系,省级以上生态工业园
区的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D.在世界高科技领域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中科院几代科学家的共同
梦想。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邹
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把孔子“仁”的观点发展为“仁政”学说,后人尊称他为“至圣”。
B.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顺应天时,保全天性,认为圣王代替上天治理天下,
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其中名篇有《逍遥游》《养生主》等。
C、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
同”“节用”“节葬”等主张,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D.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其倾力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
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其文学特点。
9.下列关于国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狄更斯是 19 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双城记》。
B.列夫·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代
表作《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其中《复活》的主人公是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
C.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被誉为 20 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笔锋以“文坛硬汉”著称,代表作
《老人与海》,其中的主人公是圣地亚哥。
D.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小说家,被称为 20 世纪最杰出的文学奇才之一,其代表作《百年孤独》讲述了布
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坎坷命运,是拉丁美洲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常说的《诗经》”六义”是
指“风雅颂”,“赋比兴”。
B.我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荀子》,“五经” 是指《诗
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倡导“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发扬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
D.“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一门三父子”指的是苏氏三父子,分别是父亲苏洵,儿子
苏轼和苏辙。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是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二、名句默写(5 分)
12.(1)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
(2)男儿何不带吴钩,______________。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白话文阅读(16 分)
紫禁城的鲥鱼汤
蒙福森
①康熙三十一年春日,树木葳蕤,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一大早,江宁渔民刘老六和儿子在大江上捕
鱼。
②这是一个寻常的日子,依旧是斜风细雨,江水苍茫,远山如黛。大江两岸的屋舍、田野、丘陵、
树木都笼罩在雨霭之中,烟岚缥缈,若隐若现,恍如一幅杏花烟雨江南的水墨画。刘老六父子箬笠蓑衣,
在白浪滔天的大江中撑一叶渔舟,撒网捕鱼。
③第一网,一无所获。
④第二网,捞到一些小鱼小虾、几根水草。
⑤接看,第三网、第四网……第十五网,渔网刚拖离水面,突然间,刘老六心跳加速,手脚颤
抖.--渔网中,一条罕见珍稀的鲥鱼在挣扎着。
⑥“鲥鱼!鲥鱼!鲥鱼!"刘老六连声惊叫,手脚无措,几乎跌坐在船舷上。
⑦这确实是一条鲥鱼,一条价值不菲的鲥鱼!算起来,江宁的渔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捕捞到鲥鱼
了。
⑧渔船随即撑回岸边。“鲥鱼——鲥鱼——”刘老六向长年守候在江边等候鲥鱼的几名官差大声喊
叫,“捕到了一条大鲥鱼!”
⑨不一会儿,官府的大批人马携带着冰块策马奔驰而来。岸边,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刘老六父子
小心翼翼地捞起这条有两斤多重的鲥鱼,交到官差的手中。
⑩鲥鱼娇贵,离水很快就会死掉。官差们把鲥鱼放入一个放满冰块的盒中,盒子外再淋上一层猪
油,以防止冰块过快融化。随后,数匹快马立刻如离弦之箭,沿官道快马加鞭,一路驰奔京城。
刘老六随后到官府,领到了一笔丰厚的奖赏--十五两银子。这笔银子,相当于刘老六打鱼一年的
收入。
几个官差,背插今旗,一个马背上绑着放鲥鱼的盒子,两个护卫,一前一后,最前面还有一个
官差手举令旗,一路不断大呼:“八百里加急,闲杂人等立刻避让!”
他们出了江宁城,一路狂奔,不想,路边有几个孩子在玩耍,突然见到几匹快马飞泽而来,吓呆
了,不知避让,几匹快马迎头踩踏过去,其中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放一匹快马接谢。另一匹马牌中他的头
部,精时,虽破血道,不省人事。
官差们仅就豫一下,随即,快马加鞭,飞独而过。
从江宁到京地。有三千多里路,沿途官府接利快报,早已准备了大批快马,等被从江宁送鱼上
京的官差,每一处驿站,都肃好蛋汤,等实差们一刻,码上来,匆忙喝上几口。每一处驿站,换一次马,
换马不换人,每两处驿站,换一次人。如此日夜不停,向市城疾驰。晚上,沿路官府点起火把,为他们夜
奔照明,一路火光映照,不耽误片刻。马蹄声急,尘土飞扬,洗水飞溅。嘚嘚嘚,嘚嘚嘚,马蹄声在寂静
的深夜里显得特别清晰。
三日后,鲥鱼送到了京城。御膳房总管吩咐:“立刻交给御厨张和烹制。”张和打开盒子,一
看,一闻,点点头:“好。”鲥鱼虽死,有冰块保鲜,依然像刚从江里捕捞到一样,张和跟御厨们说过,鲥
鱼之味,世间罕有,贵在鲜美、滑嫩,无腥,无泥味,肉如凝珠,其色如玉、非寻常鱼可比,极其珍贵。
古诗有云:“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总之,鲥鱼之味,人间至味也。
张和刮鱼鳞,除内脏,洗净,冷水泡浸,去杂味;剔去鱼骨和鱼刺,切鱼片,此时需万分小心,
一丝不苟,容不得有一根鱼刺存在,否则,有杀身之祸;放入陈皮、花椒、香
蕈、姜片、蒜瓣、八角、香油等多种作料腌制;加上鸿兴楼送来的鲜豆腐,切块,再放入白果、红枣、苹
果、笋丝等一起下砂锅,文火炖熬,豆腐和鲥鱼水乳交融,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出锅后,撒上少许葱
花,一道色、香、味、鲜俱佳的鲥鱼豆腐汤做好了。正好,到了皇上用膳的时候,侍膳太监轻轻地揭开锅
盖,一股浓香立刻飘散开来,洇入鼻翼,沁人心脾。
这次,张和烹制的是鲥鱼豆腐汤。如果红烧鲥鱼,又是另一种做法。据说,张和有十多种烹制
鲥鱼之法。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味道,各有特色,皇上百吃不厌,喜欢着呢。可惜,鲥鱼只产于南方浙
江、福建等地,珍稀昂贵,少之又少,很难捕到。朝廷定鲥鱼为皇宫贡品,南方各地捕捞到的鲥鱼,不论
大小,一律送入京城。
张和烹制鲥鱼水平之高,他人望尘莫及。京城里久负盛名的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等大酒楼
的名厨,烹制鲥鱼的水平远远比不上张和;甚至,皇宫中所有的御厨,跟张和比,都差了一大截儿。
张和自小在江宁乡下长大,祖上出过御厨,家学渊源,传到张和时,他聪明勤学,饱读诗书,悟
性甚高,厨艺比祖上更胜一筹。
张和的父母妻儿留在江宁,耕田种地。他有一子一女,儿子今年七岁了,聪明伶俐,做鲥鱼汤的
那晚,张和做了一个梦,梦见儿子哭着向他跑来。张和跟御膳房总管请假两个月,他已经有一年多没回家
了。
从京城回江宁,到枣庄古禾时,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张和在岔路口,和从江宁老家
日夜兼程赶去京城报信的堂弟擦肩而过,差一点儿就碰到了。
堂弟去京城,有一个悲痛欲绝的消息要告诉张和:十几天前,张和的儿子被送鲥鱼上京的官差的快
马踏破头颅,不治身亡。
13.结合具体内容,赏析小说第①段和第②段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多次对鲥鱼进行描写,使得小说情节发展“合乎情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择好的叙事角度在作品构思中极其重要。请分析本文对叙述视角的选择及其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学校文学社计划出一份悲剧作品阅读清单,卡卡夫的《变形记》与此文都入选,为了引导大家进一步思
考悲剧产生的原因,社员们将目录细化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三类。但对这两部小说分别归为
哪一类,大家意见不一。你会怎么归类 请陈述理由。(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6 分)
材料一: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
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
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
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
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能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乃赏成,妖诸抚军。抚
军大悦,以金笼进上。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
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据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今始苏耳。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
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
材料二:
长山杨令,性奇贪。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周村
为商贯所集,趁墟者车马辐辏。杨率健丁悉篡夺之,不下数百余头。时诸令皆以公务在省。有山西二商,
迎门号诉。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①也。三公怜其情,遂共诣
杨。众言来意,杨不听。众言之益切。杨举酒促酹以乱之,曰;某有一令,不能者罚。忽一少年傲岸而
入,笑曰:“酒且勿饮。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荛 。”众请之,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
人洪武朱皇帝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剥皮’。”众大笑。杨恚骂曰:“何处狂生敢尔!”命隶执之。少年
跃登几上,化为鸮,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史氏曰:“市马之役,诸大令③健畜盈庭者十之七,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
山外不数数见也。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焉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
女共唾之,以为不祥。此一笑,则何异于凤鸣哉!”
(节选自蒲松龄《鸮鸟》,有删减)
【注】①缓颊:代说人情.②献刍荛:进献刍荛之言,对己言的谦词。③大令:指县令。
17.材料二画波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填上需要断句之处的标号。_________(2 分)
A 有皇帝 B 有一古人 C 洪武朱皇帝 D 手执三尺剑 E道是 F“贪官 G 剥皮”。
18.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径造庐访成(造:到) B.翼日进宰(翼日:次日。“翼”同“翌”)
C.杨假此搜括(假:借) D.长山外不数数见也(数数:计算数日)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周村为商贾所集 欲居之以为利
B.时诸令皆以公务在省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
C.杨率健丁悉篡夺之 每闻琴瑟之声
D.忽一少年傲岸而入 掩口胡卢而笑
2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材料一写促织的善斗,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少年从“笑”到“骇”是侧面烘托。
B.材料一写成名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既点明了促织的来历,也加深了故事的条别性。
C.材料二前面写贪官借国家有战事购买民间骡马,借机大肆搜刮发国难财,后面加入志怪的情节,鞭挞了
长山杨令的贪婪无耻。
D.两则材料都写了人化为物的故事,将幻想与现实交织,想象既匪夷所思,又引人入胜。
2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焉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 分)
请以“召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写作要求字迹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C
6、D
7、A
8、A
9、D
10、C
11、C
12、(1)此时无声胜有声
(2)收取关山五十州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疏影横斜水清浅
(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13、示例:作者用洁净淡雅又具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春日的独特风景。这两段句式上以整句为主,
夹杂散句,读来流畅自然,朗朗上口;“草长莺飞”的化用以及“恍如一幅杏花烟雨江南的水墨画”的比
喻,凸显了江南的灵秀;选取了富有江南地域特征的意象“斜风细雨”“远山”“烟岚”“箬笠蓑衣”,
将读者带入到杏花烟雨朦胧清丽的场景中,作者极力铺叙平和优美的景致,强调这是一个“寻常”日子,
与后文张和儿子因鲥鱼而丧命形成反差,增添悲剧感。
14、示例:第 10 段写鲥鱼离水则死,必用冰块保鲜,凸显其娇贵,为后文官差因赶路而误伤路人埋下伏笔;
第 1⑥段通过张和评论鲥鱼,凸显出鲥鱼不同于一般鱼类的珍贵;第 段具体描写烹饪鲥鱼复杂过程,渲
染鲥鱼豆腐汤诱人的色味,正因如此才让皇帝喜爱,于是鲥鱼就变成贡品,从而导致南方各地争相捕捞,
变得异常稀有与昂贵。作者通过一次次描
写鲥鱼来推进情节发展,这样随鲥鱼沉浮的人物命运才能令人信服。
15、第三人称叙述视角,采用了当事人不知,读者知道的方式。小说结尾,读者发现官差送鲥鱼时在江宁
城外踩踏的小孩就是张和的儿子,并且这个孩子已经死了;而此时张和正兴冲冲赶回家,带着对家人的思
念和即将团圆的喜悦,对降临在自己家人身上的“不幸”一无所知。
(2)作者设计张和与报信的堂弟擦肩而过,延迟张和的“发现”,从而加强了小人物无从掌控自己命运的
悲剧意味;引发读者的怜悯,也促使读者进一步思考造成这悲剧的原因。
16、示例 1:《紫禁城的鲥鱼汤》可归为社会悲剧。这部小说表面看有很多“偶然”因素,但归根到底是
社会制度造成的悲剧,故事发生的时代是康熙皇帝在位时期,虽为盛世,但皇帝一个嗜好,官员们就会层
层压迫,最终承担这重压的只能是底层百姓。
示例 2:《紫禁城的鲥鱼汤》可归为命运悲剧。对于张和与张和死去的儿子来说,他们本身没有做错任何
事情,张和作为厨师,一心一意专研技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悲剧的发生与人无关,故事里也没有人
是存心要害死张和的儿子,所以只能归结为无法回避的“命运”。
17、BDE
18、D
19、D
20、B
21、(1)不久,县官也凭借才能优异而被上报给朝廷,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
(2)圣明的天子爱惜民力,征取一样东西一定补偿它的价值,哪里知道执行的人流布祸患到如此地步
呢!
22、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