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7 08: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宁波市2024学年期末九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元宇宙技术兴起,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虚拟网络空间从“二维”
发展到“拟三维”再到“三维”立体空间,虚拟数字被大量制成并应用于工商业领域。这些技术上
的新成就和新变化,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虚拟实践作为数字智能时
代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意味着我们对虚拟实践的研究应当追踪当代科技
发展而持续推进。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检
验认识正确与否必须以实践为标准,在产生认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及在运用认识成果指导的新实
践中进行证实或证伪。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感性的、现实的人在虚拟世界中所实际从事的现实活动,
它似乎也应与现实实践一样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但有部分学者认为,虚拟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它
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但是全部认识的结果,包括从虚拟实践中获得的虚拟认识和
在现实实践中获得的现实认识,都必须回到现实实践中进行检验。也有学者认为虚拟实践可以通过
“预实践”,即在虚拟世界中预演真实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对新的理论、计划或方案进行实践检验,
不过对于虚拟实践的检验功能,还需客观、辩证地看待,不能将其简单化、绝对化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强调要运用全部实践活动来检验认识,主要在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标准,它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过去人们在运用客观性实践
去检验某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时,总是十分注重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确定性,忽视了它的相对性
和不确定性,对某种认识仅仅凭借一两次实践检验结果就将其当成是对普遍真理的可靠性证明。其
实,从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来看,人们实际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客观性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
条件下的具体实践,它受该历史时代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被实践证实为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的认识,
其实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大致的符合,不是完全精确的符合;而那些在符合中包含着不符合或不确
定的因素,只有在以后的更高级的实践中才能被完全揭露出来。所以每个时代的认识不但要置于该
时代的实践中接受检验,还要置于人类时代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去检验,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多次
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检验。
作为时代产物的虚拟实践,相较于现实实践而言,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科学的认识论命题。虚拟实践对认识的检验至少包括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模拟
现实世界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或行为对认识进行检验,二是通过在虚拟实验室开展虚拟实验对科学上
的各种假说进行检验,三是通过在虚拟情景中运用逻辑证明方法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虚拟实践的
出现确实改变了当前人们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式、内容以及主体的思维方式。准确地讲,它改变了
传统那种从抽象本体出发来说明对象的单向性、线性、还原性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种创造性、交
互性、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在虚拟实践的影响下,人们更易于形成一种创造性思雏。不
过,虚拟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它不能也不会完全取代现实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而只会为人们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提供更多选择和有效补充
(摘编自盛晓薇、杨志华《虚拟实践何以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