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教粤科版(2019)六年级下册科学2.10《转动的风车》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教粤科版(2019)六年级下册科学2.10《转动的风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1 18:09:17

文档简介

粤教粤科版(2019)六年级下册科学2.10《转动的风车》
一、填空题
1.(2021六下·临沂期末)   形成了风。
2.(2021六下·宁津期中)风是由于两地的   不同,从而使两地的   产生了差异,导致   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3.(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1《风的能量》)风能虽然被人们利用,但有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
4.(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单元测试)
在海滨,白天,风从   吹向   。
5.(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单元测试)
当两地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   的空气会向压力   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二、判断题
6.(2024六下·宣恩期中)风化作用、风的形成、水的三态变化等现象无一不受到太阳的影响。(  )
7.(2024六下·岳池期末)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  )
8.(2024六下·方山期末)风能将成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  )
9.(2024六下·新乡期末)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10.(2024六下·长安月考)风力发电站在任何有风的地方都可以运作。 (  )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温岭期末)温岭东海塘矗立着一排排巨大的风车,它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以下对风的形成原理的模拟与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24六下·新乡期末)我国是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下列不是古人使用风能实例的是(  )。
A.风力提水 B.风力舂米 C.风力发电
13.(2023六下·黄岩期末)在做风的成因实验时,关于空气流动的方向,下列图片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14.(2022六下·六盘水期末)下列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能源是(  )。
A.石油 B.煤炭 C.风能
15.(2022六下·微山期中)下列对人类有益的风是(  )
A.风力发电 B.飓风摧毁人类的家园
C.龙卷风将大树拔起 D.热带风暴淹没了大量的房屋
16.(2024六下·法库月考)下列事物中不具有化学能的是(  )。
A.绿色植物 B.风 C.汽油 D.食物
四、综合题
17.(2020六下·滕州期末)下面是胜利小学六一班的小杰做的风的形成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没点蜡烛时,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画在图1中。
(2)点燃蜡烛后,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画在图2中。
(3)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受热后会    ,周围的   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   。
(4)冬天,把教室的门开个缝,将纸片放在门缝的底部,纸片往   飘。(填“里”或“外”)
五、简答题
18.(2022六下·微山期中)简述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六、实验探究题
19.(2021六下·微山期末)模拟风的形成过程.
(1)实验器材:   、   、蚊香、火柴、纸条
(2)实验方案:①首先,用小刀裁掉可乐瓶的底部;
②然后,在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圆孔;
③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小纸条;
④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实验现象:
①如果不点燃蜡烛(左图),将蚊香放在可乐瓶旁边时,蚊香的烟会竖直向   流动,瓶口的纸片   (“会”或“不会”)晃动。
②如果点燃蜡烛(右图),再将蚊香放在可乐瓶旁边时,蚊香的烟会向   流动,瓶口的纸片会   。
(3)实验结论:可乐瓶内的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   ,这样就形成了风。
利用风的形成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
20.(2021六下·宁津期中)回忆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名称)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1)观察到的现象:   。
(2)结论: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   ,会顺着瓶口   ,   则会由底部的小孔进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风就是   的流动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空气流动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具有方向和大小,它是因为空气流动所形成的的。
2.【答案】冷热温度;空气压力;空气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3.【答案】危害
【知识点】风;运动物体的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解答】尽管风能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一些能量过大的风,如龙卷风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利用风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能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答案】海洋 (海面);陆地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海滨城市的白天,海水温度低,气压高,风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晚上正好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5.【答案】大;小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当两地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所以在海滨城市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6.【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观察太阳、月球;太阳能;风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是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它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这些过程都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进行的。风的形成也是太阳辐射影响的直接结果。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水循环无法顺利进行,因为没有太阳,水就无法蒸发成水蒸汽升到空中,也无法形成空气流动。水的三态变化,即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也是直接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7.【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风能资源总储量非常大,据估算,全球可利用的潜在风能相当于全球总能量需求的10-20倍。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即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8.【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能源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同时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未来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方向之一。
9.【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
【解析】【分析】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机械能、化学能等不同的形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风力发电站在任何有风的地方都可以运作,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出的热相当于蜡烛发出的热,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球表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不断补充进来,导致自然界中空气的冷热不均,使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了自然界中的风,观察图中箭头指向,故选D。
12.【答案】C
【知识点】风;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风力发电是现代社会中风能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在古代,风车广泛用于农业灌溉、磨面和舂米。故选C。
13.【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做“风的成因”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试验瓶内空气受热上升运动,瓶内空气减少,外面的冷空气会流进来补充,蚊香的烟也会由圆孔进入箱子,形成了风。故A选项正确。
14.【答案】C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石油煤炭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风能是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资源。所以此题选C.
15.【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考查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风力进行发电,对人类有益,飓风、龙卷风、热带风暴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破坏。
16.【答案】B
【知识点】风;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风中不具有化学能。
17.【答案】(1)
(2)
(3)上升;冷空气;风
(4)里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没点蜡烛,蚊香的烟是自然向上的;
(2)点燃蜡烛后,烟是顺着小口向里流动;点燃蜡烛后,上方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所以烟会顺着小口向里流动。
(3)空气流动会形成风。
(4)室内温度高,温度越高,空气越向上流动,门开缝后,外面的空气较冷,贴着地面近来补充教室下部的空气,而教室上部的热空气被挤压出教室从门缝上部出去,就得到了下进上出的风,所以纸片会往内飘。
18.【答案】自然界中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冷空气压力大,热空气压力小,从而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也就是空气就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形成,空气的流动产生了风,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会占据热空气曾占据的空间,从而形成了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9.【答案】(1)大可乐瓶;蜡烛
(2)上;不会;左;晃动
(3)热空气会溢出;空气的温度不同,形成气流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此题模拟风的形成。
(1)在模拟风的实验时,需要用到蚊香、火柴、纸条、蜡烛、可乐瓶等。
(2)不点燃蜡烛是相当于0级风的情况下,蚊香的烟是竖直向上的,纸片不会流动。如果点燃蜡烛,周围空气会加热,空气受热向上,外部的冷空气则进入瓶中,从而使蚊香的烟气向瓶内方向流动,瓶口的纸片会晃动。
(3)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海陆因高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空气的温度不同,因此形成气流,形成风。
20.【答案】(1)蚊香的烟吸到瓶子里去,瓶口处的纸条在飘动
(2)轻;上升;冷空气;冷热空气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实验名称: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折叠的小纸条。4.点燃蜡烛、蚊香。5.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厘米处。
试验现象:蚊香的烟吸到瓶子里去,瓶口处的纸条在飘动。
实验结论 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
1 / 1粤教粤科版(2019)六年级下册科学2.10《转动的风车》
一、填空题
1.(2021六下·临沂期末)   形成了风。
【答案】空气流动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具有方向和大小,它是因为空气流动所形成的的。
2.(2021六下·宁津期中)风是由于两地的   不同,从而使两地的   产生了差异,导致   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答案】冷热温度;空气压力;空气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3.(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3.21《风的能量》)风能虽然被人们利用,但有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   。
【答案】危害
【知识点】风;运动物体的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解答】尽管风能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一些能量过大的风,如龙卷风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利用风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风能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单元测试)
在海滨,白天,风从   吹向   。
【答案】海洋 (海面);陆地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海滨城市的白天,海水温度低,气压高,风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晚上正好相反,风从陆地吹向海面。
5.(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单元测试)
当两地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   的空气会向压力   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答案】大;小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当两地温度不同时,空气压力大小也就不同。压力大空气会向压力小的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所以在海滨城市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二、判断题
6.(2024六下·宣恩期中)风化作用、风的形成、水的三态变化等现象无一不受到太阳的影响。(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观察太阳、月球;太阳能;风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是地球和宇宙间、地壳表层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表现形式。它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这些过程都是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进行的。风的形成也是太阳辐射影响的直接结果。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水循环无法顺利进行,因为没有太阳,水就无法蒸发成水蒸汽升到空中,也无法形成空气流动。水的三态变化,即水的蒸发、凝结和降水,也是直接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7.(2024六下·岳池期末)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风能资源总储量非常大,据估算,全球可利用的潜在风能相当于全球总能量需求的10-20倍。风能的利用主要是风力发电,即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8.(2024六下·方山期末)风能将成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能与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一起作为新能源的代表,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能源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同时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未来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方向之一。
9.(2024六下·新乡期末)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
【解析】【分析】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0.(2024六下·长安月考)风力发电站在任何有风的地方都可以运作。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机械能、化学能等不同的形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风力发电站在任何有风的地方都可以运作,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题目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11.(2024六下·温岭期末)温岭东海塘矗立着一排排巨大的风车,它能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以下对风的形成原理的模拟与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加热了纸盒中的空气,使热空气上升,同时周围的冷空气从下方的圆洞补充进来,纸盒中的空气冷热不均使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出的热相当于蜡烛发出的热,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地球表面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不断补充进来,导致自然界中空气的冷热不均,使空气不断流动,从而产生了自然界中的风,观察图中箭头指向,故选D。
12.(2024六下·新乡期末)我国是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下列不是古人使用风能实例的是(  )。
A.风力提水 B.风力舂米 C.风力发电
【答案】C
【知识点】风;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风力发电是现代社会中风能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在古代,风车广泛用于农业灌溉、磨面和舂米。故选C。
13.(2023六下·黄岩期末)在做风的成因实验时,关于空气流动的方向,下列图片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做“风的成因”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试验瓶内空气受热上升运动,瓶内空气减少,外面的冷空气会流进来补充,蚊香的烟也会由圆孔进入箱子,形成了风。故A选项正确。
14.(2022六下·六盘水期末)下列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能源是(  )。
A.石油 B.煤炭 C.风能
【答案】C
【知识点】风;新能源
【解析】【分析】石油煤炭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风能是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资源。所以此题选C.
15.(2022六下·微山期中)下列对人类有益的风是(  )
A.风力发电 B.飓风摧毁人类的家园
C.龙卷风将大树拔起 D.热带风暴淹没了大量的房屋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考查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风力进行发电,对人类有益,飓风、龙卷风、热带风暴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破坏。
16.(2024六下·法库月考)下列事物中不具有化学能的是(  )。
A.绿色植物 B.风 C.汽油 D.食物
【答案】B
【知识点】风;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风中不具有化学能。
四、综合题
17.(2020六下·滕州期末)下面是胜利小学六一班的小杰做的风的形成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没点蜡烛时,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画在图1中。
(2)点燃蜡烛后,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画在图2中。
(3)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受热后会    ,周围的   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   。
(4)冬天,把教室的门开个缝,将纸片放在门缝的底部,纸片往   飘。(填“里”或“外”)
【答案】(1)
(2)
(3)上升;冷空气;风
(4)里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1)没点蜡烛,蚊香的烟是自然向上的;
(2)点燃蜡烛后,烟是顺着小口向里流动;点燃蜡烛后,上方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所以烟会顺着小口向里流动。
(3)空气流动会形成风。
(4)室内温度高,温度越高,空气越向上流动,门开缝后,外面的空气较冷,贴着地面近来补充教室下部的空气,而教室上部的热空气被挤压出教室从门缝上部出去,就得到了下进上出的风,所以纸片会往内飘。
五、简答题
18.(2022六下·微山期中)简述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自然界中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冷空气压力大,热空气压力小,从而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也就是空气就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形成,空气的流动产生了风,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会占据热空气曾占据的空间,从而形成了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六、实验探究题
19.(2021六下·微山期末)模拟风的形成过程.
(1)实验器材:   、   、蚊香、火柴、纸条
(2)实验方案:①首先,用小刀裁掉可乐瓶的底部;
②然后,在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圆孔;
③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小纸条;
④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实验现象:
①如果不点燃蜡烛(左图),将蚊香放在可乐瓶旁边时,蚊香的烟会竖直向   流动,瓶口的纸片   (“会”或“不会”)晃动。
②如果点燃蜡烛(右图),再将蚊香放在可乐瓶旁边时,蚊香的烟会向   流动,瓶口的纸片会   。
(3)实验结论:可乐瓶内的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   ,这样就形成了风。
利用风的形成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
【答案】(1)大可乐瓶;蜡烛
(2)上;不会;左;晃动
(3)热空气会溢出;空气的温度不同,形成气流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此题模拟风的形成。
(1)在模拟风的实验时,需要用到蚊香、火柴、纸条、蜡烛、可乐瓶等。
(2)不点燃蜡烛是相当于0级风的情况下,蚊香的烟是竖直向上的,纸片不会流动。如果点燃蜡烛,周围空气会加热,空气受热向上,外部的冷空气则进入瓶中,从而使蚊香的烟气向瓶内方向流动,瓶口的纸片会晃动。
(3)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海陆因高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空气的温度不同,因此形成气流,形成风。
20.(2021六下·宁津期中)回忆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名称)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1)观察到的现象:   。
(2)结论: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   ,会顺着瓶口   ,   则会由底部的小孔进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风就是   的流动现象。
【答案】(1)蚊香的烟吸到瓶子里去,瓶口处的纸条在飘动
(2)轻;上升;冷空气;冷热空气
【知识点】风;对流
【解析】【分析】风是由于两地的冷热温度不同,从而使两地的空气压力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形成风。
实验名称:风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3.在瓶子的开口处用胶带粘上一张折叠的小纸条。4.点燃蜡烛、蚊香。5.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厘米处。
试验现象:蚊香的烟吸到瓶子里去,瓶口处的纸条在飘动。
实验结论 空气被蜡烛加热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去补充,这样就形成了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