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阿基米德原理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阿基米德原理 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4 19:15:42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1.用阿基米德原理求V排
求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V排=,可以求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用阿基米德原理求ρ液
求液体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ρ液=,可以求出液体的密度.
知识点1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V排
1.如图所示,海监部门在某海域通过放置浮标以监测水文变化,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浮标 ( C )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知识点2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ρ液
2.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受到水的浮力记为F水;把该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液体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记为F液,液体的密度为ρ液,则(g取10 N/kg) ( B )
A.F液=6 N,ρ液=2.4×103 kg/m3 B.F水=6 N,ρ液=0.8×103 kg/m3
C.F液=4 N,ρ液=0.53×103 kg/m3 D.F水=4 N,ρ液=0.8×103 kg/m3
3.小程将重为6 N、体积为2×10-4 m3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3.6 N,则石块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2.4N,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4.如图所示,一个正方体物体,重为10 N,体积为1×10-3 m3,用细绳吊着浸没在薄壁圆柱形容器的液体中,绳子的拉力为2 N,g取10 N/kg,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
解:(1)物体静止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拉力的作用,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F拉=10 N-2 N=8 N;
(2)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
(3)ρ液===0.8×103 kg/m3.
5.在测量浮力的实验中,小林同学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 N.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g取10 N/kg,ρ水=1 g/cm3 ( C )
A.金属块的质量为0.27 k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0 cm3
C.金属块的密度为54 g/cm3
D.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5 N
6.(赤峰中考)在《浮力》单元复习课上,学生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如图甲,先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G1;如图乙,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的重力为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它们的关系是F1>F2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 ρ水
D.鸡蛋的密度为 ρ盐水
7.(海南中考)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柱体,将它浸入水中静止时,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 N,则柱体受到的浮力为2N,其密度是2.5×103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8.体积均为200 cm3的木块和合金块,在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1.8 N,合金块重6 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8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1.8×10-4m3,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2N.(g取10 N/kg)
9.如图甲,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拴着一个正方体物块匀速放入底面积为10-2m2的圆柱形容器中,直至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物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拉力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的密度;
(3)从物块下表面到达水面,直至完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由于水面升高,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
解:(1)由图乙知,物块未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此时测力计示数是物块的重力,物块的质量:m===1.2 kg;
(2)由图乙知.测力计示数为4 N后.示数不变,说明物块所受的浮力不变.此时物块完全浸入水中,
物块所受的浮力:F=G-F示=12 N-4 N=8 N.
浸没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V=V液===8×10-4 m3,
物块的密度:ρ===1.5×103 kg/m3;
(3)因为容器为圆柱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物块从下表面到达水面.直到完全浸没,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的增加量:ΔF=F浮=8 N,
容器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的增加量:Δp===800 pa.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1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
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和小空桶的重力;再记录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排开的水和小桶受到的总重力.
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物-F示,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G总-G桶,对比两者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
知识点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图甲);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 (图乙);
③测出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1-G2.(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
(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
(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3)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能(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
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浸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将质量为0.5 kg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溢出0.2 kg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g取10 N/kg) ( C )
A.5 N B.0.5 N C.2 N D.3 N
4.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A )
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5.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F氢和F空的大小关系是F氢=F空.
6.体积为2.0×10-3 m3的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0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7.将一个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 A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
8.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 g,若把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 kg/m3) ( C )
A.15 g B.12.5 g C.10 g D.8 g
9.弹簧测力计上挂一重为10 N的物块,当物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 N.若将物块完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则最终测力计的示数为 ( C )
A.0 N B.2 N C.4 N D.6 N
10.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盛水圆柱形容器,内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g取10 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
B.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1 000 pa
C.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2 000 pa
D.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 N
11.(楚雄州期末)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ρ水=1.0×103 kg/m3)
(1)如图所示,在物块从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的过程中,左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大,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不变.(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实验中所测的物理量可列等式:F1-F3=F4-F2(用字母表示),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3)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5N.
(4)同学们用酒精代替水重复实验,发现此时的F3变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用酒精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12.(徐州中考)一个人体重为600 N,站在岸边的鹅卵石上,双脚与鹅卵石的接触面积为0.02 m2;当他站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5 m3,g取10 N/kg.求:
(1)人对鹅卵石的压强;
(2)站在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
解:(1)人站在鹅卵石上时,鹅卵石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即F=G=600 N,则人对鹅卵石的压强: p===30 000 pa;
(2)站在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05 m3=500 N.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1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
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过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 和 的重力;再记录物体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再测量出 .
分析: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 ,对比两者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 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F浮= =m排g= .
知识点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图甲);
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 (图乙);
③测出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 ,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
(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
(a) ;
(b) .
(3)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点2 阿基米德原理
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C.物体浸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将质量为0.5 kg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溢出0.2 kg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g取10 N/kg) ( )
A.5 N B.0.5 N C.2 N D.3 N
4.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浮力增大 B.浮力不变 C.浮力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5.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F氢和F空的大小关系是 .
6.体积为2.0×10-3 m3的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7.将一个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不能确定
8.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 g,若把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 kg/m3) ( )
A.15 g B.12.5 g C.10 g D.8 g
9.弹簧测力计上挂一重为10 N的物块,当物块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8 N.若将物块完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则最终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0 N B.2 N C.4 N D.6 N
10.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盛水圆柱形容器,内有质量为400 g、边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g取10 N/k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
B.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1 000 pa
C.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2 000 pa
D.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 N
11.(楚雄州期末)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ρ水=1.0×103 kg/m3)
(1)如图所示,在物块从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的过程中,左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物块受到的浮力 ,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实验中所测的物理量可列等式: (用字母表示),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3)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4)同学们用酒精代替水重复实验,发现此时的F3变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用酒精重复实验的目的是 (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12.(徐州中考)一个人体重为600 N,站在岸边的鹅卵石上,双脚与鹅卵石的接触面积为0.02 m2;当他站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5 m3,g取10 N/kg.求:
(1)人对鹅卵石的压强;
(2)站在水中时,人受到的浮力.第2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1.用阿基米德原理求V排
求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V排=,可以求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用阿基米德原理求ρ液
求液体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ρ液=,可以求出液体的密度.
知识点1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V排
1.如图所示,海监部门在某海域通过放置浮标以监测水文变化,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浮标 ( )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知识点2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ρ液
2.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受到水的浮力记为F水;把该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液体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记为F液,液体的密度为ρ液,则(g取10 N/kg) ( )
A.F液=6 N,ρ液=2.4×103 kg/m3 B.F水=6 N,ρ液=0.8×103 kg/m3
C.F液=4 N,ρ液=0.53×103 kg/m3 D.F水=4 N,ρ液=0.8×103 kg/m3
3.小程将重为6 N、体积为2×10-4 m3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3.6 N,则石块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4.如图所示,一个正方体物体,重为10 N,体积为1×10-3 m3,用细绳吊着浸没在薄壁圆柱形容器的液体中,绳子的拉力为2 N,g取10 N/kg,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
5.在测量浮力的实验中,小林同学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使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 N.下列数据不正确的是(g取10 N/kg,ρ水=1 g/cm3 ( )
A.金属块的质量为0.27 k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0 cm3
C.金属块的密度为54 g/cm3
D.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5 N
6.(赤峰中考)在《浮力》单元复习课上,学生用溢水杯和弹簧测力计测量鸡蛋的密度.如图甲,先把鸡蛋缓慢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沉底,测得溢出水的重力为G1;如图乙,再把同一个鸡蛋缓慢放入盛满盐水的溢水杯中,鸡蛋漂浮,测得溢出盐水的重力为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它们的关系是F1>F2
B.鸡蛋的体积为
C.鸡蛋的密度为 ρ水
D.鸡蛋的密度为 ρ盐水
7.(海南中考)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实心柱体,将它浸入水中静止时,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 N,则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N,其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8.体积均为200 cm3的木块和合金块,在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1.8 N,合金块重6 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m3,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
9.如图甲,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拴着一个正方体物块匀速放入底面积为10-2m2的圆柱形容器中,直至物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物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拉力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的密度;
(3)从物块下表面到达水面,直至完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由于水面升高,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