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4 19:34:06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 运动和力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泰州中考)如图所示,虚线是小华抛出的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部分运动轨迹,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皮球将 ( B )
A.保持静止
C.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云南中考节选)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某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下表:
接触面材料 小车受摩擦力情况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
毛巾 大 20.2
棉布 较大 40.0
木板 小 90.1
分析表中内容,得到的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永远运动下去.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3)上述实验除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考点2 惯性
4.许多体育运动都会利用惯性,下列四项体育运动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C )
A.跳远 B.推铅球 C.拔河 D.掷标枪
5.(贵州中考)“贵州村超”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中,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此过程中对足球分析正确的是 ( B )
A.相对球门静止 B.运动状态改变
C.惯性逐渐消失 D.受平衡力作用
6.(枣庄中考)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大连中考)除雪劳动中,同学们使用铁锹将路面的积雪铲起,抛到路边.抛出时,锹和雪一起向前运动,手使铁锹突然停住,雪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同时雪受到重力作用,落在路边.
考点3 二力平衡
8.周末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9.小浩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填“相等”或“不等”);但小浩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2)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转动回来,设计这一步骤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考点4 摩擦力
10.下列情景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B )
A.冬天在车轮上固定防滑链 B.用毛刷擦冰面使冰面更光滑
C.防滑地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演奏二胡前,要往弓弦上涂松香
11.(济南中考)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D )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 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
12.如图所示,物体重10 N,被水平向左的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当F=50 N 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当F=80 N时,物体在墙壁上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
13.如图是某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甲、乙、丙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依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通过甲、乙两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甲、丙两图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甲实验中,若用3 N的水平拉力加速拉该物体,则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1.6N.
(5)丁实验中是将木块切掉一半后并叠放,通过与甲实验的对比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无关(填“有关”或“无关”).
考点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4.无风天气下,雨滴从高空自由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接近地面时雨滴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下落过程中,雨滴所受重力G和空气阻力f的合力大小 ( D )
A.始终不变 B.始终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小后不变
15.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12 N的小球,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2 N,且大小不变,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14N,方向竖直向下.
考点6 力与运动的综合
16.(襄阳中考)如图所示,铁块A重3 N,静止地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将重为1 N的铜块B放在铁块A上面时,A和B恰能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取走铜块B,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铁块A,使其匀速向上运动,则F的大小为 ( D )
A.3 N
B.4 N
C.5 N
D.7 N
17.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过程的力和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D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 s时,若F=3 N,则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于3 N
C.从t=0到t=6 s的过程中,F在逐渐增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章末复习 运动和力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泰州中考)如图所示,虚线是小华抛出的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部分运动轨迹,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皮球将 ( )
A.保持静止
C.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云南中考节选)在一次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某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都使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 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按照图甲、乙、丙的顺序实验时记录的内容如下表:
接触面材料 小车受摩擦力情况 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s/cm
毛巾 大 20.2
棉布 较大 40.0
木板 小 90.1
分析表中内容,得到的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 ;进一步推理得出结论: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将 .早在300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 就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研究过“力和运动的关系”.
(3)上述实验除用到实验推理的方法外,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 .
考点2 惯性
4.许多体育运动都会利用惯性,下列四项体育运动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 B.推铅球 C.拔河 D.掷标枪
5.(贵州中考)“贵州村超”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中,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此过程中对足球分析正确的是 ( )
A.相对球门静止 B.运动状态改变
C.惯性逐渐消失 D.受平衡力作用
6.(枣庄中考)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a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滚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B.球在b点的速度为零
C.若球在b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从c点运动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大连中考)除雪劳动中,同学们使用铁锹将路面的积雪铲起,抛到路边.抛出时,锹和雪一起向前运动,手使铁锹突然停住,雪由于 继续向前运动,同时雪受到 作用,落在路边.
考点3 二力平衡
8.周末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
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
9.小浩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的大小 (填“相等”或“不等”);但小浩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保持F1与F2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设计这一步骤是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一定在 .
(3)如果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 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考点4 摩擦力
10.下列情景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冬天在车轮上固定防滑链 B.用毛刷擦冰面使冰面更光滑
C.防滑地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D.演奏二胡前,要往弓弦上涂松香
11.(济南中考)小华发现,有时候垫毛巾更容易拧开罐头盖.下列改变摩擦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
A.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B.使劲擦黑板擦得更干净
C.装滚轮的储物箱更易推动 D.凹凸花纹的地砖更防滑
12.如图所示,物体重10 N,被水平向左的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当F=50 N 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F=80 N时,物体在墙壁上保持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13.如图是某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甲、乙、丙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 直线拉动物体,依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通过甲、乙两图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通过 两图的实验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甲实验中,若用3 N的水平拉力加速拉该物体,则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
(5)丁实验中是将木块切掉一半后并叠放,通过与甲实验的对比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考点5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4.无风天气下,雨滴从高空自由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接近地面时雨滴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下落过程中,雨滴所受重力G和空气阻力f的合力大小 ( )
A.始终不变 B.始终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小后不变
15.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12 N的小球,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2 N,且大小不变,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N,方向 .
考点6 力与运动的综合
16.(襄阳中考)如图所示,铁块A重3 N,静止地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将重为1 N的铜块B放在铁块A上面时,A和B恰能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取走铜块B,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铁块A,使其匀速向上运动,则F的大小为 ( )
A.3 N
B.4 N
C.5 N
D.7 N
17.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对于这个过程的力和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 s时,若F=3 N,则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于3 N
C.从t=0到t=6 s的过程中,F在逐渐增大
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