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易混及实验突破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作用
【例1】 将木桩打入河底的过程中,在木桩逐渐浸入水中时,木桩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在木桩全部浸入水中后不断下降时,木桩受到浮力不变,将木桩打入河底后它受到的浮力为零.
易错辨析: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木桩打入河底泥土后,其下表面不再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即不受浮力作用.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C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2】 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铁块沉底,关于它们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所受浮力一样大
B.木块所受浮力大
C.铁块所受浮力大
D.无法判定
易错辨析: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由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决定,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沉浮状态等无关.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
D.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
易错点3 不会正确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
【例3】 将重为7 N的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且溢出3 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 ( B )
A.一定等于3 N B.一定等于7 N C.可能等于3 N D.可能等于4 N
易错辨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则F浮=G物,溢出的水不等同于排开的水.
针对训练3 一体积为100 cm3的实心铁块放在一装满水银的容器里(容器能放入铁块),ρ铁=7.9×103 kg/m3,ρ水银=13.6×103 kg/m3,静止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 )
A.7.9 N B.13.6 N C.1.0 N D.5.7 N
实验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命题点: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2)浮力的计算方法(称重法:F浮=G - F示).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控制液体的密度及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②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以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③控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相关计算(计算固体、液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5)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①利用沉浮条件计算固体的密度;②物体上浮、下沉动态过程的判断.
(6)实验数据的图像绘制与分析
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变化图像(ρ物>ρ液)如图所示:
当物体未全部浸入液体时,浮力的大小会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F会逐渐减小: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不变,F也会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高效演练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的系列实验.(g取10 N/kg)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可按①③④图的顺序进行操作,由图示过程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 变大.(后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铜块的位置从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铜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4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和②⑥,可验证猜想2是错误的.
(4)通过分析图①③⑦,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5)小明还选用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能力拓展
(6)请你在下图中画出从铜块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开始到图⑤所示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铜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7)通过图中实验数据可知,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排开盐水的重力是1.2N,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
(8)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铜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铜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铜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铜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铜片受到的浮力小于第二次铜片受到的浮力;
②小明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他只关注了铜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排开液体体积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2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命题点:
(1)物体的选择原则(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密度大于水;物体不吸水).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3)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
(4)物体受力分析(物体没有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5)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G2-G1).
(6)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7)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8)改变实验条件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高效演练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丙、甲、丁、乙.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2.8×103kg/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适当的物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均满足F浮=(填“>”“<”或“=”)G排,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时(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一直不变(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丁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浮>(填“>”“<”或“=”)G排(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
能力拓展
(7)小立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一步思考:如果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观点是能(填“能”或“不能”)验证.
(8)他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放在电子秤上.如图戊所示,其示数为m1,将铁球用细线悬挂轻轻放入水中浸没,待杯中水停止外溢时,如图己所示,其示数为m2,则m1=(填“>”“<”或“=”)m2.
(9)兴趣小组用一根配重适当的长饮料吸管,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水中,制成了简易密度计.为了能准确地在吸管上标注出不同液体密度所对应的刻度,则必须测量的量是C.(填字母)
A.吸管的总长度
B.容器中水的深度
C.吸管浸入水中的长度
D.吸管及配重的重力易错易混及实验突破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作用
【例1】 将木桩打入河底的过程中,在木桩逐渐浸入水中时,木桩受到的浮力逐渐 .在木桩全部浸入水中后不断下降时,木桩受到浮力 ,将木桩打入河底后它受到的浮力 .
易错辨析: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木桩打入河底泥土后,其下表面不再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即不受浮力作用.
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2】 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铁块沉底,关于它们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受浮力一样大
B.木块所受浮力大
C.铁块所受浮力大
D.无法判定
易错辨析: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由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决定,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沉浮状态等无关.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
D.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
易错点3 不会正确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
【例3】 将重为7 N的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且溢出3 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 ( )
A.一定等于3 N B.一定等于7 N C.可能等于3 N D.可能等于4 N
易错辨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则F浮=G物,溢出的水不等同于排开的水.
针对训练3 一体积为100 cm3的实心铁块放在一装满水银的容器里(容器能放入铁块),ρ铁=7.9×103 kg/m3,ρ水银=13.6×103 kg/m3,静止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
A.7.9 N B.13.6 N C.1.0 N D.5.7 N
实验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命题点: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2)浮力的计算方法(称重法:F浮=G - F示).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控制液体的密度及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相同液体的不同深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②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以不同体积浸入同种液体,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体积的关系;
③控制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变:用测力计提着同一物体,让它分别浸没于不同的液体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相关计算(计算固体、液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体积).
(5)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①利用沉浮条件计算固体的密度;②物体上浮、下沉动态过程的判断.
(6)实验数据的图像绘制与分析
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变化图像(ρ物>ρ液)如图所示:
当物体未全部浸入液体时,浮力的大小会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F会逐渐减小: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时,物体所受浮力不变,F也会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高效演练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的系列实验.(g取10 N/kg)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可按 图的顺序进行操作,由图示过程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 .(后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铜块的位置从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铜块受到的浮力 ,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和②⑥,可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4)通过分析图①③⑦, (填“能”或“不能”)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 .
(5)小明还选用不同液体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能力拓展
(6)请你在下图中画出从铜块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开始到图⑤所示位置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铜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像.
(7)通过图中实验数据可知,铜块浸没在盐水中时排开盐水的重力是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
(8)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铜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铜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铜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铜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铜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铜片受到的浮力;
②小明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他只关注了铜片 的改变,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2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命题点:
(1)物体的选择原则(重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密度大于水;物体不吸水).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3)用称重法计算浮力(F浮=G-F示).
(4)物体受力分析(物体没有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物体在水中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5)测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方法(先测出空桶的重力G1,再测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G2.则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G2-G1).
(6)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7)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的体积、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8)改变实验条件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高效演练
2.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 .
(2)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3)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适当的物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均满足F浮 (填“>”“<”或“=”)G排,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时(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5)如果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行该实验,则图 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
(6)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行图甲步骤时,都忘记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误,因而他会得出F浮 (填“>”“<”或“=”)G排(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
能力拓展
(7)小立发现了此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进一步思考:如果实验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能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正确的观点是 (填“能”或“不能”)验证.
(8)他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将溢水杯中注满水放在电子秤上.如图戊所示,其示数为m1,将铁球用细线悬挂轻轻放入水中浸没,待杯中水停止外溢时,如图己所示,其示数为m2,则m1 (填“>”“<”或“=”)m2.
(9)兴趣小组用一根配重适当的长饮料吸管,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水中,制成了简易密度计.为了能准确地在吸管上标注出不同液体密度所对应的刻度,则必须测量的量是 .(填字母)
A.吸管的总长度
B.容器中水的深度
C.吸管浸入水中的长度
D.吸管及配重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