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0 07: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 http: / / www.21cnjy.com )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练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2.隋唐时,武功高强的李飞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长安参加武举考试。这时在位的皇帝可能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3.柳宗元语:“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此处的“文皇”应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6.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  )
①南北重归统一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开通了大运河 ④制成了曲辕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15年《中小学生守则》第9条勤俭节约护家园;古人也有“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言,下列人物中倡导节俭的有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唐太宗 ④唐玄宗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小明自主学习了“科举制的演变”这一专题,他的学习笔记中错误的是
A、诞生于隋炀帝时期 B、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新文化运动后废除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张骞出使西域 D、派“遣唐使”
10.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内容属于 “唐宗”所为的有( )
①善于用人 ②废除丞相 ③戒奢从俭 ④虚心纳谏 ⑤减轻农民徭役赋税负担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11.中国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是指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后( )
A. 隋和吐蕃的关系
B. 唐和匈奴的关系
C. 唐和吐蕃的关系
D. 唐和回纥的关系
12.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严惩贪官污吏 B. 提倡节俭
C. 重视农业生产 D. 善于纳谏
13.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隋文帝 D. 唐玄宗
14.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军机处
15.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
A. 创立殿试制度 B. 重用有才之人
C. 打击大族势力 D. 促进社会发展
16.“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17.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8.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第II卷(非选择题)
1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杜甫《忆昔》
(1) 这首诗回忆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统治?请说明你作出该判断的理由。
(2) 这首诗从三个方面描述了“开元全盛”时期的繁荣景象,请你根据诗文完成下表。
景象一: 判断依据:小邑犹藏万家室
景象二: 判断依据:公私仓廪俱丰实
景象三:社会治安好 判断依据:
(3) 请你结合课本,谈谈这一盛世形成的主要原因。
你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繁荣,需要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呢?
20. 识读下图,请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中人物是谁? 他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明他把君和民关系比作什么?
(2)请你举出“载舟”与“覆舟”各一例。
(3)他执政之后,为了避免“覆舟”,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写4点)?结果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也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民谚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哪个朝代农耕技术的重要创造?请写出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材料二中“苏湖熟”的“苏”是指哪里?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最终于什么时候完成?
22.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23.有唐一代平等友好的民族政策造就了融洽的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步辇图》
材料三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朕”指哪位历史人物?此材料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据材料二、三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3)材料二所示《步辇图》是唐代哪一位画家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
1.D
2.D
3.B
4.A
5.D
6.C
7.C
8.B
9.A
10.D
11.C
12.C
13.D
14.B
15.D
16.B
17.D
18.B
19. (1)唐玄宗。根据诗词中提到的“开元”进行判断,“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
(2)
景象一:人口众多 判断依据:小邑犹藏万家室
景象二:粮食产量高 判断依据:公私仓廪俱丰实
景象三:社会治安好 判断依据:九州道路无豺狼
(3)唐玄宗励精图治,采取了正确的治国措施;唐太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了基础;国家的统一。
20.(1)唐太宗(李世民);舟和水的关系。
(2)“载舟”:文景之治或开皇之治。“覆舟”:秦二世暴政而亡或隋炀帝滥用民力而亡。
(3)措施: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写到其中4点即可)
结果: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1.(1)唐朝;曲辕犁;筒车
(2)苏州;占城(或越南)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写出一点即可) 南宋
22.(1)唐玄宗(李隆基)。 措施: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提倡节俭。
(2)耕作;灌溉。
(3)科举制度;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4)玄奘。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23.(1)唐太宗(或李世民) 开明(或平等/友好)
(2)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嫁到吐蕃/进藏
(3)阎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