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0 07:4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中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4.宋代市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
A.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顿较昂贵的“鱼羹”
C.和朋友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玩
5.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6.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 ③④⑤
7.下列哪一句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佳节春节?(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8.下列关于宋朝农业发展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水利建设有很大发展
B.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C.占城稻在南方普遍种植
D.苏湖熟,天下足
9.作为新的纺织部门,棉纺织业兴起于
A.唐朝蜀地 B.宋代江浙地区
C.宋代海南岛 D.宋代蜀地
10.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1.兴化马姓中有一支为回族,是兴化回族的主体人群。回族马姓主要源于原籍西域阿拉伯。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始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的角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 )
①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②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
③饮茶之风盛行
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1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在( )
A.汉朝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16.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三国
17.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8.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第II卷(非选择题)
19.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 http: / / www.21cnjy.com )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根据材料一,哪些事例可以反映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从《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 两宋期间,丝绸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 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 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 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哪些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简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0.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教材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从课文中概括相关的事例加以说明所持观点。各举一例史实填在下列横线上。(注意:大段照抄原文者不能得分)。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
21.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列出为此商路成功开辟的功臣一位。
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材料三 据中新网北京3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31日电,英、发、意、德等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摆脱美国的阻拦,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目前已增至30个,另有14个国家也已提出了正式申请。
(3)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摆脱美国的束缚,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种什么现象?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22.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为之盛国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2分)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石炭”是指什么?
(3)材料三图为一钱币的复印件。请填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的名称 ,它出现的时间 、 地点 ,它的地位 ,意义 。
(4)根据材料四写出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名称。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C
6.C
7.B
8.B
9.C
10.B
11.B
12.C
13.A
14.D
15.C
16.B
17.C
18.D
19.
(1)交子的出现;茶业盐业的发展;制瓷业发达;活字印刷术(广告)兴起;
(2)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城市繁荣、交通发达(车水马龙、乘轿)、建筑洪丽、饮食丰富、衣着讲究、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等
(3)新特点:对外贸易集中在海路(东南沿海)进行;规模空前;经济效益明显;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原因:①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鼓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间海外贸易;②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工商业发达,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运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20.
(1)第二种意见
(2)①南方的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苏湖熟,天下足)(任答一点即可
②a蜀地的丝织品、江浙的丝绸等产量高;b棉织业得到发展;c瓷器、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③a商业都市最大的有开封和杭州;b都城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的繁荣超过北宋时的开封;c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的地位。d出现纸币(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④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1.(1)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贸易,传播了东西文化;人物:张骞
(2)变化:由只限于官方贸易到民间海外丝绸贸易蓬勃发展。
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
(3)经济全球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2.
(1)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或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水稻
(2)煤炭
(3)交子;北宋;四川;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4)市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