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答案
1——5、BDCAC 6——10、BBCCA 11——15、DBABC
16. (1)瓦特:英国发明家,18世纪中期,他对蒸汽机做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并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由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事迹1分,评价1分,共2分)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1867年,他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设立的“诺贝尔奖”用来表彰杰出贡献,推动了科学进步,影响深远。(事迹1分,评价1分,共2分)(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各生产领域之间联系密切;以重工业为主;美国、德国领先;涉及领域广泛等(一点1分,共2分)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大众教育的普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反抗日益激烈;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严重等(一点1分,共2分)
17.(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分)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1分)性质:西方列强重新划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1分)(2)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分)政治上: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协调了盟军的行动;(史实1分,评价1分,共2分)军事上: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军队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猛烈反攻,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来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战争的胜利等(一个事例即可,其中史实1分,作用1分,共2分)(3)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尊重主权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团结和合作;相互借鉴、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等(一点1分,共2分)
18.(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分)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都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等。(一点1分,共2分)(2)变化:中国在第一次华盛顿会议时国际地位低下,到第二次华盛顿会议时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分阶段答出变化,一点1分,共2分)原因:之前中国综合国力较弱,在世界的影响力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地位提升(分阶段答,一点1分,共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新生的苏维埃政府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受此影响,美国对苏俄采取敌视政策,进行武装干涉,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933年,美国受大危机冲击,需要拓展国际市场,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美苏关系得到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美国放弃敌视苏联的政策,与苏联合作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和苏联国家战略的对立与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失去战时同盟基础,开始冷战和对抗。(一个阶段1分,答出其中三个阶段得3分)(4)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形势的变化等(一点1分,共2分)
19.(1)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都提倡自由、平等和民主等人权,推动了近代民主法治建设;都顺应了从人治到法治、由专权走向民主的发展趋势等(一点得 1分,共2分)方式:革命(1分)时代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1分)(2)图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使俄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同时推行兴办手工工场,建立新式常备军等措施,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一点1分,共2分)图二: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方面实行文明开化,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一点1分,共2分)(3)示例: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出现过不同的危险局势,但都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打破困境,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如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摆脱了国家危机,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的危局,列宁从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为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美国经济逐步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由此可见,面对困境,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从实际从发,制定并采取有力措施,才能打破危局,推动国家发展。(评分说明: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并紧扣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7分。之后逐条减分)姓名
准考证号
平定县2024一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注意事项:
责1:本试卷全卷共6页,满分5分,考试时间70分钟。1山1味(1
2。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学权、班级,姓名、考号等涂写在答题卡上,答选择题时,每题违
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
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空想到科学
①
理论到实践
②理论到现文】
一国到多国
1848年
1871年
1917年
、1)A.英国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发表,C.法国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2.印度的章西女王和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两人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代表
B.都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C.都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牺牲
D.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
3.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
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C.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D.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4.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
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女国一--
A.美国内战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B.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美国内战结束后,维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了林肯总统
5.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
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一变化体现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建立新式军队
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6.
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概括出下面导
图的时代主题
.4中
1861年农又伟制攻革
装国内占战
日本月台准新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乐风·头头]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7.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作者是阳泉籍刘慈欣,小说中,流浪的地球差一点就被木星引力
捕获而毁。编者编写此情节的理论依据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8.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70
多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一
材料旨在强调
A.战争的规模
B.战争的过程C.战争的残酷,日D.战争的结果
9.1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
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托洛茨基旨在说明十月革命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促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C.为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10.1928~1937年,苏联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1940.年,苏联拖拉机、联合收割
机和汽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集体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1.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2.“对于他来说,道德价值观总是高于物质价值观,而且人类灵魂的进步是印度进步的重要
条件。他信奉非暴力和非暴力反抗,并证明理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民团结起来并实现长
足的进步。”“他”是
A.章西女王
B.甘地
C.扎格鲁尔
D.卡德纳斯
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
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
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
支持。”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华夫脱运动的
A.历史原因
B.主要过程
C.最后结果
D.历史影响
九年级历史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