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太空一日 课件(共2课时 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太空一日 课件(共2课时 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7 22:0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是一次充满挑战与惊险的太空之旅。
太空一日
1.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准确把握本文结构特点。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____________”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成为中国第____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1.预习课文,完成下面内容。
神州五号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弧( ) 炽热( ) 俯瞰( )
模拟( ) 严谨( ) 稠密( )
概率( ) 烧灼( )
轮kuò( ) áo游( ) 五脏六fǔ( )
千jūn( )重负 惊心动pò( )
nià( )人寻味


chì

chóu
kàn
jǐn
gài
zhuó





1.解释词语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温度高;极热
炽热
(2)
遨游
(3)
(4)
严谨
稠密
漫游;游历
严密、谨慎
数量多、密度大
(5)
千钧重负
千钧的重量,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6)
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7)
概率
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探究一:理解文章内容
1.速读课文,依据小标题,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举动?
1.快速浏览全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1)
第一部分:
火箭发射升空时,“我”的复杂感受。
(2)
第二部分:
“我”在太空看到祖国的感受并强调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
飞船返回地面时惊心动魄的过程。
(4)
第四部分:
(3)
第三部分:
“我”克服“本末倒置”这一错觉的经历以及“我”在飞船内听到神秘的敲击声。
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举动?
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晕动病。(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船舷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并开始重视这个过程)
探究二: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本文小标题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请你说说运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本文小标题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请你说说运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吸引读者,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直观地展现了杨利伟遨游太空一日的过程,使行文条理清晰。
太空一日
飞船共振让我极度痛苦
看到了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中国大部分省市,棉絮状的物体
听到了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惊心动魄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
(2)本文第三标题下的第一段内容“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有何作用?
内容上:简要交代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
结构上:总领下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详细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航天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惊险的经历。本节课,我们将从文中去理解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
太空一日
1.能理解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2.能理解、评价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1.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_______(温度极高)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炽热
(3)归途如此__________(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__________(比喻很沉重的负担),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__________(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接地时,我第一个要做的是判断是否落在实地,第二个要做的是切伞。伞不切的话,它会乘风带着飞船跑。以前做实验的时候,这个1200平方米的大伞带着像球一样的返回舱,顺风跑起来汽车都追不上,而且它还边跑边颠簸,人在里边会被颠坏。
1.认真阅读课文第四标题的内容,请回答接地时杨利伟做的两个判断是什么?
2.阅读下列资料,写出你的感受。
杨利伟说:“航天飞行要面临两个最大的环境挑战,就是超重和失重。训练时事先会告诉我们,如果承受不了可以按报警电钮,不能强忍着,我们的手就放在那个红色按钮上。尽管无数次经历痛苦的煎熬,但那个按钮却一次也没有被按响过。我算是超重耐力比较好的,仍感到难以忍受,那些耐受力不如我的战友,其痛苦可想而知。但我们航天员没有一个人主动按过这个按钮。”
感受:
这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航天员无视这些困难和风险。航天员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
探究一:理解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4)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二: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1.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结合课文,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2.结合课文,分析一下杨利伟的“英雄”精神表现在哪里?
1.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结合课文,理解、评价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呀,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的鼓掌欢呼。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分辨不清的灰白,以及夜晚的红晕,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作者深沉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示例:飞船起飞时,与火箭产生共振,这让杨利伟极其痛苦,几乎无法承受,可当时他的头脑依然保持非常清醒;在误认为舷窗出现裂纹时仍然保持镇定。在飞行中完全靠坚强的意志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对神秘的敲击声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等,面对如振动、冲击、失重、超重、宇宙辐射、剧烈的温度变化等恶劣的太空环境,杨利伟要承受的超负荷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2.结合课文,分析一下杨利伟的“英雄”精神表现在哪里?
此外,杨利伟更需面对一旦发射失败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载负着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还是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他的从容镇定、坚定的意志、非凡的勇气,过人的身心素质及扎实的航天飞行技能,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都体现了他的英雄精神。
太空一日
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英雄气概
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
科学态度
杨利伟在遇到危险时的表现,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有这种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勇气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