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老山界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 老山界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7 22: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毛泽东同志在《七律·长征》中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何等的气势!这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其中的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看看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大山的。
老山界
1.梳理文章结构,评价红军精神
2.能够鉴赏文中的景物描写
1.文学常识填空。
_________(1906年6月—1996年5月),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
陆定一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惊惶( ) 呜咽( ) 咀嚼( )
蜷缩( ) 点缀( ) 落下( )
chù立( ) 军fá ( ) jiǎo租( )
欺wǔ ( ) hān 然入梦( )





huáng

jué
quán
zhuì

3.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①交纳,交付,缴公粮。
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惊慌,恐惧。
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1)
惊惶
(2)
苛捐杂税
(3)

(4)
攀谈
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甜美、畅快地入睡。
弯曲。
(5)
酣然入梦
(6)

(7)
呜咽
1.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并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探究一:梳理文章结构
1.梳理文章结构,填写下列表格。
2.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
3.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时间 地点 活动
第 一 天 下午
天黑
半夜
第 二 天 黎明以后
下午
1.梳理文章结构,填写下列表格。
山沟、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宣传红军政策,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山脚下
准备爬山
山路上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山顶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2.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
交代起因
记叙经过
说明结局
3.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第一部分(1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2—32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三部分(33段):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
三部分
探究二:评价红军精神
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课文中勾画出有关的句子来。
(2)睡觉难“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宿营峭壁,半夜冻醒。
(1)走路难“向上看 就在脚底下。”“陡峭极了…只有一尺多宽。”山路陡峭,悬崖峭壁。
(3)吃饭难“肚子很饿,力气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4)处境难“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机关枪声很密”,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以及他们乐观、团结互助的精神。
走路难
处境难
睡觉难
吃饭难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探究三:鉴赏景物描写
请同学朗读自己画出的景物描写的句段,读完后,讨论以下问题。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1.两处“之”字形火把的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2.夜宿半山腰时很险要也很艰苦,但作者描写的夜景却很美,这样写景有什么作用?
3.下山路上的景物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1.两处“之”字形火把的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通过两次“之”字形火把的描写,描绘出了一个星夜行军图,火光与星光相接,暗示了山势陡峭。而此时战士还有说有笑,互相鼓励,更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强勇敢的豪迈气概。
2.夜宿半山腰时很险要也很艰苦,但作者描写的夜景却很美,这样写景有什么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写夜色的美好,突出山势的险峻,特别是写静夜的声音,通过四个形象的比喻写出声响的起伏变换,形象地写出了人在困倦之时,耳边的声音似有非有,朦胧变化的情景。红军战士虽然处境艰苦,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些景物描写,也正是表现了他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3.下山路上的景物描写,意在表现什么?
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翻山以后
时间顺序
走路难
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
吃饭难
睡觉难
处境难
翻山经过
决定翻山
“像春蚕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呜咽”在这里怎样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像山泉在呜咽”一句有不少人认为“呜咽”的原意是低声哭泣,文中是修饰形容凄切的流水声。这种解释与通篇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悖。应解释成流水声若断若续,好像山泉时而流时而止。这样使整个乐观主义的基调不至于失去一致。
这里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作者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感受细腻入微地表现出来,增加了语言的美感和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