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7 22: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充满神秘情趣美女蛇的故事吗?还有那位在鲁迅童年生活中很有影响的特殊人物——“阿长”呢?鲁迅先生没有专门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却常常在作品中提起这位“长妈妈”,可见对她的感情之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篇课文,和作者一起去认识下这位“长妈妈”吧!
阿长与《山海经》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评析阿长的形象
2.能描述出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概括文章主旨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革命家,也被人称为“民族魂”。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_______,杂文集《坟》《华盖集》等,被选入课本的篇目有《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故乡》等。
文学家
《朝花夕拾》
思想家
1.文学常识填空。
搁( )   掷( )   脐( )
憎恶(   )  胸脯(   )   疮疤( )
诘问(   )  哀悼(   )  霹雳(   )
震悚(  )  守寡(   )  孤孀( )
pú萨(   )  竹gān(   ) 烦suǒ(   )
土fěi(  )  biàn子(   ) 粗zhuō(   )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zēng

zhì


chuāng
jié
dào
pī lì
sǒng
guǎ
shuāng


竿



3.解释词义或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___:追问,责问。
(2)________:害怕,畏惧。
(3)________ :迫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
(4)疮疤:疮好了留下的疤,常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5)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情有可原:____________________。
诘问
惧惮
渴慕
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从情理上可以被原谅
痛处、短处或隐私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的填空。
简介长妈妈的______、大家对她的称呼及_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长妈妈的________,表达“我”对她的祝愿和_____________。
“我”与长妈妈交往的几件事
身份
称呼的由来
身世
怀念
2.熟读课文,分别找出代表“写作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一些语句,并各举两例。
“写作的回忆”:
  ①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②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童年的感受”:
  ①她却立刻伸出胳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② 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探究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评析阿长的形象
1.熟读课文,找一找本文围绕我和阿长之间交往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2.议一议:你觉得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1.熟读课文,找一找本文围绕我和阿长之间交往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2.议一议:你觉得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示例1:长妈妈是地位低下的人,从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可以看出。
示例2:长妈妈是一个粗俗的人。从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可以看出。
示例3:长妈是一个喜欢饶舌多事的人。从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可以看出。
示例4:长妈妈是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的人。从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桔可以看出。
示例5:长妈妈是一个无知而又淳朴的人。从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可以看出。
示例6: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且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从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可以看出。
探究二: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把握文章主旨
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标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然后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说说你的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标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然后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典型事例 “我”的感情变化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烦琐的规矩、麻烦的礼节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我”的隐鼠
给“我”买来《山海经》
令人厌烦
特别的敬意
憎恶
不大佩服
不耐烦
新的敬意
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说说你的理解。
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先生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真挚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升华了主题。在作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仁厚的地母,让她的灵魂得以安息。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感人。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时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
在“童年的感受”中,作者对阿长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请你作简要说明。
首先,对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实在不大佩服”,对“她懂得许多规矩”表示“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之后,对她能够抵挡枪炮的“伟大神力”“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却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完全消失;后来,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由此,“我”对她又“发生新的敬意了”。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明晰了“长妈妈”的人物形象。那么,这节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学习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令其充满温情与怀念的“阿妈”吧!
阿长与《山海经》
1.能学会选取典型事例、详略得当表现人物的写法
2.能理解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1.常识填空。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账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全书18篇,约31000字。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神话传说,如______、夸父逐日、_____、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2.当“我”听到阿长买了《山海经》后,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请用原文回答并指出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方法。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1.熟读课文,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实在不大佩服她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特别的敬意
产生新的敬意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结合课本完成下列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
(1)常常对我讲“长毛”
(2)不料她还有这样的(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外面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神力。
(3)给我买来《山海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探究一:材料的详略安排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回忆一下,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哪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一事,其他事略写。
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一个初步了解,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真实性的作用。详写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一事,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我”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
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突出表现长妈妈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的一面,也表现出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探究二: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在写作中,为了赞美或讴歌某一主题,先采取辩证对比的方法对其加以控制、压抑,这样反而能更加突出地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请你就本文的写法加以分析,并说说其作用。
请你就本文的写法加以分析,并说说其作用。
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谋杀了作者特别喜爱的隐鼠的是阿长;挤得作者“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却“实在是无法可想”的也是阿长;阿长所讲的“长毛”的故事以及对自己那让外面的大炮放不出来的作用的讲述,是那么的可笑与荒谬。
后半部分则着重写作者对阿长佩服和充满敬意的原因,主要是阿长给他买到了《山海经》。
文章通过先抑后扬、前后呼应的写法,为读者展现出一个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阿长,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同时也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有层次,跌宕起伏,也使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阿长与《山海经》
略写
详写
①常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欲扬先抑,扬中有抑
请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