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4 23:0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长郡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地理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量是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单位为kg/m2。左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右图示意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是( )
A. 天气 B. 海拔 C. 纬度 D. 大气透明度
2. 图文信息说明太阳辐射( )
A.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B. 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C. 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D. 为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1日9时32分,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次地震的震源发生在( )
A. 软流层 B. 地壳 C. 地核 D. 地幔
4. 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一纵波无法通过该层 B. ②一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 ③一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 ④一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5. 地震发生后,正在轮船上游览雅鲁藏布江的旅客很可能( )
A 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 B. 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C. 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 D. 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①坡是( )
A. 迎水坡,流速快 B. 迎水坡,流速慢 C. 背水坡,流速快 D. 背水坡,流速慢
7. 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 ①坡和②坡 B. ③坡和④坡 C. ①坡和③坡 D. ②坡和④坡
8. 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上游移动 B. 向下游移动 C. 维持原地 D. 往复摆动
蘑菇岩为呈蘑菇状的岩石产状形态,受盛行风的作用,蘑菇岩顶部迎风侧岩石和背风侧岩石的面积存在较大差异(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蘑菇岩地貌最可能分布于我国( )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天山南麓 D. 东南丘陵
10. 有利于蘑菇岩形成的条件是( )
①风力强劲,风向稳定性好②顶部岩石硬度小,底部岩石硬度大
③岩层均为垂直层理结构④岩石突兀高度较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该地的盛行风向为(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下图是某杂志刊登的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的景观图,杂志上写着“簇拥在半山腰间的朵朵白云,像凝固了一样,经久不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A. B.
C. D.
13. 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
A. 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B. 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C. 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 D. 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下图为波罗的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汇入波罗的海的河流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海上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C. 地表径流 D. 地下径流
15. 关于波罗的海盐度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低、河水注入,径流量大 B. 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C 高、海域封闭,交换量小 D. 高、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16. 一艘游轮由波罗的海驶向北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
A. 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 B. 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
C. 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 D. 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平均海拔约3650米,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仅占市场48%。为了促进拉萨大棚种植业发展,山东寿光派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下图示意当地蔬菜大棚。
(1)说出打开工作门近地面A、B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2)分析拉萨“日光城”的地理原因。
(3)技术员指导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
18. 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
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 降水时间分布 年降水量/mm 年平均气温/℃
广西中部 相对均匀 1500—2000 20—22 012—0.3
湖北三峡 中等 1000—1200 12—15 0.06
河北西北部 集中 400—600 6—8 0.02-0.03
(1)推断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作出了如下坐标图:
(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右图)。
(3)分析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原因。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入海口处表层海水盐度受径流、潮汐、岛屿等诸多因素影响。红卫盐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岛东南部,居东海之滨,三面环海,海岸线长,地势平坦开阔,当地最佳晒盐时间在夏季。下图为杭州湾简图。
(1)判断该区域从外海至杭州湾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2)分析舟山市红卫盐场炎夏时节晒盐的原因。
(3)推测舟山群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长郡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C 2. C
【答案】3 B 4. C 5. D
【答案】6. B 7. D 8. A
【答案】9. C 10. B 11. A
【答案】12. C 13. A
【答案】14. C 15. A 16.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答案】(1)A流向B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好;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远离海洋,晴天多,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人类活动少,排放的污染物少,空气洁净,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3)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能通过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的产量。
18.
【答案】(1)降水量大、降水时间分布均匀促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溶蚀率大;气温高,化学反应速率快,加快溶蚀。
(2)绘图如下:
(3)植被覆盖率高,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岩石)多裂隙(地下漏斗,落水洞)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渗漏),造成地表缺水。
19.
【答案】(1)从外海至杭州湾表层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表径流 。
(2)气温高,蒸发旺盛;晴天多,降水少,光照时间长。
(3)寒暖流交汇;陆地淡水输入,带来无机盐类;地处浅海大陆架;地处中纬度,水温季节变化大。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