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 世界的气候(一)
【情境创生】 学习地图的时候,可以把复杂的图形简单化。世界气候分布存在一定规律。结合教材,完成世界局部气候分布模式图。
【基础堂清·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 气候的地区差异
1中国赴东帝汶维和部队回国后,其中的一位警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道:“我是北方人,东帝汶终年高温酷暑、潮湿闷热,对我和同事们的体能、耐力是一种挑战。”他的描述说明了 ( )
A.气候具有地区差异性
B.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是相同的
C.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上
D.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读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回答2~3题。
2该地位于 ( )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3该地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 )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知识点二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材素材·拓展】 下图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5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极地附近
【素养日清·链接中考】
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该图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位于南半球
B.该地冬季寒冷干燥
C.该地年温差约为20 ℃
D.该地位于热带地区
7该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其气候类型名称的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地是地中海气候
B.②地是热带草原气候
C.③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D.④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9关于①②③④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B.②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③气候类型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
D.④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气温,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不同地区的气温、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不相同,对应的地带性自然植被也不相同。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与乙地比较,甲地 ( )
①年降水量多 ②年降水量少 ③年均气温高 ④年均气温低 ⑤温差大 ⑥温差小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11甲地的自然植被是 ( )
A.热带雨林 B.热带稀树草原
C.落叶阔叶林 D.冰雪和苔原
12【素养练】 下方图1示意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
A ,
B ,
C ,
D ,
E 。
(2)图2是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试将其序号与图1中代表气候类型的字母一一对应。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 。
(3)AB两地中,冬季寒冷的是 _________ 地,气温年较差小的是 _________ 地。
(4)BC两地中,常年湿润的是 _________ 地,冬雨夏干的是 _________ 地。
(5)A、B、C、D、E五地中,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_________ 地。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选择填空)
①AB两地的年平均气温比CE两地的高
②当E地高温多雨的时候,C地也是高温多雨
③AB两地的年降水量都比D地的多
④AB两地的气温年较差都比D地的大
第20课时 世界的气候(一)
情境创生
1.A 2.B 3.D 4.D 5.A
6.C 7.D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该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月,位于北半球;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约为5 ℃,冬季温和湿润;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5 ℃,年温差约为20 ℃,位于亚热带地区。故C正确。第7题,由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最可能为地中海气候。故D正确。
8.B 9.A 10.A 11.C
12.(1)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C B A D
(3)A B
(4)B C
(5)D
(6)③第21课时 世界的气候(二)
【情境创生】 地理课上,围绕“炎炎夏日,我们应该去哪里避暑呢 ”这一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昕昕说:“去‘冰城’哈尔滨。”钰钰说:“去海滨避暑胜地北戴河。”成成说:“去‘匡庐奇秀甲天下’的避暑胜地庐山。”玥玥说:“去四季如春的昆明。”老师认为四位同学的推荐都是对的。这四处避暑胜地,为什么夏季都比较凉爽呢
【基础堂清·回归教材】
知识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d处到c处气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处降水少 B.b处降水多
C.c处气温高 D.d处气温高
知识点二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大规模人工造林
D.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4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 )
A.地形条件 B.气温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素养日清·链接中考】
【情境练】 候鸟的迁徙通常在春秋两季,春季从南向北,秋季从北向南,成千上万的候鸟沿着有规律的、相对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长距离的往返。读图,回答 5~6题。
5候鸟迁徙路线沿途气候类型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6图示迁徙路线上的a地的气候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峨眉山山顶与重庆7月平均气温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计算此时该地区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降低 ( )
A.5.6 ℃ B.4.6 ℃
C.7.6 ℃ D.6.6 ℃
8下面能反映这一地理现象的语句是 ( )
A.山下百花山上雪
B.昨夜寒潮来临,气温骤降
C.清明时节雨纷纷
D.天有不测风云
19世纪末有人就发现,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产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少。随着深入大陆,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多。下图示意欧洲同纬度地区5个城市的气温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5个城市所在地区,小麦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 )
A.伦敦 B.布鲁塞尔
C.华沙 D.基辅
10从伦敦到基辅,气候的变化是 ( )
A.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
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C.大陆性特征越来越强
D.海洋性特征越来越强
11【素养练】 北京市某中学七年级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期“气候与人类活动”知识专题黑板报,供同学们思考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准备知识】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生活中我们所穿衣服的多少随季节变化显著,因为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 _________ 气候,具有 _________ 的气候特征。
(3)下列四种气候类型,最接近我们生活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_________ 。(选择填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 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地球的模样,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走进公众视野。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4)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有 _________ 。(双项选择)
A.极地冰川融化
B.沿海低地被淹没
C.喜马拉雅山脉升高
D.大陆漂移速度加快
(5)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请列举你的低碳生活方式。
主题学习 探秘天气预报
制作天气预报
1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_________ ,蓝色表示 _________ ,白色表示 _________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 _________ 。
识别天气符号
2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晴 台风
阴天 雾
雷电 浮尘
小雪 多云
冰雹 大雨
沙尘暴 扬尘
3写出下图中风向和风力等级。
播报天气预报
下表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天气情况表(部分)。读表,回答4~6题。
日期 1月 5日 2月 28日 3月 25日 5月 7日 7月 21日
天气 状况
气温/℃ -7—3 -1—8 5—13 16—28 24—33
风向和 风力 东北风 3级 西北风 2级 北风 2级 西南风 4级 东南风 5级
4下列能正确反映5月7日风向、风力状况的符号是 ( )
A B C D
5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
A.1月5日 B.2月28日
C.5月7日 D.7月21日
6结合表中天气状况判断,下列人们开展的户外活动中,最适宜的是 ( )
A.1月5日,爬山 B.2月28日,开车郊游
C.3月25日,放风筝 D.5月7日,公园游湖
7【我是天气预报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对即将出现的天气状况作出准确的预报。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报,有利于人们早做准备,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请选择你喜欢的城市,播报当地的天气状况。
(2)天气预报员除了播报气温、降水、天气状况、风力风向等,还会播报一些生活指数,请查阅相关资料,列举几项。
(3)下面是某地接下来四天的天气,请你以天气播报员的身份,给同学们的课外活动安排提几点建议。
第21课时 世界的气候(二)
情境创生
哈尔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北戴河位于沿海地区,夏季气温较低;庐山和昆明所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1.C 2.D 3.D
4.B
解析:冬季气温较低,塑料大棚能提高温度,主要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气温条件。故B正确。
5.A 6.B 7.A 8.A 9.D. 10.C
11.(1)气温 降水
(2)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C
(4)AB
(5)践行绿色出行的理念,上下学尽量步行,骑共享单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少坐私家车;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等等。
解析:第(1)问,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其他条件都与气温、降水有关。第(2)问,北京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第(3)问,读图可知,A是热带草原气候,B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热带雨林气候。故C正确。第(4)问,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AB正确。第(5)问,作为中学生,为践行低碳理念,我们可以做到上下学尽量步行,骑共享单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少坐私家车,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等。
主题学习 探秘天气预报
1.陆地 海洋 云区 越厚
3.
4.C 5.C 6.D
7.(1)例如:北京,多云,最高气温22 ℃,最低气温10 ℃。
(2)穿衣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
(3)2月18日天气晴,气温适宜,可以进行户外活动;2月19、20日天气阴,气温较低,户外活动后,要注意实时添衣保暖;2月21日雾,气温低,不适宜开展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