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问策之废周建隋 “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581年杨坚(北周外戚)长安隋朝的建立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
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
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
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
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
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
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
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问
。二、问策之灭陈一统天下合作探究: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准备充分、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客观上: 南北统一秦汉以来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589年,隋军灭陈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胭脂井 公元589年,“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 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延续了270多年的
南北分裂局面,使经济上同样繁荣的黄河、长江两
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推动了民族融合,消除
了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唐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人王夫之曾经评论说:“隋统
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隋文帝
统一南北所起的作用,其功绩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隋统一的意义是什么?材料一
杜佑《通典》称:“隋氏资储遍于天下。……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故元朝人马端临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清初王夫之也说:“隋之富,汉唐之盛,未之逮也。”三、问策之开皇之治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材料二四、问策之开凿大运河 材料一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隋炀帝大失所望。
民谣: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琼花:
产于扬州,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州观赏。 材料二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隋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实力。
国家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前代开凿的古运河基础。探究交流:开凿大运河的条件有哪些?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大运
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大运河的开凿?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李敬芳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