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6 09: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作者:施耐庵
《水浒传》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导入:
明清古典小说是中华的一朵奇葩,是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中国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在她长长的人物画廊里,有神仙,有凡人;有才子佳人的辛酸离合,也有忠烈奸佞的殊死搏斗,更有冲天一怒、天地震颤的英雄豪侠、铁血壮士。《水浒传》就是这样一部英雄颂歌 。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文体知识
一、故事情节完整
二、人物个性鲜明
三、环境描写逼真
四、主题思想深刻
五、构思角度精巧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捕捉答题技巧。 )
小说的特点
水浒传与施耐庵
施耐庵, 时期的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其作品《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 体小说。
元末明初
农民起义
章回
《水浒》也称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小说吗?
《水浒传》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
文学常识
古代小说之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
施耐庵的《水浒》——最义
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
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
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作者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水浒》作品介绍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 “官逼民反,替天行道”是主线,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总结了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解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本文是清初金圣叹的删节本。
①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②“风雪”:是指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③“山神庙”: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
相关章节: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沧州遇旧知
2.酒店密谋
3.小二生疑
4.询问实情
5.买刀寻敌
接管草料场
7.草厅交割
9.身寒沽酒
密谋害林冲
山神庙杀敌
10.庙里借宿
11.偶听真相
12.奋起杀敌
思考:这些情节体现林冲怎样的
性格?他的性格有没有变化呢?
8.用心照料
6.重拨差使
1沧州遇旧
情节结构: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买刀寻仇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亲闻阴谋
逼上梁山
结合图片,理清情节结构
探究人物形象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在《水浒传》当中是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形象。他在小说中思想性格的转变刻画的是最细腻和最动人的。
正直善良,扶危济困
忍辱求安 ,委曲求全
软弱动摇、不思反抗
沧州遇旧
林冲性格:
表现手法:
语言描写(恶了高太尉;
自称罪囚,恐玷辱小二
夫妻)
性格特点: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点明林与高的尖锐矛盾,林李亲密关系)
林冲性格:
表现手法:
性格特点:
买刀寻仇
语言描写(那泼贱贼
……叫他骨肉为泥。
今日又无事。) 
动作描写(买刀,寻,
团团寻)
激起怒火
急躁刚烈
表现手法:
林冲性格
性格特点:
看守草料场
心理描写(这屋如何过一
冬……修理。神明庇佑)
语言描写(与我好差使……)
不思反抗
随遇而安
表现手法:
林冲性格:
动作描写(拽上
门,锁了。入庙,
掩门,掇将来大
石头。)
心理描写(且去
那里宿一夜……
性格特点:
细心谨慎
随遇而安
夜宿山神庙
结局:
林冲性格
雪夜复仇
表现手法:
性格特点:
动作描写(掇、挺、拽、
喝、搠、提、丢、踏、
骂、扯、剜)
语言描写(三喝一骂)
英勇果敢
愤而抗争
善良细心 侠义济困
忍辱求安 委曲求全
急躁刚烈 随遇而安
英勇果敢 愤而抗争
林冲
从以上分析概括林冲的性格:
方法点拨: 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
1、从情节发展变化中概括人物性格;
2、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人物性格(正面描写);
3、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或者作者的评价(侧面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4、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侧面描写)。
沧州遇旧
陆谦到来
买刀寻仇
不见消耗
接管草料场
亲闻阴谋
雪夜复仇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急躁刚烈)
(随遇而安)
(奋起反抗)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忍无可忍
大惊大怒




忍辱求安
委曲求全
《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如“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金枪将”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等,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他们有什么区别?
思考:
文章什么地方体现了“豹子头”的特点?
明确: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
“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
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
读了林冲杀陆谦三人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受?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善忍之人变成一个至狠之人的?你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吗?
探讨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一逼东岳庙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幸福者
忍(林教头)
狠(豹子头)
官逼民反
社会黑暗
课文
小结
主题
“官逼民反”、“乱自上起”是小说《水浒传》的主题。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能够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同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直接关系,课文中多次写到朔风和大雪,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分析小说是如何对风雪进行描写的,其作用又是什么?
 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提示:
(1)直接描写风雪
(2)侧面描写风雪:
找找本文有几处描写风雪?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雪正下得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直接描写风雪
侧面描写衬托风雪(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林冲出了大门“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是的奔到草场门口”……是用人物动作衬托风雪。
侧面描写衬托风雪(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
风雪(环境描写)
风雪(自然环境)作用
推动情节
烘托人物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勇敢的英雄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渲染气氛
风 雪
隔门 偷听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 门
身 寒 沽 酒
风雪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2、对草料场的细节描写“将炭火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燃起来……去摸时,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小二为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草场失火是人为的。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说明他细心缜密。
本文还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又表明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致使陆虞候等人站在庙外边肆无忌惮地言语,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真相,完成性格上的转变。
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往东走,陆虞候放火从西面而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总结全文
主题思想
整个故事情节以林冲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林冲的性格表现为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到丢掉幻想、毅然杀死仇敌,走上反抗道路的变化过程。有力地表现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和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突出了“逼上梁山”这个主题,透辟地说明了官逼民反的深刻道理。
线索
主线:是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一忍再忍,忍无可忍)
副线:是反动统治者设计陷害林冲。(一逼再逼,逼到死地)
总结全文
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有致
2、刻画人物,鲜明生动
3、成功的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
总结全文
漫天风雪,无尽悲伤,
一壶浊酒,十分惆怅。
正义已死,
问苍天,
路在何方?
熊熊烈火,长天茫茫,
壮士心,英雄泪,空飞扬!
一把刀,
一杆枪,
把江湖走尽,
不再彷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诗歌吧,也算是对这篇文章,对这个悲剧的英雄人物作一小结:
也曾流泪,凄凄惶惶;
壮志雄心都付与校马场。
忍千古奇冤,
只为那名利红颜 ,
怎知我魂断肠?
豪杰聚首,英雄一堂!
从此后,我去也 。
换一方天地,
轰轰烈烈干一场,
好男儿,
就应该志四方!
拓展练习: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林冲写副对联!
举例:
课文《药》
华家买药广大民众愚昧麻木
夏家成药革命志士寂寞悲哀
课文《项链》
爱慕虚荣换来十载苦痛
巧设情节留下百年美名
华夏举悲
一段佳话
英雄末路怎能安家乐业
世道凄凉何不揭竿而起
逼 上 梁 山
金圣叹说《水浒》是:“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梁山泊上的一个个英雄是那样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为了平等和正义,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当我们耳畔再次响起刘欢唱的《好汉歌》时,心中怎能不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也献上一曲赞歌呢?
播放(主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