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15 09: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意义(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长度测量、质量等实际活动情境,引领学生深度理解把较小度量单位转化为较大度量单位是小数产生的根源,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测量黑板长度、物体质量时,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在精确表示数量方面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熟练运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量,精准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准确地进行单位转换和小数表示,为后续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3、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透彻理解小数在度量单位换算中的意义和应用,熟练掌握将低级单位名数转化为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如能准确将厘米换算为米、克换算为千克等,并能用小数正确表示。
熟练运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常见的长度、质量等数量,能够准确进行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读写,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深刻领会复名数改写为高级单位单名数的方法和原理,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单位换算和小数计算时,能够准确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和灵活性。
灵活运用小数知识解决涉及不同单位换算和数量比较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生活度量中的小数奥秘”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测量和计量。比如,我们要知道黑板的长度、书本的宽度,还有物体的质量等等。老师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测量这些物体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是整数值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回忆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探究在这些度量活动中隐藏的小数知识,相信大家学完之后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知识探究
任务一:“长度单位换算中的小数诞生”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的长度。
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长 2 米多,还多出 36 厘米。那黑板到底长多少米呢?
我们知道 1 米等于 100 厘米,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1 份就是 1 厘米,1 厘米用小数表示就是 0.01 米。那么 36 厘米就是 36 个 0.01 米,也就是 0.36 米。所以黑板长 2.36 米。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测量一下身边的物体,比如铅笔的长度、书本的宽度等,然后试着用米作单位表示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换算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中小数产生的理解和应用)
任务二:“质量单位换算中的小数应用”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质量领域。
看,这里有鸵鸟蛋和鹌鹑蛋,鸵鸟蛋的质量是 1 千克 500 克,鹌鹑蛋的质量是 12 克。那它们分别是多少千克呢?
因为 1 千克等于 1000 克,所以 1 克换算成千克就是 0.001 千克,那么 12 克就是 0.012 千克;500 克换算成千克就是 0.5 千克,所以鸵鸟蛋的质量是 1.5 千克。
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需要用小数来表示呢?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质量单位换算中小数应用的认识)
(三)课堂练习
经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接下来,我们进入课堂练习环节。
第一题,量一量,填一填。同学们测量故事书封面、教室门等物体的长和宽,并换算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核对答案,针对错误进行详细分析,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掌握)
第二题,一只军舰鸟的体重约为 1 千克 600 克,翼长 2 米 1 分米,骨骼重 113 克。请同学们用小数表示这些数据。
(通过这道题,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质量和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熟练度)
第三题,根据宝宝成长记录卡上的数据,将身高和体重用小数表示出来。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小数知识,体会小数在记录生活数据中的重要性)
第四题,进行单位换算的综合练习,如 52 厘米换算成米、5.6 米换算成几米几分米、5 元 6 角 7 分换算成元、1.35 米换算成几元几角几分等。
(全面考查学生对不同单位换算中小数应用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题,计算 0.3 小时是多少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加深对小数乘法在单位换算中应用的理解。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堂总结
好啦,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小数在度量单位换算中的知识。我们知道了把十进制的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以及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单名数的技巧。
谁能来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化重点知识)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的测量和换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数在度量单位转换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处理复名数换算时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同时,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