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电容器的电容 课题1 电容器的电容 导学案 (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4 电容器的电容 课题1 电容器的电容 导学案 (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5 11: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 电容器的电容 课题1 电容器的电容
1. 知道电容器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 理解电容的定义式、单位,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认识常见的电容器.
1. 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电荷也可以用一个“容器”——电容器储存起来.在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空气也是一种电介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作平行板电容器.这两个金属板叫作电容器的极板.
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如图所示的莱顿瓶是一种用以储存静电的装置,最先由彼得·范·穆森布罗克(Pieter van Musschenbroek,1692—1761)在荷兰的莱顿试用.作为原始形式的电容器,莱顿瓶曾被用来作为电学实验的供电来源,也是电学研究的重大基础.动动脑筋,你能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一只电容器吗?并展示你的作品.
2. 分组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电、放电现象.
(1) 实验目的
观察电容器在充电、放电时电路中的电流情况和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情况,形成对充电、放电过程的正确认识.
(2) 实验原理
借助电流表的读数判断充电、放电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和大小变化情况.借助电压表的读数,判断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3)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S2为单刀双掷开关,S2接通1时为充电过程,接通2时为放电过程.电流表的0刻度在表盘刻度的中间.
注意:实验前应合理选择电源、电容器和电阻(如电源用4节干电池,电容器的电容为220 μF,电阻的阻值为10 kΩ),使充电、放电过程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既能工作在量程范围内,又能明显呈现两电表的读数大小变化,同时还具有恰当的充电、放电时间.
(4) 实验步骤
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S2接通1,再接通S1,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
实验现象: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向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
②放电(中和掉电容器所带电荷的过程):S2接通2,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
实验现象: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向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
③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5) 现象分析
电容器的充电过程,电源提供的能量转化为电容器的________能,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________电荷;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电容器的__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有充电、放电电流;电路稳定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容器两端有________.
总结: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
(1)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介质是绝缘物质,所以充电结束后的电容器相当于断路.
(2) 充电过程中,电荷由电源流向电容器,形成充电电流,且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向正极板(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极板),正极板带上正电荷,负极板带上负电荷.
(3) 放电过程中,电荷由极板流向用电器,形成放电电流,且电流由正极板流向用电器.
3. 演示实验: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放电过程.
一位同学得到的I-t图像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8 V.
(1) 在图中画一个竖立的狭长矩形(在图的最左边),它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 怎样根据I-t图像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试着算一算.
4. 由于电容器放电的最终结果是两极板都不带电,说明原来两极板所带电荷量是异号、等量的.什么是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呢?
1. 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两极板的电势差也在增大;随着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两极板的电势差也在减小.如果电荷量与电势差的比值 也是一个定值,我们就可以用这个比值来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
(1)探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跟所带电荷量Q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图中电压表是内阻非常大的数字电压表,电容器B与电容器A相同但都不带电.
①我们知道两个带不同电荷量的相同小球接触会平分电荷.设电容器A充电后所带的电荷量为Q,然后跟B并联,稳定后A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___.
②实验过程:把开关S1接1,用几节干电池串联后给A充电,可以看到A充电后两极板具有一定的电压U.把开关S1接2,电容器B跟A并联,可以看到电压表示数变为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让B的两极板完全放电,随后再断开开关S2,把B和A并联,电压表示数变为 ,继续重复前面的操作,电压表示数变为 、….
③实验结论:电容器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变为原来的________.
(2) ①经过大量实验证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常量,这个常量就是电容器的电容,用字母C表示.写出电容的定义式.
②电容器的单位有:法拉(F),微法(μF),皮法(pF) 等,1 F=________μF=________pF.
2. 将电容器与水容器进行类比,思考下列问题:
①水杯存水的本领大小由什么决定,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如何描述?
②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是否带电有关吗?
3. 有人用下列四幅图描述某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阅读教材“常用电容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 常用的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图甲为可变电容器,图乙为电解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 可以通过改变甲的极板间的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
B. 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将甲浸入煤油中,其电容不发生变化
C. 使用乙时可以不区分两极任意接入电路
D. 电容器可以工作在任何电压下
2. 如图所示,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 000 μF 80 V”的字样.该参数表明(  )
A. 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80 V时电容才为1 000 μF
B. 当两端电压为40 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0 μF
C. 该电容器两端电压超过80 V时,电容器会立刻被击穿
D. 当给该电容器两端加上80 V电压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8×10-2 C
1. 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根据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B. 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所带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
C. 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都恒定不变
D. 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
2. 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 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 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3. 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则其电压减少为原来的 ,则(  )
A.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B.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C. 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 V
D. 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4. 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 是充电过程
B. 是放电过程
C. 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10-2 F
D. 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 C
5. 有一电解电容器如图所示,外壳上标有“1 000 μF 10 V”.下列关于该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容器在10 V电压以下不能正常工作
B. 当所加电压为8 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800 μF
C. 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1.0×10-3 C
D. 当两极加1 V电压时,该电容器的电荷量为1.0×10-3 C
6. 如图所示是某次心脏除颤器的模拟治疗,该心脏除颤器的电容器电容为15 μF,充电至9.0 kV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就是击穿电压
B. 充电完毕后,电容器存储的电量为0.135 C
C. 该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D. 放电之后,该电容器的两极板电荷量为零,电容也为零
7. 连接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在t=0时刻,将断开的单刀双掷开关S拨至与1 连接,经一段时间电路稳定后,再把S拨至与2连接.绘制出下列流过电路中P点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和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8.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可以显示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1) 为使电源向电容器充电,应将开关S与________(选填“1” 或“2”)端相连.
(2) 在充电过程中,测绘的充电电流I随时间t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__.
A B C D

(3) 图丙为传感器中电容器放电时的电流I随时间t的图像,图中每一小方格面积相同.根据图像估算电容器在t0~2t0时间内,释放电荷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I0、t0表示).
丙 丁
(4) 图丁中实线是实验得到的放电时的I-t图像,如果不改变电路的其他参数,只减小变阻箱R的阻值,则得到的I-t图线是图丁中的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 电容器的电容
课题1 电容器的电容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相邻两同学构成电容器,两枚硬币构成电容器等.(中间空气绝缘,人和硬币都是导体)
2. (4) ①右 小 大 ②左 小 小
(5) 电场 正 电场 电势差(或电压)
3. (1) 面积表示在0.2 s内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
(2) 每个方格的带电荷量为
0.2×10-3 A×0.4 s=8×10-5 C,
数出格数约42格,电荷量q=3.36×10-3 C.
4. 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活动二:
1. (1) ① ③一半
(2) ①C= ②1×106 1×1012
2. ①水杯存水的本领大小由容积决定,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本领由电容决定. ②电容器的电容由本身结构决定,与是否带电无关.
3. D 电容器的电容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无关,与电容器电压无关,故CQ图像应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CU图像应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根据电容定义式C=,可知Q-U图像应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C正确,D错误.故选D.
活动三:
1. A 转动甲电容器的动片,两组金属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电容就会改变,A正确;将甲电容器浸入煤油中,两极板间的介质改变,电容发生变化,B错误;乙为电解电容器,两极有固定的极性,使用时注意不要接反了,C错误;加在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不能超过击穿电压,超过击穿电压,绝缘介质将被击穿,致使电容器损坏,D错误.
2. D 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所加电压无关,由公式C=,电容器的电压越大说明储存的电荷量越多,A、B错误;电容器上标的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而击穿电压都要大于额定电压,当电容器电压超过击穿电压时,电容器会立刻被击穿,而大于80 V的电压未必超过击穿电压,C错误;由公式Q=CU=1 000×10-6×80=8×10-2 C,当给该电容器两端加上80 V电压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8×10-2 C,D正确.
【检测反馈】
1. A 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电容器的一种特性.一个电容器对应唯一的电容值,不能说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故A错误,C、D正确;由于电容是定值,由Q=CU可知其所带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故B正确.故选A.
2. A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而带正电,A正确,B错误;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误.
3. B 由题意知C=,C=,联立解得Q=4.5×10-4 C,故B正确,A错误;因电容器的电容未知,所以无法得出电容器原来的电压,C错误;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跟电压和电荷量的变化无关,所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D错误.
4. B 由Q=CU,可知U降低,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误,B正确;由C== F=5×10-3 F,可知C错误;ΔQ=CΔU=5×10-3×4 C=0.02 C,D错误.
5. D 由标称值可知,该电解电容器用于10 V及以下电压时才能正常工作,A错误;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由工作电压无关,当所加电压为8 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仍然为1 000 μF,B错误;当两极加10 V电压时,该电容器的电荷量为Q=CU=1.0×10-2 C,C错误;当两极加1 V电压时,该电容器的电荷量为Q=CU=1.0×10-3 C,D正确.
6. B 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不是击穿电压,额定电压小于击穿电压,A错误;充电完毕后,电容器存储的电量为Q=CU=15×10-6×9×103 C=0.135 C,B正确;电容器的电容只有电容器自身决定,与所带电荷量和两板间的电势差均无关,C、D错误.
7. D 开关S接1时,电容器充电,充电完毕,电流为0,再将开关S拨向2位置,开始反向放电,放电越来越缓慢,放电完毕后,电流为0,A、B错误;开关S接1时,电容器与电源直接相连,充电结束后,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放电过程中,两极板的电压逐渐减小,电压变化越来越慢,极板的电性不变,C错误,D正确.
8. (1) 1 (2) A (3) 2I0t0(或I0t0) (4) ②
电容器释放的总电荷量不变,平均电流变大,放电时间变短
解析:(1) 为使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电容器应与电源连接,故应将开关S与 “1”端相连.
(2) 充电过程中电容器C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充电电流I随时间t应逐渐减小至零,故电流I随时间t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A.
(3) 根据图像的含义,因为Q=It,I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的电荷量为 ,由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因此图像所包含的格子个数为8个或7个,所以释放的电荷量q=2I0t0或 I0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