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
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曲折的发现过程,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 经历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探究活动,归纳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广泛应用.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电生磁”的发现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了电流的 .
2.“磁生电”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 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经过逆向思维认为磁也能够产生电,在不懈的努力下,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作 W.
1. 利用桌面上的电流表、磁铁、线圈、导体棒、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器材,完成下列实验,填写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的分析论证.
甲
(1) 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有无电流) 分析论证
导体棒静止 闭合电路包围的面积 (选填“变化”或“不变”)时,电路中有电流产生;包围的面积 (选填“变化”或“不变”)时,电路中无电流产生
导体棒平行磁感线运动
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
(2) 磁铁在通电螺线管中运动,装置如图乙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有无电流) 分析论证
N极插入线圈 线圈中的磁场 (选填“变化”或“不变”)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线圈中的磁场 (选填“变化”或“不变”)时,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N极停在线圈中
N极从线圈中抽出
S极插入线圈
S极停在线圈中
S极从线圈中抽出
乙 丙
(3) 模仿法拉第的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线圈B中有无电流) 分析论证
开关闭合瞬间 线圈B中磁场 (选填“变化”或“不变”)时,线圈B中有感应电流;线圈B中磁场 (选填“变化”或“不变”)时,线圈B中无感应电流
开关断开瞬间
开关保持闭合,滑动变阻
器滑片不动
开关保持闭合,迅速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 归纳以上三个实验中的分析论证,写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
(1) ;
(2) .
3. 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
A. 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 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4. 下列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5. 如图所示,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局限在虚线框内,闭合线圈由位置 1 穿过虚线框运动到位置2.线圈在运动过程中什么时候有感应电流,什么时候没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1. 阅读教材,最早的发电机是什么?
2. 电磁感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 奥斯特的思维和实践没有突破当时人类对电和磁认识的局限性
C. 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与磁通量大小有关
D.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找到了“磁生电”的方法,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
2.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
A. 磁铁静止在线圈上方
B. 磁铁静止在线圈右侧
C. 磁铁静止在线圈里面
D. 磁铁插入或抽出线圈的过程
3. 如图所示,闭合的矩形线圈abcd放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下列情况下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线圈向左平移 B. 线圈向上平移
C. 线圈以ab为轴旋转 D. 线圈不动
4. 一个匝数为n、面积为S的闭合线圈置于水平面上,若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在时间t内由竖直向下从B1减少到零,再反向增加到B2,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时间t内( )
A. ΔΦ=n(B2-B1)S,无感应电流 B. ΔΦ=n(B2+B1)S,有感应电流
C. ΔΦ=(B2-B1)S,无感应电流 D. ΔΦ=(B2+B1)S,有感应电流
5. 如图所示,一个金属薄圆盘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图甲中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图乙中圆盘以某一水平直径为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 图甲中有感应电流 B. 图乙中有感应电流
C. 两种情况可能都没有感应电流 D. 两种情况可能都有感应电流
6.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导轨上有两条可沿导轨自由移动的金属棒ab、cd,与导轨接触良好,这两条金属棒ab、cd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v2,且井字形回路中有感应电流通过,则一定满足( )
A. v1>v2
B. v1<v2
C. v1=v2
D. v1与v2大小不同
7. 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铁芯P上绕着两个线圈M和N.如果线圈N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有A、B、C、D四种情况,那么在 t1~t2这段时间内,不能观察到线圈N中有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8. 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面上的金属架abcd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沿框架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运动.t=0时,磁感应强度为B0,此时MN到达的位置恰好使MbcN构成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为使MN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从t=0开始,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 )
A B C D
9. 矩形线圈ABCD 位于通电长直导线附近,如图所示,线圈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在这个平面内,若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若线圈和导线都不动,当导线中的电流I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注意:长直导线中电流越大,它产生的磁场越强;离长直导线越远,它的磁场越弱.
10. 把一个铜环放在匀强磁场中,使铜环的平面跟磁场方向垂直,如图甲所示,如果使铜环沿着磁场的方向移动,其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为什么?如果磁场是不均匀的,如图乙所示,是否有感应电流?为什么?
甲 乙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奥斯特 磁效应
2. 法拉第 感应电流
活动二:
1. (1) 无 无 有 变化 不变
(2) 有 无 有 有 无 有 变化 不变
(3) 有 有 无 有 变化 不变
2. (1) 回路闭合
(2) 磁通量发生变化
3. D
4. B A项中,电路没有闭合,无感应电流;B项中,面积增大,通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C项中,穿过线圈的磁感线相互抵消,Φ恒为零,无感应电流;D项中,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无感应电流.故B正确.
5. 在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线圈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所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当整个线圈都在磁场中时,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所以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
活动三:
1. 最早的发电机是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
2. 电厂里的发电机、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变压器、电磁炉等都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造的.
【检测反馈】
1. 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他的思维和实践突破了人类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B错误;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A错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与磁通量变化有关,与磁通量大小无关,C错误;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宣告了电磁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D正确.
2. D 磁铁静止在线圈上方、右侧和里面,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均不发生变化,但磁铁插入或抽出时,磁通量发生变化,故D正确.
3. C A、B、D三种情况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都不变,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只有C所述线圈以ab为轴旋转,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改变,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C正确.
4. D 线圈闭合,有磁通量的变化,有感应电流.末状态的磁通量Φ2=B2S,初状态的磁通量Φ1=-B1S,因为磁感应方向相反,则线圈内的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B2+B1)S,与线圈匝数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5. B 图甲中,当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无论转到什么位置,圆盘中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A、D错误;当圆盘以某一水平直径为轴匀速转动时,穿过圆盘的磁感线条数不断变化,即圆盘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圆盘中将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C错误.
6. D 7. A 8. C
9. 线圈远离导线移动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因为闭合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和导线都不动,当导线中的电流I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因为闭合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
10. 如果使铜环沿着匀强磁场的方向移动,其中没有感应电流,因为穿过铜环的磁通量不变;如果磁场是不均匀的,铜环中有感应电流,因为闭合铜环内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