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试题(期末)生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试题(期末)生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15 18: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1月13日
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大练习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多糖可以修饰脂质和蛋白质,调节生命领域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在进行代谢标记糖类前体的实验中,发现哺乳动物非编码小RNA也可以与糖基连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B.多糖、蛋白质、脂质、RNA的多样性都与其单体的排列顺序有关
C.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不能水解溶酶体膜,可能与糖基化修饰有关
D.非编码小RNA与糖基连接形成的多聚体,彻底水解产生单糖、磷酸、含氮碱基
2.细菌视紫红质是微生物世界中分布最广泛的蛋白质之一,其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是一种光能驱动的H+跨膜运输蛋白,在光照条件下可将带电粒子(H+)从细胞内侧泵到细胞膜外,从而建立细胞膜内外的H+浓度梯度,形成的化学势能可用于ATP合成、物质的跨膜运输或驱动细菌鞭毛运动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视紫红质介导的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光照的强弱不会影响细菌中ATP的合成
C.含有视紫红质的细菌的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H+浓度
D.细菌能利用视紫红质吸收的光能直接合成ATP
3.Dnase和Caspase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胞外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可通过细胞
内信号转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如图)。Dnase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核酸形成片段;Caspase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某些蛋白质会发生水解,不再合成新的蛋白质
B.Dnase 和Caspase最有可能分别作用于氢键和肽键
C.Dnase 和Caspase 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癌细胞可能因无法识别细胞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
4.茄子的花和果皮因富含花青素而呈现紫色。花青素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等。为揭示茄子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者用甲、乙两个白花白果纯合突变体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已知甲中有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均发生隐性突变,且乙中至少有2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
B.控制果实颜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花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颜色由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D.F2中紫花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9
5.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POR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图1是某PORD患者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图2中a、b、c、d条带分别是I1、I2、Ⅱ5、Ⅱ6的该对基因电泳检测结果(不考虑突变及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Ⅲ8的一个致病基因来源于I1个体,不可能来源于I2个体
C.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其基因电泳检测结果与c相同的概率为1/2
D.Ⅲ7与人群中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婚配,后代患病概率约为1/202
6.农科院在培育车厘子时,采用诱变育种获得了基因A突变为基因a的品种。下图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已知AUG为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A转录的模板链为甲链,起始密码子位于该链的3’端
B.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从5’端向3’端方向移动
C.组成蛋白质A的氨基酸数目比蛋白质a的多,所以碱基数x一定小于y
D.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提高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和基因转录的速率
7.斑马鱼成年后性别一般固定,且没有明确的性染色体,可作为研究性别决定机制的理想材料。科学家用Aromasin(雌激素合成抑制剂)和5-Aza-dC(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成年野生雌性斑马鱼,实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控制雌激素的合成,直接控制斑马鱼的性别
B.DNA的甲基化可以改变DNA的空间结构,从而阻止DNA复制
C.雌激素可能抑制斑马鱼性腺中DNA甲基化修饰
D.由图乙可知5-Aza-dC通过促进雌激素合成来发挥作用
8.水稻中偶然出现了几株抗稻瘟病突变体,科学家研究发现稻瘟病抗性基因中存在三个核苷酸多次重复序列,该变异会影响水稻对稻瘟病菌的识别和防御反应。科学家利用这些突变体,培育出多个抗稻瘟病水稻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种群中全部稻瘟病抗性基因和敏感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该突变体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多个抗稻瘟病水稻品种的出现增加了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育种过程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使水稻种群不断进化
9.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皮肤及机体内部的温度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汗液蒸发和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增加散热
B.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可导致内环境pH上升,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D.某人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9℃,与正常状态相比,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量减少
10.研究小组设计相关实验研究如图所示反射弧(部分),该反射弧中B神经元存在的意义是防止骨骼肌过度兴奋。破伤风芽孢杆菌释放的一种毒素M可以抑制神经纤维③处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A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该反射弧中①处兴奋会导致神经元B兴奋
C.刺激神经纤维②处,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
D.若用M处理③处并刺激①处,骨骼肌收缩时间会延长
11.下图为人体内环境调节部分机制,甲乙丙丁表示腺体或神经结构,a-f表示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物质a、b分泌增加,c、d分泌会减少
B.人在危急情况下,下丘脑通过调节肾上腺分泌物质d,属于神经调节
C.下丘脑→甲→乙的调节过程缩小激素的调节效应,有利于精细调控
D.人饥饿时,胰岛分泌的e物质与肝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促进肝糖原分解
12.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研究小组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乙烯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主动运输。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由题意可知,青鲜素与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B.青鲜素残留的毒性可能使人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青鲜素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C.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细胞合成和分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由丙图可知,抑制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可以促进叶片的脱落
1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统计棉田中不同害虫物种的相对数量时可用目测估计法
B.调查某山坡上的珙桐(珍稀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可用样方法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上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只需考虑随机取样因素对种群密度的影响
D.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第二次用小
网眼渔网,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14.群落水平的研究重点在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生态位、群落演替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中藻类植物由浅入深依次为绿藻、褐藻、红藻,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因竞争排斥可能会出现生态位移动,如使两种生物改变取食部位或者取食时间
C.物种的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D.草原生物群落由于气候干旱导致群落向着荒漠化方向发展,过度放牧可以加速这一进程
15.近年来,三门峡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了天鹅湖湿地公园,使环境持续改善,天鹅、野鸭子等生物明显增多,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鹅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摄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天鹅湖湿地公园主要保护外来的天鹅、野鸭子等生物,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
C.天鹅湖湿地公园建设时应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生植物,主要体现了协调性原理
D.建立缓冲地带,减少游客对湿地的干扰和污染,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主要体现了自生原理
16.如图表示森林中某动物和一定体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S表示动物或酵母菌种群的现有数量,K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曲线表示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B.森林中动物甲种群数量的降低有利于种群的持续性发展
C.t2-t3过程中,a代表的生物种群数量增长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善
D.t1-t2过程中,b代表的生物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2分)
17.(11分)高温使植物体内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等)增加,引发氧化应激。异戊二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能清除活性氧,保护植物细胞内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DNA和脂质免受氧化破坏,有助于植物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合成异戊二烯的有关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B中[H]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光合作用为异戊二烯的合成提供_____________(填物质)。
(2)高温、强光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伤害后,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当环境因素中仅CO2突然增多时,则短时间内A细胞器中的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_____________。
(3)已知高温会影响线粒体内膜的稳定性,导致高温下细胞的耗氧量下降,异戊二烯合成量增加,结合图示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有研究表明,异戊二烯是植物抵御臭氧损伤防御机制的关键因子。那么臭氧胁迫是否与高温胁迫一样是
通过增加异戊二烯的释放量来发挥作用的,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
18.(8分)黏连蛋白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类在功能和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负责染色体黏连的蛋白复合体,保障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组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伊始,姐妹染色单体在黏连蛋白的介导下紧密地约束在一起;至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失去黏连蛋白的束缚后随着纺锤体的牵拉,被平均地分到2个子细胞中。下图1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器是细胞内执行重要功能的结构,b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a图处于分裂_____________期,此时期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产生分离酶(SEP)将黏连蛋白分解,SEP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若核膜的通透性异常,则会使SEP进入细胞核,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提早分开,而此时_____________(填“结构”)尚未形成,使核DNA的无法平均分配。
(4)研究表明,在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SSC)在睾丸内各种胞外生长因子和激素作用下,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应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黏连蛋白复合体REC8和RAD21L在减数分裂中的作用如图2所示。推测RAD21L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可能形成的时期和降解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
19.(12分)玉米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新品种,对创新种质资源,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意义重大。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纹枯病基因R导入玉米中,该技术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数目不确定,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上的位置也是随机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导入一个抗病基因R的抗病玉米自交,子代不抗病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若要用该抗病玉米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病玉米品系,方法是_____________(写一种)。
(2)现获得四个转抗病基因的抗病玉米纯合品系基因型为RR,为研究抗病基因R之间的位置关系(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越远,发生交换的概率越大),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基因突变)。
杂交组合 F1 F2(F1自交后代)
一 甲×乙 全部为抗病植株 抗病304株,不抗病19株
二 乙×丙 全部为抗病植株 抗病477株,不抗病0株
三 乙x丁 全部为抗病植株 抗病621株,不抗病15株
若甲中R基因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乙、丙、丁中R基因的位置
(3)在杂交组合一中,F2抗病植株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为_____________。
(4)请解释杂交组合三中F2出现不抗植株的原因:_____________。
20.(11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一种RNA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畏寒、乏力、全身疼痛等症状。注射流感疫苗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机体能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2)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感染者体内T细胞数量上升,抗体数量也随之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某媒体报道,“据专家推测,今冬三门峡市不会大规模流感暴发,因为没有发现流感病毒发生大的变异。”根据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个报道的推理中缺少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中药制剂A对流感有一定的疗效。为验证中药制剂A的作用,以年龄、体重等均相同的健康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药物A,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给两组小鼠同时接种新冠病毒。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相对浓度
吞噬细胞 抗体 毒性T细胞
对照组 25 32 22
实验组 56 41 22
据此判断,你认为注射疫苗和中药制剂A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原理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
21.(10分)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A鱼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浮游植物和A鱼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图中浮游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4)在生态系统中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从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此过程控制有害动物数量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防治。
(5)由于附近工厂污水不断地排入该生态系统,使部分鱼虾死亡,污染进一步加重,导致更多的鱼虾死亡,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2024—202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大练习生物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A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答案】(1)叶绿体 NADHATP、NADPH、3-磷酸甘油醛(2分)
(2)ATP、NADPH和O2(2分)升高(或增加)
(3)高温下叶片呼吸作用降低,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异戊二烯的合成(2分)
(4)将长势一致生长健壮的植株均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置于高浓度臭氧环境中,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植株异戊二烯的释放量。(2分)
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答案】(1)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纺锤体还未形成(或纺锤丝还未附着在着丝粒上)(合理即可)(2分)
(4)RAD21L形成于减数分裂I前期,降解于减数分裂1前期之后(或交叉互换完成后)(2分)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1)1/4 连续自交,逐代淘汰不抗病植株(或单倍体育种)
(2)乙中R基因与甲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乙与丙、丁的R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乙与丁中R的距
离比乙与丙的R的距离远。
(3)7/15
(4)F1产生配子时,R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互换,产生了不携带R基因的配子,不携带R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就产生了不抗病植株(3分)
20.(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答案】(1)抗原呈递细胞 免疫监视
(2)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T细胞(辅助性T细胞)激活B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2分)
(3)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引发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当流感病毒被消灭之后,机体会形成免疫记忆。如果流感病毒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当这些流感病毒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流感病毒造成流感症状之前将其清除,因此不会有大规模流感暴发。(2分)
(4)不相同 接种疫苗预防的原理是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注射中药A的原理是显著提高吞噬细胞和抗体数量(2分)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1)食物链和食物网(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消费者和分解者(2分)
(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鱼饲料等人工输入的能量(2分) 12.6%(2分)
(3)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4)生物(5)正反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