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2学情分析
“空气”这是一既熟悉又抽象的东西,它与我们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概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了。然而,空气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所以儿童常常忽略它的存在。空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呢?这种物体有什么性质?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仍充满着好奇。
空气的存在,需要学生用相关的证据来证实,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进行观察,所以学生需要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才可能在此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
在本课,让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这将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戌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性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科学课,我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个谜语,这个谜语可是有难度的,大写要仔细想想,然后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你是根据哪些词语猜出来的(出示幻灯片):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空气)
学生猜,很容易猜出谜底。学生一并说出:怎么猜出是空气的?(学生说明理由,主要是“宝贵”“到处有”“离不了”……)
师:空气在哪?(学生回答,引出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周围的空气》,板书课题)
2、同学们说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大家对它都有一些了解吧?(是)。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可引导启发: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你可以运用你的各种感官来感受一下空气是什么样的。再想想,除了在教室里,你还在哪里感受到了空气。)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教师运用投影整理归纳。(预设:学生对于空气是什么样的一般能说出来,而对空气支持呼吸,空气支持燃烧,可能想不出来,可进行引导或直接告诉学生,关于空气的成分,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极可能不知道,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空气里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引导学生观察气泡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为以下的将要开始的有关空气的探究活动打下良好基础,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
二、空气的存在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谁能利用桌上的工具抓住一些空气,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可以边说边演示,(预设:袋子兜住空气,用注射器吸进空气,用空杯子装满空气)
2、师:同学们都说里面有空气,但是口说无凭,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空气确实存在?桌上的工具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先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的办法,如果没有想到可以参照课本75页76页的方法,选择一种进行实验。
刚才这几个同学都想好了自己的方法,其他同学也都想好自己的方法了吧?(是)先请大家分组讨论选择方法进行实验,然后一名同学做另一个同学认真观察,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设想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有以下几种,教师可适当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点拨。
①用手挤压感受鼓起来的袋子。
②用鼓起来的袋子向水里挤看到气泡。
③在鼓起来的袋子上压重物不会被压瘪。
④用吸了空气的注射器向水里挤压
⑤堵住注射器出口,用力挤压
⑥……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的存在
实验日期 记录人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说明了什么
3、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汇报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所说的方法确实证明了袋子里、注射器里有空气存在,它们就是我们身边的空气,我们仅凭眼睛看能看到它吗?(不能)那是不是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它就不存在呢?(不是)对,虽然我们看不见空气但是它是真实地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可见:有些东西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它并不是不存在。这样的东西你还知道什么?(细菌、病菌……),我们的手上就有成千上万的细菌所以要求我们饭前便后要洗手,【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卫生知识教育】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其次,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与实验能力;再者,提供一些课本以外的实验材料给学生,开放性的实验,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之前,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水是什么样的物质,还记得吗?(学生回答,并板书在黑板的一侧)
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我们已经认识的水一样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然后把它们填写到维恩图中。)
2、全班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板书。
3、探究空气比水轻
师:师出示学生桌上准备好的一杯水:同学们看,这里面有什么?(水)对,再拿起空杯子这里面有什么?可能学生会说空的,什么也没有,不,我说它里面有东西,可能会有学生反应过来:里面有空气,追问:你怎么知道里面有空气?(因为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同样的一杯水一杯空气,哪个轻?哪个重?(学生猜测)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水重空气轻?(用手掂)
那同学们就亲自试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的猜想一样。
这点是水和空气的相同之处还是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板书)
4、空气的流动
①师:同学可真本领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出了空气比水轻,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清楚: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说不出来老师引领:
师:(点燃一支蜡烛),用手扇动力火焰,让学生仔细观察火焰与烟是怎么动的,火焰是怎么动的,它为什么会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什么?风。空气和水都会流动,这点要写在哪?(相同点处,板书)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让周围的同学感受到风?
风是捉摸不定的,你想把留住吗,(想)那就用我们的画笔给风留个影吧。
②学生动手画一画风。
③找1-2名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空气和水进行有联系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液体和气体特征的理解。将所学的新知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并不断地进行扩充、完善。根据课堂生成,教师可灵活调整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自主研究。
四、总结与延伸
1、随着我们给风的留影,今天的课也到尾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同学再来看看我们的大气泡图,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再去探究,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课余时间继续研究
祝同学们在课后的研究中能对空气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能与其它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再见。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的经验进行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进行一个很好的总结,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对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