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认识水和空气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3 认识水和空气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20 12:1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科学探究:
1.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出水。
2.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水的发现。
科学知识:
1.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2.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
《水的认识》是小学科学湘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水》的第一课,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了水的许多性质和用途。本课选择学生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将学生脑海中的零星认识提升到水的内涵属性层次上,并且在概念提升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认识物体的方法,使学生在初次进入“物质世界”领域时,能够准确利用自己的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科学方法认识水的性质
难点:能设计水没有固定形状的实验并实施。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认识水
一、导入新课。
1.图片欣赏:“水之美”
2.谈话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
3、你都知道水的哪些特点?请各个小组内说一说。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强调同学汇报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5、同学们知道这么多,你还有什么关于水的问题要提出吗?
二、观察水、描述水
1、观察水
(1)提出实验要求。
(2)分组观察。完成实验单上“实验1”师小组间巡视。
(3)小组汇报。
2、学生描述水的特点,并展示观察过程。
(5)小结: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三、鉴别三种液体不是水。
四、认识水没有固定形状
演示实验:矿泉水瓶的水倒进烧杯里,再倒进量筒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水有固定形状吗?你能设计试验并实施吗?
小组讨论。
小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单“实验2”
小组汇报。
3、学生展示水无形,可变形
五、描述水的特点(组织学生反复说)
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六、拓展、说说水的性质的应用,感受水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洗脸、刷牙、漂亮的鱼在鱼缸里游。。。。。。
这些情况是利用了水哪些性质?
七、保护环境的教育
观察:被污染的水的图片、干涸的土地
这还是我们需要的水吗?全世界一滴水都没有会是怎样的一个画面?
八、本课总结
1、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