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运算顺序,掌握了运算律的使用方法,已经具备了计算的技能基础,在本章前十一节的学习过程中,也已具有了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种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实验、猜想、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活动经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在语言表达,发表见解方面都有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是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活动1:说一说 请同学们回顾有理数的运算律如何叙述?如何用字母表示?
活动2:想一想 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包含了哪几种运算?
设计说明:
学生思考,并举手发言,学生的回答中.只要意思正确,就要加以肯定并鼓励,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展示规范语言:(先算乘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从导入新课。
设计目的:
通过“说一说”复习回顾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运算律,并通过练习为新课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想一想”引出新课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
活动2【活动】二、想一想,探索新知
师生活动:
计算
问题1:算式 里含有哪几种运算?
问题2:哪些运算是同一级运算?分别是几级运算?
问题3:根据以上分析你能解答该题吗?你能通过观察、类比,从而概括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吗?设计说明:
对于问题1、问题2,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发展见解。对于问题3,要让学生合作完成,并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扮演并讲解,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处理,。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交流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弄清运算顺序,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活动3【活动】三、试一试,巩固新知
师生活动:
例1计算设计说明:
让学生独立完成,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并请两个学生上台板演,然后由学生自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批改处理。其中(1)的教学教学是为了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让学生了解小数和带分数再乘除运算中一般化为带分数和假分数进行乘除更容易约分;(2)的教学是为了对比两种运算方法的不同之处,体会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肯定两种不同的方法,允许对问题认识的差异存在,不必强求统一。
设计目的:
一方面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另一方面再次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活动4【练习】四、试一试,巩固提高
师生活动: 计算下列各题: 设计说明: 学生在进行训练时,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很好的把握运算顺序,鼓励学生在做题前,学会观察,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计算,从而感到学数学的幸福和快乐。 设计目的: 此处设置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幸福。
活动5【活动】五、忆一忆,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必须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运算过程中,应巧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设计目的:
此环节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享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活动6【练习】六、玩一玩,能力提升:
教学设计: 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投影片展示规则) (1)“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2) 同时教师举例:若抽到的四张扑克牌分别为方块2、红桃2、黑桃A、和黑桃3,我们该怎样使运算结果是24或-24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师生共同交流,解决问题,可以列式为 (3)学生竞赛活动:让学生当场从教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向同学们展示,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 设计说明: 规则一定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并理解,教师不能代替.其实数学的各类题目的阅读任务就应该学生自己完成; 设计目的: 活动1让学生阅读规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活动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游戏的乐趣,也是活动2的继续,同时展开竞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课件16张PPT。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第11节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a+b=b+a;(a+b)+c=a+(b+c);ab=ba;(ab)c=a(bc);a(b+c)=ab+ac.在下列各题中,我们运用到了哪几种运算?只有一级运算时想一想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我们从左向右运算
有多级运算时呢?你是如何计算以下题目的?思考:问题1:算式里含有哪几种运算?
问题2:哪些运算是同一级运算?分别是几级运算?
问题3:根据以上分析你能解答该题吗?你能通过观察、类比,从而概括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吗?商 计算: 加
法 除法 乘
方 乘
法 减
法 运算 结果 和 幂 积 差 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 第三级运算 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有括号的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试一试自主探究左 右 有不同级运算高低知识梳理有括号的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只含某一
级运算 试一试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你是怎么
运算的呢? 计算: 点拨:在运算过程中,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算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做一做计算:运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巩固提升计算注意运算顺序及符号本题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较简单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必须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运算过程中,应巧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4点游戏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
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
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
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
分别代表11、12、13”.玩一玩,能力提升黑桃7
黑桃3
梅花7
梅花3黑桃7
黑桃3
梅花7
红桃3黑桃7
黑桃3
红桃7
红桃3拓展延伸
谢谢!欢迎批评指正!